APP下载

西部高校加强教育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2018-03-30卢琦单彬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对策建议

卢琦 单彬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熱点以及难点问题。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国,教育国际化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话题。然而,西部高校由于基础落后等原因,对外交流能力不足、国际化教育能力匮乏、国际化教育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西部高校发展战略以及实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本文针对西部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为高校制定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西部高校 教育国际化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93-02

在政治、经济、教育、生活日趋国际化的今天,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这一新发展、新形势,任何一个高水平大学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适应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各国大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纷纷将国际化办学作为自己新的目标。这不但有利于加深中外文化对彼此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深处中国内陆,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外籍高端人才和国外知名高校来西部工作与合作,受地理位置偏僻的影响,国际知名度不高,也难以形成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对外交流向深层次推进。此外,长期封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化意识淡薄也是西部高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掣肘。本文针对西部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为高校制定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及教育模式建设

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修订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来华留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实习实训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符合高校实际的留学生教学、培养和实训管理体系;通过增加师资引进和经费投入,设立留学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积极为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进一步加强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中国文化教育。

加大对留学生教育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把留学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改进涉及留学生工作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确保形成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协调一致、运转良好的工作机制。要从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软硬件条件改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

加强留学生招生工作。要重点发展本科留学生教育,积极拓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通过参加留学招生教育展、主要生源地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完善高校留学生的招生宣传体系。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级各类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进一步加大校级各类留学生奖学金的经费支持。

二、大力推进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推进专业建设国际化。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做好专业建设国际化发展规划。积极拓展不同专业国际交流途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既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推进课程建设国际化。加大全英文教学课程和双语教学的建设力度。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若干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逐步推进与国外大学的学分互认、学位互授。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外教参与全英文授课或讲座,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三、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

加大师资国际化培养力度。落实高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项目为依托,采取多种形式、渠道,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留学、访问进修、合作研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将海外研修经历和留学生教学逐步纳入学校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的条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支持、资助教师参加国家及学校公派出国研修项目。加大力度组织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干部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培训,增强其国际化意识,提升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力引进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海外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制度,面向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招聘知名学者和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任教,加强和改进外国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的聘用工作。充分发挥国外智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四、积极拓展海外交流渠道,加大学生国际交流

加大学生赴国(境)外的学习交流。积极拓展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渠道和多样化的学习交流形式,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学习深造、参与不同形式的学分互认项目学习、短期交流及实习、实践等。制定《大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的经费资助力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国(境)外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利用海外校友会等资源,加强与国(境)外协议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驻华使领馆的交流沟通,密切联系合作,积极争取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充分发挥学院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深入研究国(境)外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形式。

五、实施外语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校园国际文化建设

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和英语角活动,营造校园国际化的文化氛围,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自主修读雅思、托福等辅导课,参加外语国际技能测试,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走得出去。

通过学校英文简介、画册、视频制作和国际化网站建设等宣传品的精心制作,加大学校国际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面向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外语培训和口语训练,通过组织英文授课比赛,提高英文授课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全面增强教职工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

六、加强和完善高校教育国际化体系的保障建设

成立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国际化建设和留学生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任务以及统筹协调和指导各单位开展教育国际化工作。构建起学校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调运作,学院具体实施的教育国际化工作体系。

按照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和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高校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全员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开阔全体师生国际化视野。将教育国际化纳入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分解具体任务,强化推进措施,落实实施责任。

实施国际交流合作的两级管理。实现重心下移,建立“学校为主导,院部为平台,师生为主体”的教育国际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校内各院部是开展教育国际化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力量,要自觉、积极、主动地将国际化提到议事日程、融入各项工作中,提高国际化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淞,沈紫金.WTO 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54.

[2]程家福.来华留学教育结构历史研究:1950—2010[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81.

[3]朱雪波,王绘建.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4]张树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对策[J].江苏高教,2006.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对策建议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
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