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8-03-30赵立夫
赵立夫
摘要:伴随经济发展,财经类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大量财经类院校蓬勃发展。在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社会对财经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分析了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旨在促进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财经类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01-02
一、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根据社会人才质量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更新,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普遍较短,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速度与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存在脱节现象。国家倡导教育转型发展,民办高校应该在此背景下着重提高财经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市场调研结果为导向,科学改进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二、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缺乏科学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只有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保障人才培养方向契合企业人才需求。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征:①动态性,人才培养目标随社会发展持续更新变化;②差异性,人才培养要契合不同岗位的职能定位;③复合性,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④层次性,市场人才需求有层次性,高校也应该根据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目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与国家财经高校一致,但民办高校缺乏同等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因此民办高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难以获得企业认可。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财经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民办高校在设置财经类专业课程时必须加强市场调研,确保课程体系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目前民办高校在进行市场调研时由于人力资源有限、经验不足等因素制约,调研企业数量少,调研结果代表性差,导致民办高校财经专业课程设置只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个别企业的人才需求。这种盲目的课程体系设置既不适宜学生长期发展,也不利于学校财经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民办高校具有营利性质,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财经类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民办高校为了增加办学收益,逐年扩大财经类招生。但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增长与学生扩增不成正比,导致班级课堂教学人数超标,难以开展分层教学,教学效率低。此外,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设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主动性被抑制。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限,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具备实训课程开设能力,只能采用调研报告代替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民办高校财经类毕业生综合能力差,难以胜任企业岗位需求。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
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理工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均开设有财经类专业。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理工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培养的是区域经济建设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要理实并重,以实践技能为主。但当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重教学评价,轻学习效果评价;重理论知识测评,轻实践技能考查。大部分院校以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作为人才培养标准,未对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后续监控评价。
(五)师资力量薄弱
同时具备理论修养和实践技能的教师才能胜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任务,但民办高校教师理论型多、实践型少,难以胜任理实结合的教学任务。要实现财经类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专家参与实训课教学,为校内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提升教师团队质量。
三、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伴随经济发展,高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但是高等教育发展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实际发展需求不符,还存在大量不具备办学特色的专业,导致教学质量低,学生综合素质差。民办高校的办学任务就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技能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民办学校只有根据国家教育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学生群体特点、学校软硬件条件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财经应用技术人才。体现民办高校以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为己任的特征。
(二)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程序。应该依据市场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特点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完整的财经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包括专业科目类别、教学要求、开设时间、课时安排等。为保障课程设置的完整和科学性,可以成立由專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专家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团队,各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多角度、高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专业素养;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达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优化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
财经类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强调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财经实践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应注重逻辑严密性和简明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财经专业知识体系,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达到融会贯通。实践技能是知识应用的实际能力,实践技能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素养,转变教学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还能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训练效果。可以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开设实践技能培训课,增强实践训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普及范围较广,财经专业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民办高校发展有利于弥补公立学校不足,提高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目前部分民办学校财经专业教学质量不达标,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实际。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和发展性,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因此民办高校应该顺应国家教育转型要求,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更新办学理念,提升教学效率,为企业输送高质量财经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曼.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3):20-21.
[2]安慧姝,庹莉.财经类“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黑龙江财经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60-161.
[3]安慧姝,安慧心.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J].山西农经,2017(17):39.
[4]董莉平.论财经类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3):179-181.
[5]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