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8-03-30王元文

黑河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王元文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长期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会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可以运用以下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动情励思;质疑引思;激趣引思;以问引思;勤学助思;克难深思;求变灵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如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会导致学生思维封闭、惰性、僵化、凌乱、保守,一味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和数量关系都要通过学生的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教师要想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探索活动,就得从提高“问题”“材料”“操作”“习题”的思维含量入手,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可以运用以下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动情励思

动情励思,情即情感,励即鼓励。课堂上教师要先动之以情,以发展性的评价贯穿课堂始终,多给学生鼓励和赞许,形成激励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形成自信心,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这样他们就会精神饱满,认真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踊跃发言,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情感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担心被否定的消极心理,获得自信,敢于表现。教学中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在活动中失利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挫败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质疑引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起搏器,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设疑导入新知,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一节内容时,教师先把准备好的计算题展示给学生:52×48,99×101,2002×1998。然后让学生口算出运算结果,再采用师生比赛的方式。当教师很快地说出结果时,学生都对速算的方法感到好奇,最后,教师再揭晓自己运用的特殊公式——平方差公式,把52×48化成(50+2)(50-2)的形式。教师把几个算式变形后,引导学生探究公式的结构,并进一步运用公式建構新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激趣引思

好奇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课堂教学导入要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设计有兴趣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时学生不由得问“为什么?”“后来呢?”学生有了急切解决问题的愿望,才会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并掌握知识。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才能保持思维的热度。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用几何画板制作色彩斑斓的百变勾股树,并在学生追问怎么画出来的图形时,引出勾股定理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兴趣浓厚地去学习。同样,在学习图形认识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科赫雪花线、勾股螺线图等美丽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探讨这些美丽的图形是怎样画出来的。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都积极思考和探索画图规律,寻找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特别有成就感,在感受到数学之美的同时,更喜欢学习数学。

四、以问引思

问即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设置梯度递进的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线,而问题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看其中含有多少数学思考的内涵,能否引发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思维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若问题直指本节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那就可以从知识的连接点、学生的疑惑点、知识的重难点、数学思想的凝聚点等方面设问,直接以问题牵引学生展开本节内容的学习。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导学案,把教学内容分解设置为有思维含量、梯度合理的问题,学生在解决导学案中问题的同时,也就学会了本节的知识。在设计问题时,既要丰富问题的内涵,又要扩展问题的外延,实现以问引思,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五、勤学助思

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是思维的基础。古代学者王夫之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意思是学是思的前提,思是学的深化,学习可以促进思考,思考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成果。这段话阐述了勤学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这一见解在处理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关系上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要使学生善于思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数学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数学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是数学思考的最强助力。

六、克难深思

思维的“性格”是不爱与容易的问题为伍,却常常与困难的问题交朋友。做题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并提高技能,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明晰基本数学思想,达到锻炼深化数学思维的作用。通过习题训练能够内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序的呈现和巧设不完整的结构,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近年中考试题中的多值题,不提供图形,通过变化字母的标注顺序或依据条件改变图形可以得到不同的数值。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化了对这种图形性质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七、求变灵思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并迅速寻找到自己的思维路径,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变式训练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化归、迁移思维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在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总价、单价与数量的关系等都能训练学生的变式思维。

变式教学最常用的两个方法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就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道数学问题,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设置“一题多解”类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思想方法来思考解决同一个问题,把握好“度”的变式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阶梯式的上升过程,有助于把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以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的目的。“多题一解”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汇聚”,领会同一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不同题目背景下的不同体现,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促进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数学开放式教学大多是通过开放性问题教学展开的。数学开放题具有灵活性、多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领悟到再生知识的方法与数学发现的途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长期坚持应用上述教学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