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2018-03-30李丽

黑河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教学策略

李丽

[摘要]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学习古诗文,是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是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中学古诗文教学应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依据,结合古诗文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学习实际,从古诗文教学的朗读、翻译词句、理解主旨、背诵默写、德育渗透等几方面加以强化。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由于古诗文的创作年代距离现今比较久远,语法结构特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一、注重朗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体味诗文中的韵味。

朗读是语言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古诗文因其精练,在朗读时更不能随意添字、减字和移字,必须做到不添、不减和不移。朱熹就曾说过:“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诗文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才能彰显这种音韵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分辨重音、确定感情基调,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如读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读李商隐的《无题》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应重读;读《渔家傲》时要读出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感情。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听老师范读时小声跟读、模仿诵读、集体朗读、认知默读、激情诵读、比赛竞读等,从而使学生爱读、乐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充分利用晨读时间或每节课课前时间要求学生放声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朗读指导,学生读准了古诗文的节奏、语气和语势;通过反复吟诵,学生熟悉了作品。这样,学生就便于在朗读中初步把握诗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注重翻译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在翻译词句教学中要摒弃传统古诗文教学“字字落实”的做法,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起到辅导学习、解答疑难的作用。翻译时进行技巧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加”“换”“补”“调”。例如,《伤仲永》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中“收”可解释为“聚”,可以用“团结”一词来替换;“养”加上“赡”字,组成双音节的词“赡养”,就比较通俗易解了。《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时要补上“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就通顺了。《陋室铭》的结句“何陋之有”,翻译时要将宾语“何陋”调到谓语“有”的后面,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学生掌握了翻译的技巧,学习起来才会轻松。另外,指导学生对单个词语的意思进行识记也很重要。有些古文中的单个字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必须了解词语的古义才能翻译好句子。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中“妻子”一词的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与现代汉语相差很大,必须要求学生记准。

三、注重理解主旨

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对语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的理解。理解的基本原则应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所以,整体把握诗文非常重要。那么,哪些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主旨呢?

精心导入。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精彩的导入能够愉悦学生的耳目,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口技》一课时,可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播放口技演员模仿各种声响的录音,如北风呼啸、海浪拍击、列车奔驰、机器轰鸣、婴儿啼哭等,先让学生辨别,然后告诉学生这是口技艺人的口技表演,学生自然大为折服,课堂气氛异常热烈,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课的主旨。

适时介绍背景资料。古诗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产生许多障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可以丰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作品。例如,《马说》一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了解背景资料后,学生一定能体会到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古诗文可以指导学生编成课本剧。例如,在教学《石壕吏》一诗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演课本剧,学生积极性高涨,把差役的专横、老妇人的可怜表演得淋漓尽致,有效加深了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钱塘湖春行》等古诗文中都有唯美的画面,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有相似点的诗文可以进行对比阅读,如把《伤仲永》与《孙权劝学》的思想内容进行对比,把《爱莲说》与《陋室铭》的写作手法进行对比等。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我们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进行选择,以求达到理解诗文主旨的目的。

四、注重背诵默写

语文课标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背诵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三个步骤到位后,背诵似乎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要对学生的背诵作精要的指导,可采用句首字提示背、个人表演背、配乐朗诵背、小组分角色背、各组之间比赛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有背诵的积极性,把背诵当成“游戏”,争先参与。

古诗文默写时学生的错别字屡见不鲜,常抓不绝。学生在默写时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常见的有书写不规范、用同音字代替、形似字误用、通假字用反、意义混淆等。在朗读时要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平时默写时要求字迹工整,不潦草,不增减笔画。对于经常出现的错别字要指导学生进行错别字整理,经常复习巩固,循环记忆,以免再次写错。

五、注重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潜在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有待于教师去挖掘,以更好地实现文道统一。例如,《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可以以此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古诗文教学实施德育渗透要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一定程度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作者的软弱性,他逃避现实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在当时只是精神上的慰藉罢了。我们可以教育学生不与坏现象、恶势力同流合污,但不能消极避世,应该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这才是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论谈,2004,(4).

[3]黄荣发.中学生错别字现象及其教学策略[J].安庆師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1,(4).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古诗文初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