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对照分析

2018-03-27吕杏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肌瘤

吕杏恒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比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116例剖宫产术中需行剔除子宫肌瘤患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剖宫产术+传统手术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和研究组(行剖宫产术+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 各58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红细胞压积(HCT)下降量、血红蛋白(Hb)下降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10.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发热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传统方法, 在剖宫产术中开展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传统方法;挤压法;子宫肌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thod and extrusion method in cesarean section to eliminate uterine fibroids LYU Xing-heng. Guangdong Zhongshan Banfu Hospital, Zhongshan 52845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thod and extrusion method in cesarean section to eliminate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A total of 116 patients requiring elimin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in cesarean sect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cesarean section + traditional method for elimin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research group (cesarean section + extrusion method for elimin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on time, decline of hematocrit (HCT), decline of hemoglobin (Hb)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postpartum hemorrhage rate as 0, than 10.3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fever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implementation of extrusion method for elimin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in cesarean s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 simple operation.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Traditional method; Extrusion method; Uterine fibroids

子宫肌瘤是妊娠患者常見的合并症, 其发生率占0.4%~ 8.2%[1]。有研究发现, 妊娠期子宫肌瘤可能降低产后子宫收缩作用, 增加出血量, 甚至诱发至宫内感染, 给患者的妊娠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近年来, 随着妇产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临床更倾向于剖宫产术中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 以便提高患者产后的恢复效果。然而, 剖宫产术中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主要表现为产后出血方面, 因此探寻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式术解决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所致出血量问题十分必要[3]。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对11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 在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了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处理, 评价两种操作的实施效果, 以期为完善产科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剖宫产术中需行剔除子宫肌瘤的患者116例, 纳入标准:均具有剖宫产指征;子宫肌瘤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合并严重产科合并症;疑似宫内感染;缝合子宫前已见产后出血;术中切口发生延裂;胎盘粘连;术中行其他手术操作。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8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30.5±5.3)岁;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8±2.2)周;肌瘤大小1~5 cm, 平均大小(3.5±2.0)cm;肌瘤位置:肌壁间10例, 浆膜下48例。研究组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30.8±5.2)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5±2.3)周;肌瘤大小1~5 cm, 平均大小(3.7±2.2)cm;肌瘤位置:肌壁间12例, 浆膜下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剖宫产术均选择常规子宫下段横切口, 首先将胎儿取出, 注入缩宫素(20 IU)之后缝合子宫, 将子宫取至腹腔处实施进一步操作。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剔除子宫肌瘤, 在子宫颈围扎止血带, 将20 IU缩宫素注入肌瘤四周, 梭形切开子宫壁, 直至肌瘤假包膜下。利用布巾钳钳夹瘤核, 将其充分分离, 并取出体外, 再采用“8”字缝合法处理瘤腔, 止血带开放,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若见渗血及时给予缝扎或压迫处理。研究组采取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 挤压肌瘤使其表层变薄、突出, 再将湿纱布覆盖在肌瘤四周, 根据肌瘤大小做1个梭形或一字型切口, 并在切口上下端行“8”字不打结缝合, 切开子宫浆膜层与肌层, 稍用力挤出肌瘤。完成后, 操作者注意挤压肌瘤的手部不要松开, 以免大量出血, 助手实施结扎与打结处理, 并在2个切口间再做1个“8”字缝合, 注意保证缝合组织呈U型。对于缝合眼伴有渗血者, 可实施缝扎与压迫处理。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HCT下降量、Hb下降量、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并比较两组产后发热与产后出血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HCT下降量、Hb下降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后发热与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10.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发热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并子宫肌瘤的手术处理方式一直是妇产科学者争议的焦点, 但现阶段主要傾向于剖宫产术中将子宫肌瘤一并剔除, 以便降低对产妇产后的影响[4]。多项研究实践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了子宫肌瘤剔除术, 并认为该术式安全可行[5]。然而,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操作需要面临出血的风险, 若止血不佳可能诱发产后出血, 甚至需要切除子宫。

挤压法是一种新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 通过挤压肌瘤, 使覆盖在肌瘤上的纤维向两侧分离, 有效降低肌纤维切开对组织的影响, 且不必分离四周肌纤维, 避免血管与其他组织受损, 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量。同时, 在挤压操作的同时实施剥离操作可以保证四周组织的完整性, 并使剔除处理更具连贯性, 显著降低了损伤程度[6-9]。有学者对88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别应用了挤压法与传统方法处理, 结果发现挤压法控制出血量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HCT下降量、Hb下降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10.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发热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挤压法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且不会延长手术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 不会造成其他指标变化, 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 相较于传统方法, 在剖宫产术中开展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胥红斌, 吴强.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17例临床分析.江苏医药, 2014, 40(8):900-902.

[2] 谢冬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4):525-526.

[3] 朴香淑, 周丽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79例临床观察.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S2):275-276.

[4] 邱建琼.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探讨.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S2):277-278.

[5] 沈丽, 吴瑞瑾.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危险因素分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7, 44(3):296-299.

[6] 张洪莹, 张玲, 杨慧琳, 等.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及护理观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 23(S1):341-342.

[7] 马丽. 278例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及分娩情况分析.山东医药, 2016, 56(19):81-83.

[8] 李智, 陈咏玫, 王爱军. 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9):827-830.

[9] 张宝霞. 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7):73-74.

[10] 李瑞霞.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7):122-123.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子宫肌瘤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