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技术诊断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3-27姜淑霞易华徐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姜淑霞 易华 徐江

【摘要】 目的 探究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72例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采用MRI技术进行诊断, 对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 观察两组诊断检出率及诊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诊断检出率为80.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满意度为8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运用MRI技术后, 其诊断较为准确, 存在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和诊断满意度, 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01

Analysis of clinical value of MRI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knee joint JIANG Shu-xia, YI Hua, XU Jia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knee joint.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knee joi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agnosed by MRI techniqu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agnosed by CT technique.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operation, and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s 80.56% than 5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as 88.89% than 69.4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RI technique shows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the diagnosi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knee joint wiht higher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nd satisfaction, 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promoted actively.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knee joint; Clinical value

在骨科中,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较为常见, 该病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 若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将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在诊断过程中, CT和X线对骨折的骨质异常不能有效显示, MRI技术存在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其特点为多方位成像,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对其病理改变充分显示, 同时在判断骨折损伤程度、明确骨折性质方面MRI技术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2]。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7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50.10±9.05)岁。对照组:男16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52.16±10.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为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②两组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CT诊断,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运用飞利浦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 患者双膝关节伸直并保持角度为0°, 足部先进入, 然后对患者的双膝进行扫描[3]。

参数设定为:层厚1.25 mm, 电流360 mA, 电压和管电压120 kV, 观察时运用骨窗或者软组织窗。完成扫描后将圖像进行重建, 一般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实施[4]。

1. 2. 2 观察组 实施MRI诊断,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患者双膝关节伸直并保持角度为0°, 运用飞利浦ACHIVA1.5T超导磁共振进行扫描, 在线圈的中心处为髌骨下级部位, 线圈内为患肢膝关节[5]。次序:横轴位FSEfsPD, TE参数28 ms,

2000 msTR;矢状FSET1WI, 15 msTE, 570 msTR;冠状FSET2WI

(fs), TE参数28 ms, TR2850 ms, 层厚和层间距1.6 mm, 矩阵256×256[6]。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诊断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可疑, 以阳性为检出)及诊断满意度。诊断满意度评分标准为0~100分, 诊断满意度分为不满意

(<60分)、满意(60~85分)和非常满意(>85分)三个等级[7]。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诊断检出率为80.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诊断满意度为8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损伤膝关节后, 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骨挫伤的情况。其中较易损伤胫骨平台, 特别对于外侧平台来说较为常见[8]。负重困难、膝关节疼痛、肿胀等是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临床症状[9]。针对平台骨折较为严重者, 如果不能对其诊断有效明确, 并予以有效治疗, 将对膝关节功能预后产生严重影响, 会退行性改变软骨, 并使压缩骨折情况发生[10]。与CT诊断相比, MRI在诊断骨挫伤方面优势显著[11]。

MRI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表现主要为:有地图状或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存在于胫骨干骺端或上端骨骺部位[12]。T2WI影像呈现稍高信号;T1WI影像呈现低信号, 存在较为模糊的边界;T2WI脂肪抑制序列影像呈现高信号, 且存在较清晰的边界[13]。MRI技术能够对膝关节损伤情况有效明确, 对胫骨平台骨折性质清晰显示, 对关节面的观察从任意角度进行, 均能够对损伤程度准确判断, 并对其他结构的损伤清晰显示[14]。可见, MRI技术能够最全面的评价和诊断胫骨平台骨折, 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过程中, 能够将可靠影像学资料有效提供, 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5]。

本文通过对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MRI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诊断检出率为80.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诊断满意度为8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相比CT诊断,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MRI技术诊断后, 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检出率, 其准确性较高, 且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较高, 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江洁, 董道波, 王晶, 等. MSCT后处理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7):1288- 1291.

[2] 钟福华, 黎春平, 钟秋招. MRI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治价值. 医药前沿, 2016, 6(14):22-23.

[3] 林剑, 许心弦, 薛星河, 等.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疗效.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7, 38(5): 331-335.

[4] 孙毅, 耿磊, 陈瑶, 等.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18(10): 880-884.

[5] 刘德海, 丁长青, 王安震, 等.成人胫骨结节损伤的MRI表现.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2):125-127.

[6] 龙力, 姚本勇.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使用MRI成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影像技术, 2015, 27(4):31-32.

[7] 姜兵, 黄祖平, 张伟,等. MSCT重建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2):150-154.

[8] 陈颖峰, 刘朝晖. 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8):160-161.

[9] 董立芳.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4):222.

[10] 刘军, 刘欢, 王发祥. MSCT与MRI在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2):210-211.

[11] 朱亮旭, 向学凌.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CT及MRI影像特征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9):1838-1840.

[12] 张学禄, 高明路, 孙巨, 等. 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医疗装备, 2016, 29(9):26-27.

[13] 王景顺, 郑书红. 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及AO分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6(3):672-673.

[14] 范德书, 邹钟平, 张庆秋, 等. X线CT三维重建及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19):2536- 2537.

[15] 李俊. 比较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4):60-61.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