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让语文课堂张扬生命力
2018-03-22朱丽嘉
朱丽嘉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结构化的思想来理解语文知识,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整册内容以及各种体裁的文本,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学习活起来、动起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结构化
结构化的思维原本是一种描述计算机编程的思维方法,后来这种思维方法广泛应用到科学领域中。结构化是一种分类化、标准化、线性化的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结构化的方式来看待学过的知识。
一、重构课程内容,彰显单元的结构之美
过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学过的知识,而很少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学过的知识。小学生宏观思维能力本来就不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就更难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当学生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知识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将会是片面的、偏颇的。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五年级上学期,他们曾经学过了些什么知识,很多学生会表示自己好像学习了诗词、小说、记叙文……这时候的学生虽然好像学过很多知识,但是具体学过哪些知识,他们已经记不清了。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目录,找到他们学过的主题,此时学生会发现,以内容分,他们共学过八个主题,这些主题各有其侧重点;每个主题各有4篇课文,两篇是精读课文,两篇是略读课文。当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学过的知识时,他们便对知识有更多的理解:第一,他们会更明晰自己的学习范围,了解自己需要掌握哪些范围的语文知识;第二,他们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学习的重点,了解自己需要重点学习哪些知识;第三,学生会了解自己的学习优点和学习不足,找到需要学习的方向。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以结构化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学习的知识,这是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学生能从宏观的角度了解语文知识以后,学生便会发现语文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这些课文是每一类语文知识中的代表性文本,它们非常经典,非常值得学习。
二、重构课程形态,引发儿童的读写之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以课文为案例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会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他们不会觉得学习的内容重复性太多,不会觉得课本的内容太枯燥;它的缺点是学生只能从一篇课文的角度来理解知识,而不能应用分类的视角了解这一类课本的特点,此时他们可能会忽略一些学习重点。学生如果不能发现知识的重点,可能就会轻视读写训练,或者即使参与了读写训练,也抓不住重点,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得不到读写训练之乐。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时,一般会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词连在一起教学,而很少将《七律·长征》结合在一起教学。实际上,如果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对比着这些诗词思考:诗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会发现诗词都很重视韵律,它们念起来都很押韵,朗朗上口。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七律·长征》在诗词中属于律诗的体裁,那么《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是不是律诗呢?学生会发现《泊船瓜洲》属于七言绝句,《秋思》属于七言律诗,《长相思》属于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性与特性是什么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学生发现,绝句、律诗、词的特点是它们都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它们的字数是统一的,对词句韵律的运用方法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如果应用A代表一声、二声,应用B代表三声、四声,应用C代表古代的入声,那么七言绝句的韵律规律是BB/AAA/BB,CA/BBB/AA。AA/AB/AA/B,AB/AA/BB/A。而七言律诗则是:BB/AAA/BA,BA/BBC/AA。AA/CB/BA/B,CC/AA/AB/A……词的音乐则受词牌的限制,一种词牌代表一种韵律格式。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能理解只要人们写律诗,就要应用写律诗的格式来写;只要写绝句,就要应用写绝句的韵律来写。如果不讲平仄规律,只在末尾押韵的诗,只能被称作打油诗。如果连押韵都不讲的诗歌,则只能被称为现代诗。当学生理解了古诗、现代詩、词的区别以后,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获得读写之乐。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如果对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他们不会愿意自发地接受训练,熟悉语言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同一类型的课文。教师让学生对比课本的相同之处、相异之处,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便能理解某一类体裁的结构,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种体裁的知识,并且了解语文知识是非常深奥的,他们不接受专门的训练,不认真理解某种体裁的框架结构,就不可能掌握语言的应用技能。学生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在训练技能时获得读写之乐。
三、重构课程教学方式,满足生命的成长之需
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看到一本课本的结构、一类语文体裁的结构,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一篇课文的结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理解每篇课文的结构,才能学会分析每篇课文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篇课文当作说明文的典范来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框架结构是什么?经过思考,学生分析它的内容可以分为开篇、主体、结构三个部分。开篇描述了自己要说明的主题;主体从布局、细节、功能三个部分来描述主题;结尾说明了圆明园被毁的历史。当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课文以后,便能全面理解圆明园被毁灭是中华民族重大的损失,中华民族损失的不仅是一座著名的园林,还有历代古人凝聚在圆明园上的心血。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耻辱,中华儿女必须奋发图强,不让这种耻辱再次发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分类化、标准化、线性化的思路来分析各种体裁的框架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各种文本的框架结构,从逻辑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才能理解体裁的特点及课文的艺术价值。学生掌握了这种技能后,便能应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课本以外的文本。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从微观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知识,知识结构就会出现缺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结构化的思想来了解课本的内容、每种体裁的特点、每篇课文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学生能获得思维的培养,从而能快速吸收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常爱莲.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2]孙秀媛.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培训,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