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合并奥氮平疗效再观察

2018-03-20左红英黄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

左红英 黄建

[摘要]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合并奥氮平的疗效。 方法 在患者连续4周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方案治疗后仍无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患者奥氮平用药前后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以及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变化情况。 结果 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期间患者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1周、4周、8周的HAMD评分、PSQI评分逐渐下降,MoCA评分逐渐升高,与服用奥氮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1周、4周、8周血清NSE、Hcy、COR水平逐漸下降,BDNF水平逐渐升高,与服用奥氮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加用奥氮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以及中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中枢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1-0022-03

Efficacy of combined olanzapine after treatment with escitalopram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ZUO Hongying HUANG Jia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Ji'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lanzapine after treatment with escitalopram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Methods The olanzapine was added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for 4 week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ffect.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8 week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cognitive ability, quality of sleep and the changes of central nervous injury markers(BDNF, NSE, Hcy, COR)before and after olanzapin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67%. There were only mild adverse reactions and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HAMD score, PSQI score decreased gradually at 1 week,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MoCA score gradually increased, which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ed with olanzapine(P<0.05). The levels of serum NSE, Hcy and COR decreased gradually at 1 week,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of BDNF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ed with olanzapine(P<0.05). Conclusion The add of olanzapine after escitalopram has no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mprov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cognitive ability, sleep qualit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First-episode depression;Escitalopram;Olanzapine;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为主、心理和物理治疗手段为辅的综合方案进行治疗[1]。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和负面情绪,但有部分首发抑郁症患者用药后效果欠佳[2]。如何提高该类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我院在临床上对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的患者加用奥氮平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其临床优势,以期为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首发抑郁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4]中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4周后仍无明显效果;符合奥氮平用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因器质性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抑郁;有酒精或药物依赖者;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者;有交流障碍或依从性很差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7~68岁,平均(41.64±5.77)岁。

1.2 方法

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88,10 mg)治疗方案:首剂量为10 mg/次,1次/d,早餐后口服,1周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至20 mg/d,第2周起按照此剂量服药。

在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仍无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5 mg)治疗,(2.5~5)mg/次,1次/d,晚餐后口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时评估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奥氮平用药前、用药后1周、4周和8周的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及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厌食、口干、头晕、乏力。

疗效评估标准[5]: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HAMD评分下降≥75%;显著进步:症状体征明显改善,HAMD评分下降50%~74%;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HAMD评分下降25%~4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有效)/总例数×100%。

抑郁程度使用HAMD评分[6],共包括17个条目,按照4分法计分,总分为17~24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表示有严重抑郁症。

认知能力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7]进行评分,共30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总分<26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选定其中的19个自我评定条目进行计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血清BDNF、NSE、Hcy、COR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60例患者疗程结束时痊愈7例(11.67%)、显著进步14例(23.33%)、有效22例(36.67%)、无效17例(28.33%),总有效率71.67%。

2.2 奥氮平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认知能力及睡眠质量比较

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后1周、4周、8周的HAMD评分、PSQI评分逐渐下降,MoCA评分逐渐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奥氮平治疗前后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

患者用奥氮平治疗后1周、4周、8周的血清NSE、Hcy、COR水平逐渐下降,BDNF水平逐渐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心3例、厌食1例、口干1例、头晕2例、乏力1例,合计8例(13.33%),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境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环境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导致国内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升高。调查研究也显示,国内首发抑郁症每年新增发病率超过8%,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邓佳慧等[9]研究指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精神疾病导致全球23.2万人死亡,是导致死亡和疾病的第5大原因,是导致非致命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其中,抑郁症导致的伤残约占精神疾病的40.5%,居首位。可见抑郁症对于患者的危害非常严重。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严重者容易出現自杀等极端行为,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10]。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家庭和睦、和谐社会关系等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度以上的抑郁症主要依靠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发作,随着国内抗抑郁药物的不断研发,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缓步提升。有国内研究指出,抑郁症一线治疗药物较多,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西汀等,一般单独用药对首发抑郁症治疗有效率超过50%,但仍有部分患者用药后效果有限[11]。专家指出,女性妊娠期间在不同时期(妊娠早期、妊娠晚期、产时、产后)体内激素分泌情况存在较大幅度的改变,其中雌激素异常变化与焦虑、抑郁症状的产生或加重有紧密联系。5-HT、DA对机体的情绪调节等均有一定程度影响,5-HT水平异常下降可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良情绪状态,DA的异常变化则会影响人的情绪和感觉。目前,国内对于神经内分泌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其具体作用机制也并未明确。国外已有研究指出,雌激素、催乳素、皮质醇等激素与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改变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但产后抑郁症和性激素水平、神经递质之间的相关性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所用艾司西酞普兰能够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改善机体中枢神经递质5-HT低下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的效果[12]。本研究对我院首发抑郁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索。

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属5-HT、多巴胺拮抗剂,能够选择性刺激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促进多巴胺释放,并阻断5-HT再摄取,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李杨等[13]研究认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吴爱菊[14]也对奥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奥氮平对抑郁症的确切疗效。有研究报道指出,抗抑郁药物联合抗精神病药能够起到增效作用。古力巴克然木·阿布拉等[15]研究认为,与单用氟西汀比较,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本研究中对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者加用奥氮平后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总有效率达71.67%,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患者用药后1周、4周、8周的血清NSE、Hcy、COR水平逐渐下降,BDNF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持续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孟宪琦等[16]研究认为,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更好地调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免疫紊乱状态,同时也可作为抑郁症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而患者用药后的抑郁程度、认知能力以及睡眠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也与奥氮平增加了抗抑郁效果以及改善了患者中枢神经损伤有关。

总之,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加用奥氮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及中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萍,卢卫红. 难治性抑郁症增效治疗研究进展[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5-309.

[2] 何芹,徐领先,王文香. 艾司西酞普兰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5):3374-3375.

[3] 赵晋娴,李潇,孙宁华.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54(14):106-108.

[4] WHO.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 范肖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6-99.

[5] Charpeaud T,Genty JB,Destouches S,et al. French society for biological psychiatry and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fondation fondamental task force:Formal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J]. Encephale,2017,43(4S):S1-S24.

[6] Worboys M.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The making of a "gold standard" and the unmaking of a chronic illness,1960-1980[J]. Chronic Illn,2013,9(3):202-219.

[7] 涂秋云,靳慧,丁斌蓉,等. 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检测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理想划界分值[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6):339-345.

[8]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重庆医学,2014, 43(3):260-263.

[9] 邓佳慧,李素霞,董问天,等. 难治性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2):123-126.

[10] 钟盈花,瞿正万. 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 6(19):5995-5996.

[11] 高燕,劉岩,翟金国. 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四川精神卫生,2017,30(4):379-383.

[12] 吴赫南,邵芳,林波.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73-75,81.

[13] 李杨,谢宇宽,江桂芳,等.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7-18.

[14] 吴爱菊.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究[J]. 中外医疗,2017,36(22):111-112,117.

[15] 古力巴克然木·阿布拉,佟钙玉,邹韶红.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的效果[J]. 四川精神卫生,2017,30(4):333-336.

[16] 孟宪琦,王俊丽. 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7,23(9):1540-1543.

(收稿日期:2017-11-12)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解析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