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寸口脉诊布指之义

2018-03-20方奕芬王玉妹黄洁红叶穗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寸口循行厥阴

方奕芬,王玉妹,黄洁红,叶穗林

(1.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 510130;2.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脉诊,即切脉,是医生用手指按切患者的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1]。脉诊,以寸口诊法最为常见,为古今临床医家所推崇。《难经》言:“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寸口脉诊法可谓中医辨证论治之玄机,为临床诊疗之关键。中医学开山之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即有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寸口脉诊法始于《内经》,详于《难经》,而为晋代王叔和《脉经》所推广。

然而,脉诊在临床上的使用却面临着危机,“有越来越多不重视现象,中医查房,亦仍少按脉[2]”,以致于“会背诵脉诀者寥寥无几,能运用者甚少[2]”。这是因为:其一,中医现代脉诊研究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成果,临床转化推广受到一定局限;其二,中医脉诊的科学性常常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其三,脉诊的学习和传承极其难,所以才有“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说法[3]。

而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发现,这与大家对寸口脉布指的本质认识不足有关,因为寸口脉的布指,与对脉诊的理解有一定关系。

医者皆知,中医之寸口脉诊,有其特定的定位指法。医生应先用中指定关,即用中指按在病人的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后以同手示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1]。然为何这样布指,历代医家基本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论述,而后来学者也未进行深入研究。笔者专心研究相关医籍及根据临床经验,对脉诊略有一二之见解,根据《难经》中“(关上)阳得寸内九分”“(关下)阴得尺内一寸”及《内经》中“上竟上”“下竟下”及十二经脉循行、气血多少等诸多学说,进行研究分析,试图阐明布指指法的要点,所以撰写此文论之。

1 《难经》之言

《难经》载:“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阳得寸内九分”,是谓关上九分为寸脉之所统辖,此五脏六腑之气血在寸脉之外候;“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阴得尺内一寸”,是谓关下一寸为尺脉之所统辖,此五脏六腑之气血在尺脉之外候。故尺部长于寸部,则布指定位之时,应以宽者候尺,窄者候寸,所以然者,物以类聚。《难经》又言:“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即寸脉过九分,出一寸为太过,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为不及之脉[4];尺脉出过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此为太过之脉,不满一寸,脉见八分、七分或六分、五分,为不及之脉[4]。倘若易之,则寸尺之太过与不及则无以准确号之。而人之五指,无名指之指目宽于示指,故当以示指定寸,无名指定尺。

《难经》以“上鱼为溢”“入尺为覆”,依据此理论及《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著作,刘绍武[5]先生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把人这一整体划分为表、枢、里三部,每部以阴阳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集合群,谓之六病。认为机体患病的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三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并创立了“四脉定证,依脉定方”之法,认为溢脉证,属阳亢于上,用调神平亢汤;覆脉证,属痰凝于下,用调肠结凝汤;聚脉证,属气聚于中,用调胃舒郁汤;紊脉证,属血乱于胸,用调心理乱汤。这实在是临床上一大创举。

2 《内经》之说

“上竟上”“下竟下”理论,出自《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原文言: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此原为“尺肤诊”法,是将前臂内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区域分为上中下三部,根据皮肤情况辨析脏腑功能的一种方法。其中,认为左手上部外侧候心,内侧候膻中;中部外侧候肝,内侧候膈;下部外侧候肾,内侧候季胁。右手上部外侧候肺,内侧候胸中;中部外侧候胃,内侧候脾;下部外侧候肾,内侧候季胁[6]。而笔者认为,此理论可进一步拓展至寸口脉,之于寸口脉,则寸为上,关为中,尺为下;之于手指,则示指为上,中指为中,无名指为下。故医家当以示指号寸,中指定关,无名指按尺。

而上竟上、下竟下理论,可以对应人体的头、喉咙、心、肝、肺、肾、腰、足等,尺肤和寸口,皆是人体的缩影[7],所以可以根据脉象寸关尺之异样,而知身体之疾患。

所以,有学者[8]根据临床经验认为脉学当首辨郁脉,郁脉者,六脉最粗最明显者,可为豆状、条状。并且,根据郁脉现于哪里而知哪里有疾病。例如,郁脉在寸为上焦病,在关为中焦病,在尺为下焦病。郁脉在左寸提示左头、肩背部有问题,浮取时出现,提示小肠经有问题,沉取出现,提示心经有问题;郁脉在左关提示背部有问题,浮取出现为少阳胆经问题,沉取时出现为厥阴肝经有问题;郁脉在左尺提示腰腿部及肾脏为患。郁脉在右寸提示右头、肩背部有问题,浮取时出现,提示大肠郁滞,如大便不通,沉取时出现提示肺脏郁塞,如咳嗽喘息;郁脉在右关提示中脘部有问题,浮取为胃部郁滞,沉取为脾有郁滞;郁脉在右尺,提示少腹部、子宫、前列腺、膀胱、肠道有问题。

3 经脉之论

3.1 气血多少 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手厥阴心包经(中冲穴)、手少阳三焦经(关冲穴)所循行之处。《灵枢·五音五味》言:“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所以然者,因为厥阴者,厥阴风木也,“阳藏居鬲下,处阴之位。木必待阴而后生,故属厥阴也……肝木是阴气未退,于阴中发出来的阳气”[9],又有学者[10]以震卦论厥阴风木,认为震为底下一阳爻,其上二阴爻,而血为阴,气为阳,所以厥阴为多血而少气;少阳者,少阳相火也,相火,本就是阳之属性,故当知以气为多,且少阳主寅卯辰三时,而此三时是东方日出之处,所以少阳之气就是日出生生不息之气[11],所以少阳为多气而少血;至于阳明,为何说它是多血多气呢?《黄帝内经》言“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阳,即太阳和少阳,少阳为多气少血,上文已经论述了,而太阳,为多血少气,怎么解释?《医理真传》中言“子为一阳,故曰太阳。太阳如天之日(日从东海而出,海为储水之区,水性主寒,故曰太阳寒水)”[12],子者,下一阳爻而上皆阴爻,所以阴性多,且太阳为寒水,寒性阴,而血属阴,故当知太阳寒水应该为阴性多之脉,即血多而气少。阳明为多气少血之少阳与多血少气之太阳之合,阳明是多血少气。

所以,示指所循行之手阳明经为多血多气之经,中指所循行之手厥阴心包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无名指所循行之手少阳三焦经为少血多气之经。所以这三个手指,乃涵盖人体气血多少之变化。

或有疑曰:多气多血者,惟有阳明,故取之无疑。然太阳、厥阴皆为多血少气之经,何以不取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皆是少血多气之经,何以独取少阳?此六气六经更替次序使然。盖六气六经传递,依次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如此循环无端。而物以多为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如《素问·五脏别论篇》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寸口以太阴为要,而阳明与太阴相表里,故取阳明之经穴所过为首,所以以阳明为开端。而阳明之后,首先具有“少血多气”的经脉者是少阳,所以号多气少血用少阳经所过之手指。而少阳之后,太阴、少阴皆是少血多气,则不再取之,只有到了厥阴之时,才是为“多血少气”,所以厥阴是多血多气之脉的先开者,故再次之取厥阴所过之手指号人之多血少气之部位。

3.2 同气相求 若以六气六经传递次序论之,何以不取阳明定寸,少阳定关,厥阴定尺?盖因,一乃人之手指,先是示指,再是中指,最后方为无名指,假若依六经次序布指,则很难实施。二乃同气相求之故也。人之寸口脉,左寸为心,关为肝,尺为肾;右寸为肺,关为脾,尺为命门。

心者,主血脉也,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其次还包括心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13]。故心乃气血两盛之脏。肺者,主气,司呼吸也,且肺为五脏之天,吸收天地之气而输布于余下四脏,同时,上焦胸中之气为中气,贯注心肺之脉,具有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之功。故心肺之上焦,乃多气多血之处,而循行于示指的阳明经,亦为多气多血之脉,同气相求,相互感应,故以示指号心肺,则更能清晰感知其中气血虚实。

关脉之脏,为肝脾。肝藏血,“肝为血海”,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聂惠民教授认为肝为藏血之脏,血海、胞宫为血所转输归宿之所,寒侵肝脉容易出现转输归宿之所,即胞宫泣而不行,所以出现月经始而愆期,继而出现闭止或痛经,而且,肝体阴用阳,是以在辛热散寒之品中加入活血养血之品,以防劫伤肝阴[14]。此实则说明了肝为多血少气之脏,因血多而气少,故容易出现瘀滞,又因气少,是以补以辛热之品而容易劫伤肝阴。脾统血,指其有固摄血液,令循脉道而不逸于外也;又指脾能通过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血液,此亦是“脾为百骸之母”[15]之别论也。有学者[16]认为,足太阴脾经统帅三阴,为阴气最盛之脉,为多血少气之经,能对多个脏腑功能起到调控作用,尤其在对三阴脏腑经络功能的调控方面。故肝脾者,生理功能与血更为密切,是为多血少气之脏。根据同气相求理论,所以用“多血少气”的厥阴经脉所过的中指号肝脾之关脉。

命门,相火也,真阳焉,就如同八卦中的坎卦之中的阳爻,肾阳亏虚,则可以导致阳虚阴火上炎,引发痤疮、脂溢性皮炎、单纯疱疹等看似火热之皮肤病[17],相关学者[17]在其论文中引郑钦安观点,认为坎水肿一阳落于二阴之中,为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若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即是说,肾阳亏虚的时候,阴偏盛,所以阴盛而高,引发虚阳之龙上腾为病,以四象论述此病,即认为肾为水火之宅,为“螣武”,阳虚阴偏盛,“玄武(阴)偏重,龟蛇分,螣蛇(虚阳)起”[18],是以阴火上炎,所以,“阳虚导致的虚火也是上炎之火,其病机是阳虚导致下真寒,下真寒逼迫元阳(真火)上浮,导致虚火上炎,这类虚火切不可滋阴,更不能泻火,而应该温阳”[19],这充分说明,肾以阳气为要,即使是阳气亏虚之时,也会产生气火作乱之象,而阴火用温肾阳之药,也进一步说明了肾为多气需气之脏。另外,肾主气化,《类证治裁·喘证》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20],有“气有余便是火”之说,且有言:“阴阳之体曰乾曰坤,阴阳之用曰水曰火,阴阳之化曰形曰气”[21]。故气者,阳之化也,气火同源,所以尺脉之肾与命门,乃是多气少血之脉,同气相求,故用“多气少血”之少阳经所过之无名指定尺。

我们可以根据寸口脉各部位的强弱瘀滞而推知全身气血的情况,如尺弱提示气虚,而关弱提示血虚。

4 结语

《难经》有“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之说,脉诊,为中医四诊之精要,为中医临证不可或缺。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脉诊的运用和推广受到限制,以致于在查房的时候也会忽视其重要性。笔者认为,这与学者们对脉诊的认识不足导致,而被人们所忽视的布指方法要求的原理,是其中一个原因。

从《难经》“(关上)阳得寸内九分”“(关下)阴得尺内一寸” 之脉位宽窄学说,一方面,可以说明示指号寸、中指号关、无名指号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医者更好的把握覆、溢脉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因为上鱼际为溢,过尺脉为覆,若以横径较宽的无名指号寸、横径较窄的示指号尺,则会出现号出覆脉的几率大,从而导致把脉的精确度受到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刘绍武先生的四脉定证法的推广。

而《黄帝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理论,可以拓宽我们对脉象认识,不至于局限在寸口脉就是与五脏六腑对应,可以推广至人体上中下各部位,用这个理论解释布指的精要,可以更清晰的理解寸脉提示上部情况,关脉提示中部情况,而尺脉提示下部情况。

用十二经脉循行、气血多少之学说分析布指要义,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清晰记住六经气血多少,譬如无名指为少阳经所过,而其号脉部位为肾,而前文已论述了肾为多气的原因,则可记住少阳为多气少血之脉,依此可推知阳明为多血多气、厥阴为多血少气,而又可以根据六经循行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推知其他各经脉的气血多少;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寸口脉各部位的强弱瘀滞而推知全身气血的情况,如尺弱提示气虚而关弱提示血虚,当然,相关理论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寸口循行厥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督脉循行考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