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督脉循行刍议*

2020-09-17高一城王继红石宇弘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任督任脉循行

高一城,王继红,石宇弘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任督二脉均属于奇经八脉,任脉为阴脉之总督,督脉为阳脉之总督,现在普遍被中医院校教材所采用的任督脉的循行路线同起于会阴,督脉行于身后,任脉走于身前,两者皆升而交于面部[1],但是任督脉为人身阴阳脉之海,不可能仅仅只是循行上相交而已,阳升阴降的阴阳气血动态平衡法则以及太极圆运动规律是中医的基本原则,此循行路线并不能体现此两点,与中医学基本理论相矛盾。本研究通过分析各代文献,发现任督脉关于循行路线的记载在《素问》《灵枢》《难经》等中医经典中并不相同,存在歧义,其中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中医学内涵,本研究尝试从另一种思维去揭示任督脉阴阳动态平衡的环形循行通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种新思路,以供后学者参考。

1 关于任督脉循行的再认识

关于任督二脉尤其是督脉循行路线,散见于各类医籍,现分析《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医籍关于任督二脉循行的记载,以探求其中奥秘。

1.1 对于任脉循行分支的剖析

任脉循行路线主要分为3条,第1条宗于《难经》曰:“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第2条于胸骨剑突向下散于腹部;第3条载于《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各医家学者对于任脉循行观点比较一致,第2支为由上而下,与第1支一上一下相伴行,另两条分支一条在腹前且浮而在外,另一条与冲脉伴行于内即脊柱之前,两者一前一后均自下而上。

1.2 对于督脉循行分支的剖析

现行通用的督脉循行路线出自于《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2],其认为督脉起于下焦,循行于后背,止于脑部。《针灸甲乙经》对其发挥说明:”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其将督脉路线延长至面部[3]。古代医家对于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并以此循行路线为主干这一观点达成共识,而对于督脉循行是否有分支、分支的循行路线以及此分支是否归属于督脉,各经典文献对于其描述以及后世医家对其理解尚存歧义,不同于《难经》的单一循行路线,《素问·骨空论》认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系两目之下中央”[4]。而《奇经八脉考》的观点与其大同小异[5],其对于督脉分支的存在同样持肯定态度:“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分析以上各类医籍文献资料可知,其分支归纳总结大致可分为3条,其一,督脉与任冲脉同起于下极骨中央会阴穴处,络阴器,经过会阴并绕于身后长强穴处,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相合,横贯脊柱,属络于肾。此分支显示督脉与循行主干相连,应归属于督脉循行主干在下焦的细化描述,循行起始位置总体是由内出于外,并与肾-生殖-泌尿系统密切相关。其二,与足太阳并起于目内眦精明穴处,循行至额部巅顶,络属于脑,后向下继续循行至项部、肩膊,与足太阳膀胱经并行,夹脊柱至腰中络肾,此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多处重合,经气相通,且与督脉主干循行方向恰好相反,一上一下,督脉为阳脉之海,可与诸阳经或交会或循行路线部分重合,此处抑或是传抄文字混糅、后世医者发挥所致。其三,起自少腹,沿身体腹面正中循行,过脐贯心,循喉咙至于面部唇旁,止于两目之下约眶下孔即四白穴处,此通路与任脉循行相重合,由下至上行于身前,其到底是与督脉循行重合还是后世传抄错误,抑或是对于任督二脉循行解读有差,这是一个有争议但又非常有临床意义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3 对任督脉循行关系的再探讨

分析各代文献可知对于任督脉循行路线主要歧义在于第3条分支即此督脉分支与任脉的关系,以王冰为代表的医家认为,任脉与督脉及冲脉同出于会阴,一源三岐,本为一体,只是一条经脉的3条分支,循行路线不一而名称不同而已。王冰认为:“任脉冲脉督脉者,本一源而三歧,故经或谓冲脉为督脉也。何以明之?今《甲乙》及古《经脉流注图经》以任脉循背者谓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脉,亦谓之督脉,是则背腹阴阳别为名目”[6]。本研究认为,此观点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依然存在很多疑点,首先,任督脉临床病理证候差异很大,如果任督脉是同一经脉的两条分支,那么其主病应该是统一的,而且其名称上也完全不必分成3个名称,古人著书讲究言简刚中,岂会长篇累牍费此周折。再者,即使是任督脉循行有部分重合,那么其并不一定是重合部分在同一层次,很可能在人体背面或腹面循行时具有阴阳表里等深浅层次的差异,所以本研究对于王氏所言不敢苟同。而又有部分医家认为,任脉与督脉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一脉行于前,一脉行于后,两者交于面部,关于歧义是由于后世传抄时将任脉误写入督脉循行所致。本研究认为,任督二脉为人身阴脉与阳脉之海,功用各异,不可能仅仅只是同起于下循行上交而已,对于任督脉循行,《古今医统大全》的观点似乎更具说服力:“任与督二脉,为人身阴阳之纲领,一源而二歧,犹太极而生两仪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7],关于任督二脉在循行路线上相重合并不简单的是两者循行路线部分一致,也不仅仅只是在腹面循行通路部分相似,而是二者合而为一,分而为二,在腹面与背面的整体与局部循行方向与层次上具有差异与联系,而此种循行方式恰恰是人体阴与阳的差异与联系的具体体现。

2 任督脉阴阳动态平衡环形通路及意义

任督二脉是两条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经脉,他们是人身整体阴阳之气运动平衡状态的代表与体现,根据阴阳理论,阴阳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包含,根据气机升降理论,天地氤氲、阴阳交感而阴升阳降,那么其循行并不是简单的阳脉行于阳,阴脉行于阴,亦不是阴阳皆升。人体十二经脉循行周流,如环无端,那么任督脉作为统领十二经脉的代表,更是应该体现此点。结合古籍及上述观点,本研究尝试建立了任督脉循行阴阳动态平衡环形通路,如图1所示。

图1 任督脉阴阳动态平衡环形通路

任脉与督脉皆循行于人身之前后,任脉在身前浮于外并上行,在身后深入于内而下行,督脉恰好与此相反,在身后浮于外上行,在身前深入于内而下行。此新的环行通路关于任督两脉浮于外的部分恰是所广泛认同的任督脉循行路线,而其行于内的部分是长期以来所严重忽视和误解的,任督二脉各分支恰是其循行于机体内在不同层次的具体体现,此环形循行通路明确的解释了各分支存在的意义及必要性,《黄帝外经》很好的佐证了任督脉关于此内在层次的循行:“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此督脉之经络也。虽督脉止于龈交,任脉止于承浆,其实二脉同起于会阴,止于龈交者未尝不过承浆,止于承浆者未尝不过龈交;行于前者亦行于后,行于后者亦行前,循环周流,彼此无间。故任督二脉分之则为二,合之则仍一也。” 从图1来看,任脉行于身后的部分极可能为所误解的督脉循行的第2条分支,督脉行于身前的部分可能为所谓的任脉的第2条分支。身前有任督二脉的循行,身后亦有任督二脉的循行,两者在整体阴阳平衡的条件下各自又保持着局部平衡状态,身前与身后各自分可为任督二脉,合可各自为任脉与督脉经气不同深度及层次的偏重。另外,两者起于并相交于会阴,背为阳,腹为阴,会阴者,至阴之地,为任脉由阳入阴之所,故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在此由阴入阳,故督脉为阳脉之海。阴阳相交而成气之消长浮沉,阴脉在阴地浮于外,在阳地入于内,阳脉在阳地浮于外,在阴地入于内,不仅仅体现了阴阳互藏、阴阳消长、气机升降等理论,还有更深层次的应用与意义。

人体气机运动类似于二十四节气的圆运动,体现着中医学的天人合一、人身象宇宙的整体观念,无论是阴阳平衡还是气机升降理论等都无时无刻无处不体现着一个动态且平衡的圆运动。任脉与督脉的循行恰恰应和了营卫之气循行的圆运动特点,人受气于谷,入于胃而传于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则营升卫降,营出于中焦,流注于十二经脉,满则渗灌于任督二脉,沿身前上行,身后下降,形成前升后降环形的营气循行模式,恰是任脉的整体循行通路。卫出于下焦,沿身前下降,身后上行,形成前降后升环形的卫气循行模式[8],恰是督脉的整体循行通路。结合气功内气的循行方式,内气自身前之下丹田,经过会阴、谷道至身后,过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沿督脉循行于前还至下丹田,部分医者对此解释为打通任督二脉,使得任督脉循行相互沟通,又有医家受古代尊阳文化的影响,认为此为打通阳脉之海即督脉的功法,其解释均有牵强附会之意,其实这只是内气习练的部分内容,类似于道教的“河车逆转”之法,依据的是督脉的循行路线,而对于任脉的循行路线,道教中也有内气练习功法,即“添油益精”之法,而此环形阴阳动态平衡通路简单清晰的解释了此两套内气练习功法的内在逻辑,此新思路体现营卫和谐,坎离互补,水火既济,先天后天相互为用的动态平衡之法,可为临床应用的营卫补泻及功法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与指导。

3 指导临床诊疗

在指导临床诊断方面,“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督脉有疾时,不仅仅表现在阳之阳即督脉循行通路浮于外的部分,还表现在阴之阳即督脉在腹面深入内的循行通路,即“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任脉于此亦同理,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脉有疾,古籍文献中只记载了其在于阴之阴即循行于腹面浮而外部分的生理病理征象,对于行于阳之阴即背面深于内的部分未有涉及,任督脉主病充分体现了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这一中医治病及诊断原则,此环形阴阳动态平衡通路可为其缺失的此部分临床主证提供参考思路。另外,任督脉上不同部位、同一部位不同层次的病理表现如压痛、结节等反映了两脉本身或人身阴阳整体的失调。

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对于作用于任脉与督脉上的补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在穴位选择方面,可选择阴阳相交之处来处理,或者选取位于任督脉上气街四海附近的穴位,亦可在任脉与督脉的上中下部位各自选取1个穴位或根据阴阳失衡着重选取几个穴位,来更好的调节机体阴阳失衡;在针刺的方向方面,可以通过判断任督脉哪条经脉的病变及阴阳失衡的偏重来选择病变经脉顺经或逆经针刺;在针刺的深浅层次方面,对于两脉不同层次的病变要采取不同的针刺深度,以达到“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的针刺效果;或者可三者结合以取得最佳疗效。

4 结语

研读分析各类医籍文献,可对于任督脉的循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任督二脉不是只有一条简单的循行路线,更不是单调的循行方向、单一循行部位以及简单的循行层次,而是一个蕴含中医基本理论复杂而有序的动态平衡的循环系统。总体来讲,其体现了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气机升降和阴阳观。对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具有极大的临床和研究指导意义。现代研究发现针刺百会穴可改善中风患者局部脑血流量[9],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机制在于刺激了双侧大脑的运动功能区,改善脑血流状况,兴奋相关神经组织,重建了神经网络,这也体现了针灸的整体良性调节,由此可见,其对于任督脉上部相交处即头部百会穴作用的研究可提供理论方向的指引。另外,对于任督脉下部相交处会阴处的研究亦可指导其临床宏观及微观层次的研究,现代部分研究通过梅花针叩打冲、任、督、带脉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其能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泡质量,并能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提高成熟卵泡排卵率,改善宫颈黏液性状[10],此任督脉循行模型可将中医理论与生殖系统结合起来,促进了任督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发展。

中医经典向来都是辞简理博,对于经典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要传承中医,提高临床疗效,就要努力挖掘经典医籍,无数的临床案例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通过对任督脉循行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也正揭示了此点,中医经典还有很多医理等待我们去挖掘。

猜你喜欢

任督任脉循行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解题训练:打开数学学习的“任督”脉象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如何打通传说中的任督二脉
汽车共享,打通云南旅游“任督二脉”
打通高校与中小学体育的“任督”二脉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