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生心理表现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18-03-17何庆敏

甘肃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何庆敏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心理表现;求知欲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108—01

一、应用心理表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学习上一旦有了兴趣,求知的欲望就会自然而升,就能自觉地进行学习。而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就得利用他们的心理自我表现。首先,运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分析交流——反馈信息”等教学手段,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在激发求知欲望的同时,便可因势利导,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教授“求物体的体积”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这时,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追问,谁能告诉我们乌鸦喝到水了吗?怎么喝到水的呢?学生回答:乌鸦用它的嘴把一块块小石子往瓶子里叼,直到乌鸦喝到水为止,这个道理说明了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把水挤到了瓶口,所以乌鸦喝到了水。这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我准备了西红柿、梨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水。然后提问学生:“谁能求出这几个物体的体积?”他们思考了一会,都说求不出来,并回答:“老师,这些物体没有长、宽、高求不出它们的体积,因为它们是不规则的物体。”这时解决问题的时机到了,悬念产生了,我继续引导学生,今天我们想办法,求不规则物体雪花梨的体积。我拿出一个烧杯,请一个学生往杯里装水,当装到200毫升时停止,然后又拿出另一只烧杯用同样的方法装同样多的水,往其中的一个杯子里将不规则雪花梨放进去,水面上升到450毫升的位置。然后将两个杯子进行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水位上升了,上升了“450-200=250毫升。”然后我又将雪花梨取出,水的高度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谁能告诉大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250毫升”。通过实验,学生茅塞顿开,找到了矛盾的焦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此题的实验解答,学生再做类似思考题时就能应用自如、迎刃而解。

二、应用心理表现,诱发思维能力

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表现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心理表现。为此,当学生大胆探索问题表现,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对小学生而言,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处于他们自我表现,开始借助胆大、无胆怯、羞涩的心理。即使他们回答问题中有失误有缺陷,教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他们的不足。比如,教完分数应用题时,为了辨别、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2/5米,第二根剪去它的2/5,剩下的两根绳子哪根长?学生回答结果不统一。这时我启发学生,对此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解:要比较剩下部分的长短,必须根据绳子的长度而定,如果我们设绳子长为X米,就有以下三种情况:(1)当X>1时,第二根用去的部分大于2/5米,这时,第一根剩下的长。(2)当X=1时,第二根用去的部分等于2/5米,这时,第一根和第二根剩下的同样长。 (3)当2/5米

三、利用心理表现,引发创造能力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应尽量满足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及心理表现。对学生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应给予肯定,对学生课堂回答的问题应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思考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个?由于他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和己掌握的解题方法较多,思路宽广。他们的解法有:1.用分组法解:一个大和尚和三个小和尚为一组,共吃四个馒头。我们不妨把100个馒头每4个为一组共可分100÷4=25(个组)在每组中必有一个大和尚和三个小和尚,于是很方便地求出大和尚有:1×25=25(个)小和尚共有:3×25=75(个);2.假设法解:(1)假设100个和尚都是大和尚列式为:(100×3-100)÷(3-1/3)=75(个);大和尚:100-75=25(个);小和尚75(个)(2)假设100个和尚都是小和尚列式为:大和尚(100-100X1/3)÷(3-1/3)=25(個);小和尚:100-25=75(个);3.方程解法;4.列表筛选方法。我先肯定了他们解题思路的正确性,然后结合以上四种解题方法、六种解题思路让学生们讨论交流并向全班回报。通过讨论交流,最后一致认为解法1、2新颖,简洁,好理解,容易掌握。通过以上教学我们发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和应用,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样就会发展他们自身的创造力,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表现。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