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一个市域案例
2018-03-08吴一鸣
吴一鸣
摘 要 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办学导向和发展方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一个市域案例调查来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要存在职业院校主动融合但能力不足、工业企业需求强劲但动力不强、校企合作但效果不彰等现实问题。要真正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在地方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创新职业院校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对行业企业实行责任压实与项目引导相结合、在融合机制上推动多方协同下的供需有效对接等方面加强政策应对。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改进;案例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1-0044-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特征和基本形态的职业教育更加深入地嵌入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提升之中,在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但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来审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在诸多方面还存不适应问题。2017年7月份以来,笔者重点围绕第二产业发展,对中部省份非省会城市S市①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在对问题进行勾勒和呈现的基础上,尝试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应对策略上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价值诉求
(一)作为国家战略,体现出全局性
从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再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重要性的表述,不难发现,这些政策文本中对产教融合的定位越来越精准,对产教融合的目标也愈来愈清晰,对产教融合的要求也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扩展。从决策层看来,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加速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的发动、传动机制[2]。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产教融合,充分体现出其在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全局性地位。
(二)作为发展方略,彰显其系统性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引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科学发展,是当前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和供给的一项重要而迫切任务[3]。但因为“区域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职业院校办学一定指向某个特定区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家制度建设暂时还不够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在同时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和产业体系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濟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换言之,地方政府只有站在区域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系统思考、加强统筹、持续发力、破解难题、有效推动,才有可能真正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共生与共进共荣。
(三)作为办学导向,强调开放性
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来看,职业院校在事实上是产教融合的平台和基础,企业是作为参与重要主体而存在。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教融合是要实现职业院校与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与升级和成果转化中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4]。作为职业院校的办学导向,产教融合必然对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形成强烈冲击,甚至提出颠覆性要求。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天然内嵌着无法磨灭的冲突[5]。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必然会带来职业院校内部组织形态、治理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必然会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在管理、指导、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外部环境不完善、产教对接不紧密、教师素质不达标、实训条件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体制机制不完善等[6],学界有不少分析和探讨。为更客观更理性地对现有问题进行勾勒,笔者对S市调研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类,尝试从三个方面以管窥豹,大致呈现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突出问题。
(一)职业院校:主动融合但能力不足
1.办学定位游离
在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下,S市的职业院校多树立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对学校承担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在认识上比较到位,在行动上也比较务实。但普遍来说,面对学校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职业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经常出现游离和飘忽。对中职学校来说,目前所谓办得好、规模大的学校其实都是对口升学好的学校,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并未成为中职学校的坚守。对高职院校来说,一是从校企合作成本角度出发,更愿意倾向选择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合作,与省内企业尤其是S市本地企业的合作很难深入;二是从办学成本角度出发,更愿意举办有一定办学基础、实训投入相对较低的专业,也会经常性无视或选择性忽视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无法实现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服务和支撑;三是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S市4所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A校明确要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外,另3所院校的发展路径还不够明晰。
2.专业结构失调
从S市高职院校分专业在校生情况看,超过1000人的专业有4个,分别为护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500~999人的专业5个,分别为药学、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200~499人的专业20个,分别为助产、市场营销专业等;100~199人的专业14个,分别为工程监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等;99人以下的专业达到31个,分别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等。显然,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与S市产业发展很不适应。2所高专院校专业特色相对鲜明,但办学规模相对集中于医药卫生和教育两个与社会工作更为相关的专业大类。A校从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从综合性高职院校向理工类高职院校的转变,从目前的专业结构看,在汽车、机电、建工等与产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专业类上虽有长足发展,但并未有大的改进和提升,尤其在服务S市工业转型升级上尚有巨大空间。从专业产业对接的角度看,对照S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职业院校在对接S市炼油与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上未能形成良性的共生共荣格局,在对接S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上缺少前瞻性的规划和实质性的推动,在对接S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缺少思路和办法。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是从S市产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职业院校发展的角度,这种困境都亟待破解。
3.体系发展乏力
S市政府在2015年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社会化培训为补充、与全市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把S市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实现由“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转变。近几年来,S市职业院校都在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大力推动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服务发展等方面作出很多努力,也取得很大成绩。但站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来审视,就会发现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龙头地位不够强大,引领和带动作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上面临巨大压力,正在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的选择中艰难纠结;社会化培训因为条块分割和渠道分散,远未形成“全市一盘棋”以实现资源集约和可持续发展;在适应S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感、参与度和贡献率虽然在逐步提升,但与技工大市建设的目标任务相比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二)工业企业:需求强劲但动力不强
2017年以来,笔者断断续续地走访了20多家本地主导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①人力资源方面负责人,并在9月底利用电子问卷对本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进行了定向调查。通过调研走访和问卷统计,作为需求侧的工业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知行不一
从调查走访情况看,S市本地规上工业企业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在所有接受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的企业中,94.1%的企業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上来;67.6%的企业表示,希望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做好技术技能人才规划,为实现企业愿景夯实基础”;73.5%的企业表示,为实现企业规划发展目标,将优先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升级”来解决;91.2%的企业表示,愿意每年为参与校企合作支付5万元以上的成本。但通过走访发现,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上与其认知有较大出入。绝大部分企业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初始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以较低成本来解决应急性普工岗位需求问题。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方式上,52.9%的企业选择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产、实习或见习岗位”,分别有14.7%的企业选择了“与职业院校师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职业院校共同申报科研或建设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11.8%的企业选择“到职业院校冠名订单班并提供企业奖助学金”,仅有5.9%的企业选择“立足企业需求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教材”。这种知行不一现象在一定层面折射出在利益博弈下企业在校企合作的理想愿景与现实选择上的复杂性。
2.动力不足
面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上普遍出现的知行不一,重点通过几个问题的调查来了解背后的原因。第一个问题,未来5年企业拟增加技术工人数量。29.4%的企业选择20~50人,26.5%的企业选择20人以下,23.5%的企业选择50~100人,20.6%的企业选择在100人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S市规上工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其实在量上并不大。在需求总量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或渠道来解决需求问题。第二个问题,企业支付技术工人报酬的方式。41.2%的企业选择计件付酬,50%的企业选择按岗付酬,8.8%的企业选择按级付酬。通过进一步调研走访,计件付酬、按岗付酬,更多的是考察工人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对技术技能要求并不高。在按级付酬的一家企业,对技术工人设置了八级岗位,最高岗位薪酬水平与公司副总水平相当,对岗位技术技能提出了细化标准和要求。这种付酬方式反映了对技术技能的尊重,但在现实中却也是非常稀缺的。第三个问题,对新增技术工人的优先期待或要求。32.4%的企业选择“技术技能过硬,能解决一些难题”,20.6%的企业选择“较长的岗位稳定期”,17.6%的企业选择“能快速上岗”,分别有14.7%的企业选择“做事严谨认真”和“团队协作精神强”。相对技术技能,企业在职业精神上也更加看重。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调查,不难看出,当下S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解决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动力有限。
3.意愿不强
设置两个问题来了解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意愿。第一个问题,企业每年新增技术工人主要通过以下什么方式来解决。“人才市场招聘”“熟人朋友介绍”“第三方网站或新媒体招聘”“企业自己的网站或新媒体招聘”分别有79.4%、76.5%、55.9%、52.9%的企业选择,只有35.3%的企业选择“职业院校校园招聘”。第二个问题,企业每年新增技术工人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解决效果最好。“第三方网站或新媒体招聘”达到29.4%,“人才市场招聘”达到23.5%,“熟人朋友介绍”“企业自己的网站或新媒体招聘”均为17.6%,“职业院校校园招聘”只占5.9%。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解决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效果不好,必然会带来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这一点在与绝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走访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三)供需对接:校企合作但效果不彰
1.校企互信不足
从职业院校角度看,因为本地以中小企业居多,很多时候是瞧不上本地企业的,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并没有真正仰仗本地企业的力量。校企合作只是为了应对政策要求。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为了应对用工荒,在推进校企合作上会更下功夫,也更有经验,加之发达地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让职业院校更愿意与发达地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更节省成本、更富有效率。从本地企业角度看,对S市职业院校也是多处于一种不信任状况。在调研走访中,请企业老总对校企合作方面的四个问题进行打分。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符合程度上,老总们给出的平均成绩是50.32;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的符合程度,老总们给出的平均成绩是50.32;对企业在和职业院校合作中的利益实现程度,老总们给出的平均成绩是56.09;对校企合作成效上,老总们给出的平均成绩是65.41。可以说,在企业老总眼中,S市职业院校没有体现出应有价值。这种互信不足的局面,会直接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有效深入,并且可能会让校企双方进入一种互相指责、互相抱怨的境地。
2.校企互动不深
从实际来看,S市校企之间的互动不算少,但有效互动其实不多。究其原因,大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校企互动形式大于内容。S市是一个小城市,典型的熟人社会。学校因为办学需要,需要和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因为社会声誉,一般情况下也愿意与学校合作。再加上熟人因素,校企之间签个协议、办个活动在很多时候是非常简单的。协议签了,牌子挂了,也许就没人再去想推动后续工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校企合作只是校企双方互相捧场、互抬身价的一个手段。第二,校企互动处于较低层次。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可以看出,S市本地企业对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意愿不强。这种情况下,校企互动多数就会停留在解决用工需求上。而站在学校立场上,单纯为了解决用工需求而且这个需求量还不大的情况下,也很难投入多少资源去追求深层次合作。第三,校企互动解决不了问题。在校企合作处于较低层次的情况下,企业关于用工的需求可能也得不到满足,学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需求可能也得不到满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校企合作是不能持续的。
3.校企互赢不够
校企互信不足、互动不深,既是校企互赢不够之因,也是校企互赢不够之果。校企互赢不够,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没有认清各方核心利益诉求。校企合作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政府、园区等等。现实中很多时候在讨论校企合作问题上,各方经常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之中,各说各话,缺少对他方核心利益诉求的关切。二是没有找到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即便是认清了各方的核心利益诉求,在现实中也经常是为了己方利益而不顾甚至侵害他方尤其是处在弱势地位的学生利益,不能找到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三是没有找到校企合作的有效切入点。前面提到的8种校企合作典型方式,但却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的。尤其是在S市多为中小企业的情况下,如何对校企合作降本增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13年成立的S市职教联盟,从工作体制机制上搭建了“多企对多校”的平台合作机制,但实际上,这种机制实际运行成效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四是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远景目标规划。关于校企合作,政府是说得多、做得少,即便是深度指导也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学校作为公益事业,恰恰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很难奏效的。在校企合作上,目前有两个方面比较欠缺: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不够明确,二是对校企合作缺少激励和引导。这也造成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很难形成一个能够凝聚力量、激发生机并且能够让有关各方在其中都能找到利益和责任的远景发展规划。
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应对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层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供给,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和校企合作立法进程。但因为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在国家制度供给尚未形成体系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加强政策应对和创新。
(一)地方政府:职能须从主导向引导转变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变迁,可以看出政策呈现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大,市场力量明显不足”的特点[7]。 对地方政府而言,产教融合的基本目标是要通过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为本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面对产教融合主体众多的特点,地方政府职能应从主导向引导转变,引导职业院校面向本地产业办学,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介入产教融合。从S市实际来看,在政策引导层面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引导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本地化。组织制定《S市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规划》,统筹调整优化全市职业教育专业(群)布局与层次结构,引导全市职业院校重新规划、论证和完善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发展重点服务域和重点建设专业群,推动全市职业院校面向S市产业集群差异化错位发展。
二是引导推动区域职教资源整合。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在集团化办学框架下,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指导、推动全市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尤其是发挥产业主管部门和产业园区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预警、人才规格标准、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参与作用。
三是引导推动企業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联合或依托职业院校组建学校二级专业学院、在职业院校部分专业(群)建设上探索混合所有制试点等方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和容错机制,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通过税费减免、项目倾斜、政府奖励等方式给予扶持和鼓励。
四是引导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向本地集聚。借鉴江苏省无锡市“技能绿卡”做法,对与S市重点发展产业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给予政府补贴,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的提升。
(二)职业院校:创新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
职业院校作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机构,早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外部管理和内部质量运行模式,其组织形态也相对保持稳定统一。但这种稳定的组织形态、外部管理和内部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产教融合需求,甚至也无法适应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在全面坚持党对职业院校的领导这个基本前提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层面可从三个层面来帮助和支持职业院校创新学校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
一是重塑政府管理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关系。站在政府的立场,要明确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在这个目标任务框架下找准管理的底线,这大概就是对职业院校管理和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站在职业院校的立场,要明确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哪些是学校该干的,哪些是学校能做的,然后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这也是职业院校厘清和政府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在政府管理和职业院校办学的关系中,政府就是保障发展、促进公平、激发活力,职业院校就是找准定位、提高质量、服务发展,如此才能为产教融合步入良性循环夯实基础。
二是加快落实和推进职业教育“放管服”。2017年3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其后,各地也都相应出台该意见的实施办法。通过对有关信息梳理情况看,“放管服”改革进展很快并取得积极成效。随着“放管服”的加快,其对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职业院校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接,需要有配套的跟进和服务措施来予以保障、改进。如S市所在省份在2017年将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到学校,但在笔者调研过程中,S市多所高职院校领导对这个放权举措在评审能力和公平保证上还心存顾虑。另外,在S市调研中,部分职业院校认为绩效工资制度的红利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尚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三是加大制度保障和供给支持办学模式创新。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职业院校经过一轮巡视或巡察后,职业院校办学治校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明显提升,但毋庸讳言,当前因为制度供给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限制和制约了职业院校办学治校模式上的创新。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有效建立起职业院校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中的保障机制、容错机制,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减除负担、增强动能。从S市调研情况看,这种制度供给不足恰恰都还体现在产教融合的方方面面,如不少职业院校就希望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搭建教师社会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强制度或政策供给,给学校提供明确的、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三)行业企业:责任压实与项目引导结合
行业企业作为产教融合重要主体,其实是就整体而言。实际情况是,在一个市域范围内,很多企业尚不具备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也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实训设备、服务设置、实训场所等资源,有的企业还难以支付校企合作带来的合作成本[8]。而产教融合之所以较多地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方的利益关切没有得到很好保障,根源在于体制障碍[9]。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就有关利益保障机制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企业实际,在企业社会责任压实与项目建设推动上下功夫。
就S市而言,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压实,就是对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实行分类指导。对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应将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予以明确、细化,让企业在深化校企合作上不再“知行不一”。对中小微企业,则应搭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集聚平台,明确其参与形式和内容,并将“降本增效”作为目标。
所谓项目建设推动,就是在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已经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设置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来支持全市职业院校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力。一是公共实训基地项目。依托本市先进职业院校,集中资金投入改建或新建公共实训基地,重点开展单个学校和企业无法承担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或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改善全市职业院校的基础性实训条件,形成一批中小型专业性公共实训基地。二是校企合作重点项目建设。立足构建S市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遴选一批亟需或需求量大的重点专业(群)校企合作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或对全市职业院校目前已经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的专业(群)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或配套。三是教育型企业建设。借鉴浙江嘉兴做法,面向全市有关产业,遴选若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市政府名义授予“教育型企业”[10]荣誉称号并在税费减免或奖励扶持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四是职业(社会)培训项目建设。对目前散落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财政支持各级各类培训项目进行集中梳理,本着集约资源、高效实施的原则,全部在该市职教联盟或集团框架下组织实施。五是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根据S市有关产业发展需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设若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支持职业院校和有关企业“请进来”“走出去”,提升S市职业院校和有关企业的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和水平。
(四)融合机制:多方协同下供需有效对接
从实践来看,造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入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合作关系不紧密,缺乏牢固、粘合性高的组织平台作为合作阵地;二是“权责利效”不对等,缺乏基于“契约”约束的利益均衡保障机制;三是合作运行效度低,缺乏高效的运行约束与保障机制;四是合作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前瞻性的系统化整体发展规划[11]。目前,S市職教联盟或市政府层面正在推进的集团化办学都是一种很好的平台机制。但职教联盟或职教集团只是一个框架,要真正发挥深化产教融合的平台作用,必须全面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构建多方参与的组织架构,努力形成区域产业链与职业院校专业群之间的对接合作平台,促进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职业教育内部看,要以市级统筹做好全市职教办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破除因举办体制多元而带来的条块分割与资源分散局面。从职业教育外部看,要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和保障,以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充分发挥好企业作为重要主体深度参与的作用和价值。
二是拓展资源集聚渠道和途径,在职业院校自身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框架下,积极探索以产权作为纽带在各成员单位之间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关系,着力拓展资源集聚的渠道和途径。
三是促进校企互动、互信、互赢,以“降本增效”为原则,着力架构面向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信息服务机制和平台,目前至少可以在职业院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等方面有所推动。而且,鉴于同行竞争者是积极参与还是搭便车才是影响企业动力的最主要因素[12],在搭建信息服务机制和平台时应该有相应策略来提高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的参与覆盖面。
参 考 文 献
[1]周晶,岳金凤.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24):45-52.
[2]陈锋.深化产教融合的文件释放了什么信号[N].中国青年报,2018-01-29(10).
[3][8]潘建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47-49.
[5]陈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6]杨善江.“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框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117-119.
[7]羅汝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制度学逻辑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6):8-13.
[9]郭建如.相关方利益有保障,产教融合更久远[N].中国教育报,2018-01-09(9).
[10]蒋亦丰.嘉兴遴选首批“教育型企业”[N].中国教育报,2017-06-23(1).
[11]刘任熊.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有效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2):17-20.
[12]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 City Case Study
Wu Yiming
Abstrac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has been ranked as a key national strategy, by serving as the guide of run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a city case study, the main problems i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re as follows: vocational colleges display initiatives but lack of capacities;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dicate strong demands while with weak motivations. Moreover, the attemp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ill remain ineffective. In order to truly promote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sponsive policymaking should be ensured in this area, such as shifting the way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from led to regulation; innovating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governance models of colleges; apply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oject guidance and responsibility in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progressing the practice more collaborativ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by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and so 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blem; improvement; case
Author Wu Yiming, research associate of 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qing 24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