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有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巧用肢体语言
2018-03-07李贵花
李贵花
摘 要: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类物质性质差异大,理解与记忆困难,不少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之初就产生怕学、厌学的抵触心理。巧用肢体语言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又增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更乐学、爱学。
关键词:肢体语言;有机化学;演示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类物质性质差异大,理解与记忆困难,不少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之初就产生怕学、厌学的抵触心理,基于这种情况,让学生摒弃畏难情绪,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从肢体语言入手进行探索,经过几年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漫谈几个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肢体语言的实例。
一、物质结构的直观演示
1.甲烷结构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有机化合物,甲烷空间结构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之后有机化学的学习。如何将抽象的甲烷空间结构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呢?
教师演示、学生跟练:将一只手握拳,拇指、食指、中指展开伸直,无名指和小指不展开,拇指腕掌关节处为碳原子所在的位置,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以及手腕关节处为四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将这四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我们所需要的甲烷正四面体结构。学生在相互比划相互问答的过程中即可将这一结构牢牢记住。
2.乙烯结构
乙烯是烯烃的代表物质,乙烯结构的掌握有利于乙烯性质的学习,进而打开探索烯烃性质的大门,因此准确快速地掌握乙烯的空间结构对今后有机化学的学习尤为重要。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学生A、学生B面对面站立两手相牵,互相牵着的四只手演示碳碳双键,两位学生的双肩是碳原子所在的位置,额头及肚脐处是氢原子所在的位置,面对面站立两人的额头、双肩、肚脐处于同一平面上,形象展示了乙烯的平面结构。学生在参与和观察中即可将这一空间结构牢记心中。
二、反应类型的直观演示
1.加成反应
以乙烯与溴单质的加成反应为例,讲前准备时请学生A、学生B站到讲台上,面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演示乙烯分子,两个粉笔盒堆叠放在一起演示溴分子。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开始讲解时,请学生A、学生B把互相牵着的两只手松开一只,演示乙烯的加成反应先是碳碳双键断开其中一条键形成单键,同时教师将讲台上两个粉笔盒演示的溴分子分开来一只手拿一个,表示碳碳双键断开其中一条键形成单键时溴分子断键形成溴原子,接着,教师将手中的粉笔盒分别放到学生A和学生B松开的那只手上,表示溴原子连接到断键的碳原子上,形成1,2-二溴乙烷。通过教师讲解及两位学生肢体动作的配合,加成反应的反应过程及断键特点既形象又直观地展示了出来。
2.消去反应
以乙醇的消去反应为例,讲前准备时请学生A、学生B站到講台上,面对面站立,一只手相互牵着,另一只手松开,学生A松开的手上拿一个苹果(苹果代表氢原子),学生B松开的手上拿一个梨(梨代表羟基),演示乙醇的结构。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开始讲解时,教师从两位学生手上拿走水果,并将两个水果靠在一起放在讲台上,演示消去反应先是α碳上的碳氧键和β碳上的碳氢键断裂失去一个氢原子和羟基,失去的氢原子和羟基结合生成水。两位学生松开的那只手也相互牵起来,演示断键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相互成键,形成碳碳双键,生成乙烯。在教师语言、动作以及学生的配合下,情景化地描述了消去反应的反应过程和断键特点,学生接受理解程度显著提升。
3.加聚反应
以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为例。讲前准备时请8位学生站到讲台上,分为四组,每组两人,同组内两位学生面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每组左边的学生背上背一个书包(书包代表苯环),演示四对苯乙烯分子。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4组学生由两手相牵转为单手相牵, 演示苯乙烯碳碳双键断开其中一条键形成单键,然后未背包的学生与非同组背包的学生牵手,8位学生手牵手形成一条直线,演示苯乙烯分子聚合形成一条长长的碳链,生成聚苯乙烯。期间,学生背上的书包没有任何改变,演示碳碳双键上碳原子的支链与加聚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无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其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即为该聚合物的链节,并尝试让学生写出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在学生的演示、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归纳中,学生理解并掌握加聚反应的原理、反应过程及相关概念。
三、苯乙烯同平面原子个数的直观演示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教师取两本书,一手拿化学书,一手拿物理书,化学书演示苯(苯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物理书演示乙烯(乙烯的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物理书的四个直角演示乙烯分子中氢原子所在的位置,将化学书的一个角与物理书的一个角相接触,演示苯基取代了乙烯上一个氢原子的位置。依据单键可以旋转的特性,教师将两手中的书以互相接触的角为中心缓慢旋转,在某一时刻,苯基所在的平面和乙烯基所在的平面重合为一个平面,即:苯乙烯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继续旋转,两平面分开,此时,最多只有苯环上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在教师的演示、讲解、引导以及学生的观察思考中苯乙烯原子共平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总之,通过实践证明,巧用肢体语言既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又增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更乐学、爱学。作业批改和成绩反馈同步证明,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肢体语言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卿慧.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
[2]杨世军.教师肢体语言的课堂效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