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图经》的编纂与版本考述
2018-03-07丁乐
丁 乐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成书于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的《黄山图经》是徽州唯一存传的宋代图经,也是迄今遗存最早的徽州志书。该图经仅署以“无名氏”撰,因时代久远,“无名氏”已无从考证。对于该图经的编修及流传源流,张勇、潘忠丽于2007年在《中国地方志》上发表的《<黄山图经>的版本研究》一文,对其成书年代、版本流传及现存版本作了较为清晰的考述。然在该文基础上,对诸如《黄山图经》的源流及版本等,仍有进一步考述的空间和必要。
一、《黄山图经》编纂的源流
黄山,原名为黟山,号称江东巨镇,相传是以黄帝与容成浮邱炼丹之地而得名。《黄山图经》是有关黄山记载的最早地理专志。《黄山图经》中记有“图三层四篇,上列三十六峰,中岩洞僧舍,下写寺祠村落。经三十六则,详著峰峦高大,形势事迹,水源流归篇。其文简古明晰,无冗累,诚异人杰作。”[1](P1)这对于考证黄山的地质形态、地域沿革以及人文社会等方面皆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此著历经多年,后人不断重辑再刻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关于《黄山图经》的辑刻源流,清初许楚曾撰有《黄山历代图经考》加以记载:“山有图经,犹人有传,……吾歙《黄山图经》肇闻北宋景祐间,通守李序云:‘因考旧胜,聊缀非文,及阅《图经》,尽识英华,则《图经》之见自景祐,不自景祐始也,前此荒邈无稽。’……次年壬午又八刻于歙山人程天锡,合白岳诗,有午槐程司徒及家族祖昉阳公佐并天锡三序……”[2](P667)
由此记载可知,《黄山图经》虽于北宋景祐间已经成书,但“不自景祐始也”,也就是说,关于黄山的《图经》在北宋景祐之前可能已经编修过。自宋到明,以北宋景祐所撰的《黄山图经》为底本,后代凡八次辑刻。以下以许楚《黄山历代图经考》为中心,参稽其他相关文献,对《黄山图经》的辑刻源流作以梳理。
1)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黄山祥符寺僧行明辑《黄山图经》,今已佚,仅存“通守李錞序”。南宋罗愿《新安志》亦载:“新安通守李錞撰《黄山图经题咏序》,应僧行明请也。”[3](P81)
2)北宋元符三年(1100),祥符寺僧文太辑,歙尉雁荡周君游至此,除得到图经之外,还有“名贤题咏”,并感慨道,得此书,知此山而不辑刻,是为“文字不传之过”[3](P81),因此辑刻,并由张介作序,然今书序皆亡。
3)南宋高宗绍兴丙子(1156),知州胡彦国重刻,因睦寇之乱被焚毁的《黄山图经》,幸今存胡跋可考。胡曰:“新安之黄山三十六峰,奇伟冠天下,……闻前人当言此山图经所载甚详,曩因睦寇之祸焚毁不存,广行搜访”,最终“于士人楚贽家”找到旧本,“遂命镂板于公使库,仍按山胜概绘于黄山堂壁以示好事者。”[4](P804)在此之前并未发现相关史籍记载《黄山图经》有其他版本,故幸因胡知州使图经得以传承。
4)南宋宁宗嘉定戊辰(1208),中山进士焦柬等人(一载为焦源)重辑,今存清河张介、合沙黄之望二序可考。“居山之麓”的焦柬同张介等人同游黄山,“谒求汤泉澡涤之胜”时,“寓宿于寺”。此时主山一老僧拿出旧本图经,因历年久远,所以多处都已亏损,已“不足以悦人之观览”,由此惜叹道,“能更复此集,非好事者不可”,旁听在侧的焦柬顿感“以往古来今图经记载脱废朽腐,泯灭多矣”,于是“搜采名贤题咏图摹旧迹,缀成一集,命工镂板以广其传”,进而达到“君子讲论谈笑之余开卷览之,是亦足以抒情而爽思”之境界[5](P804),并请张介作序,张介也倍感意义颇为深远,遂曰:“斯图一新不惟使前之英雄杰作,不致湮泯无闻,亦使天下后世之人知此山之景,而名公巨儒接踵来游,高僧隐士比屋争居于山之间……”[6](P804)但现存黄之望所作之叙,是爱山者的登山抒情,在叙中写道:“余性嗜山水,经行胜处,往往必融意会自得于中,有不可语人者。表侄郑震,来自宛陵,出示中山焦君东之摩刻黄山图经,并前贤题咏……”[7](P805)
5)明洪武辛亥(1371),吴华祖纂辑,洪舜民绘图、唐桂芳作序、吴汇刊行的《黄山图经诗集》,今书序两佚。吴华祖成书后,其孙吴刊刻印。因吴华祖与吴龙翰同为宋元之际人,所以此书为元代完成[8](P164),明洪武年间刊行。
6)明天顺六年壬午(1462),祥符寺僧全宁辑刻,今有方勉序、程孟跋可考。此外,程孟“订定《黄山图经》题咏,自附诗若干首并后序一首”[3](P84),程孟后序中解释道,因发现之前吴版“率多脱略,编次不伦”,但因认识到图经之重要,所以“同谧齐鲍先生参校而重刊”,并辅“以家藏旧本校之”,同时“增入分类编次”,以便于读者阅览[9](P805)。
7)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邑侯李邦和辑刻。李邦和因清丈之事至黄山,得知祥符寺地产为豪强久占,便按图经清保牒,复还于寺,并捐奉加以修理。在此过程中,对《黄山图经》进行再刻,续有乡先达潘石泉、唐心庵嘉靖间倡和诗,学博田公艺蘅碑记,然今佚[3](P89)。
8)明万历壬午(1582),歙人程天锡辑刻,与《白岳诗》合刻本,有午槐程司徒及家族昉阳公佐并、天锡三序,今书序两佚[8](P164)。
综上可见,清代许楚在《黄山历代图经考》中对《黄山图经》辑刻及编纂情况所作考订颇为翔实。除此之外,有关《黄山图经》尚有如下几次辑刻和整理,分别是:
1)明代万历后期,歙人潘之恒以黄山相关资料为底本,重新编写《黄山志》,辑刻《黄海》,此书“立意为黄帝外传,凡诸子、素问诸书,蚩尤乘貘,连比武、灵王诸事,咸采无遗,盖山史之变体者”[3](P91),也是一部以黄山为主的“可以博古,可以穷理,可以及经,可以解惑”的地方志[10](P652),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潘之恒所著的《黄海》有一部分专门记述“黄山图经考”,即将历代修刻《黄山图经》的序、跋等内容记录下来,为后代明确知晓《黄山图经》的编纂过程留下丰富史料。
2)民国初年,罗振玉在日本得到方望子辑刻的宋代无名氏撰写的《黄山图经》抄本,“亦缺图印”,已是经存图亡。便补以清雪庄《黄山图》,汇成一册,影印于《吉石庵丛书》第四集中。方成培跋曰:“此黄山图经一卷,北宋无名氏著。罗鄂州撰新安志犹数引此经,而后人修志,俱未得见,则是书之不传久矣。余族伯望子先生游虞山得此于藏书家,犹是宋时椠本,上有吴岫家珍印记。其文笔简古高妙,所记山川形胜、源流归宿,如观掌上螺纹,与俗志有仙凡之别,诚足为山灵重信古书不可及也。”[11](P78)罗振玉得此抄本之后提出一新观点,即认为此书成于元代而非宋代[12](P103)。而南宋歙人罗愿修《新安志》时引用《黄山图经》中的“《黄山图经》云改黟山为黄山”[13](P351),后经考证,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建德路是元十四年出现的,但在罗氏的抄本中宋代也出现这一称谓,所以罗论被推翻[14]。
3)民国二十四年,《安徽丛书第五期全书》出版,是为程演生据已得国内传抄本,补以清康熙间歙人汪晋谷“依古图经所绘之《黄山全图》,缀为一册,堪称珠联璧合矣”。在此刊中,程演生记曰:
右宋无名氏黄山图经一卷,清汪晋谷黄山图一卷,按宋史艺文志黄山图经一卷,汪师孟撰,今未见此卷,系旧藏传抄本,比得上虞罗氏吉石庵本校之,无异文,卷末有方望子仰松两先生跋,望子云经三十六,则图三层四篇,上列三十六峰,中岩洞僧舍,下写寺祠村落。今抄本图不具,罗氏附印图一卷,乃雪庄大师画本,汪士鋐《黄山志》续集所刻者与经不尽合,惟程弘志黄山图为汪晋谷绘,依旧经写聚,群山罗列,泉洞位置不紊,洵可珍也[15](P92)。
之后,“百一砚斋”的太平苏氏(苏仁宗)根据罗氏吉石庵本,刊于《黄山丛刊》中,并附上汪晋谷所绘的《黄山全图》。
二、《黄山图经》的版本考述
探究《黄山图经》的版本源流,对现世研究《黄山图经》及《黄山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所搜集的《黄山图经》相关资料来看,最早出现《黄山图经》的文献是南宋尤袤的《遂初唐书目》,其中记载有“徽州黄山图经”[16](P15)。此外,《宋史·艺文志》中记载:“汪师孟《黄山图经》一卷”[17](P5158);《香祖笔记》中载有“偶观顾东桥与陈鲁南论修志书云……都元敬《黄山图经》……”[18](P19),以及《安徽丛书第五期全书》《吉石庵丛书》第四集中的《黄山图经》;《永乐大典》中也有关于《黄山图经》的记载。但是《永乐大典》中收录的《黄山图经》,仅保留一条“佚文·遗事”[19](P232),即:“浮邱公、容成子同见一珠函、一玉壶。浮邱公启之,函中有霞衣、宝冠、珠履,壶中有琼浆甘露。浮邱公曰:‘此是天降以奉黄帝。’遂授帝。帝受之持归。”[20](P2256)虽然不同史料中均有《黄山图经》的记载,但其成书时间、卷数等相关信息却无从考证。
现在学界大多认为现存的《黄山图经》成书于北宋景祐年间,作者史籍未载,事迹不详,其存刊于《安徽丛书第五期全书》和《吉石庵丛书》第四集中。对其版本考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南宋罗愿(1136—1184)所著《新安志》,数次引用《黄山图经》的内容,由此表明此书在南宋之前就已现世。
2)许楚在《黄山历代图经考》中明确记载:“图经之见自景祐,不自景祐始也,前此荒邈无稽”,即此书不是景祐年间编写,但在景祐年间现世。
3)王世桢,明代史学家,家藏书丰富,有3000余卷宋本精椠,对方志研究颇有心得,担任刑部尚书期间撰写《香祖笔记》,其中写到“都敬元《黄山图经》……邵二泉《许州志》各有义例,须取考订,以上诸志则又予所未闻未见者……”表明都敬元版本的《黄山图经》虽有记录,但他也不曾阅览[18](P19)。
4)民国二十四年九月,程演生记曰:“右宋无名氏黄山图经一卷,清汪晋谷黄山图一卷,按《宋史·艺文志》《黄山图经》一卷,汪师孟撰,今未见此卷,系旧藏传抄本,比得上虞罗氏吉石庵本校之,无异文……”即一方面承认宋无名氏撰的《黄山图经》,另一方面也表明未见过《宋史·艺文志》中所写的汪师孟的《黄山图经》一卷。
5)民国二十四年十月,歙县江暐撰序中写道:“《黄山图经》之作,究其始宋史艺文志有汪师孟图经一卷,今未见旧志……《宋史》著录汪师孟图经,暨斯帙。”[21](P89)明确表明《宋史》中汪师孟的《黄山图经》“未见旧志”,已“斯帙”。
6)香沙道人方望子在《黄山图经》记中标明是自己在上山采药期间,从藏书家中偶然得到《黄山图经》旧本,因上有“姑苏吴岫家珍”印记,而又“尾署祥符祠刊版”,确认此经为“宋镂本”,为无名氏所著,此时已经“图经不全”,所记载为“开元天宝大中年事”或者说“唐人书而宋人成之也”[22](P91)。
综上所述,现今已无法确定流传的北宋无名氏版《黄山图经》与尤袤在《遂初唐书目》中记载的“徽州《黄山图经》”、《宋史·艺文志》中的“汪师孟《黄山图经》”以及《香祖笔记》中的“都元敬《黄山图经》”的明确关系。有人说为“唐人书而宋人成之也”,也不尽然,方道子在辑刻此书之时已是不完整,但却知不论是《安徽丛书第五期全书》中对于《黄山图经》的记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黄海》对于《黄山图经》的考证,还是《吉石庵丛书》第四集中罗振玉在日本得到的抄本,都是以北宋无名氏所著的《黄山图经》为依据,除此之外的其他三版《黄山图经》也皆已亡佚,只是在史书中略有提及。
三、结语
《黄山图经》的编纂过程几经波折,朝代久远,时有消佚,现存《黄山图经》仍以北宋景祐年间无名氏所撰的流传最广。作为徽州唯一存传的一部地理专志,对于了解不同时期黄山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都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新安画派、徽刻版画的启蒙性作用不言而喻。
汪晋谷在为《黄山图经》作画时总结道:“黄山天皴地绘,霞蔚云蒸,灵幻神奇,人难措笔,且环峰叠嶂,莲簇笋攒,匪若孱张,尔可拼写,虎头缀墨,摩喆停毫,良有叹也。……况山志首图例不可缺,爰采古籍图经,旁及时贤名画,综考位置,点染睛眸拔萃,揽胜罗陈大概,虽泉流山峙未必得貌得神,想岚涌云飞亦足见形见影,借此鸟丝纸上拈来,陆海须眉置之青玉案头,治识黄山面目。”[23](P86)并且现今有专文研究《黄山图经》对绘画的影响。所以,对《黄山图经》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廓清徽州方志发展的脉络,对于拓展与之相关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