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8-03-07杨劲
杨 劲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拥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教育体制改革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并将这一要求写入《决定》之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必须是以学生为本。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重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资助和教育不容忽视。
一、地方高师院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要求高、完成时效短
学生资助工作是关注度极高的“民生工程”“温暖工程”“育人工程”,政策要求高与完成时效短是一对必须解决好的矛盾。政策要求的责任强度和时效要求的效率是工作的最大压力。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9月份和10月份进行困难认定和数据的系统录入工作,可谓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与此同时,每个年度学生的综合测评和新生的军训等工作也大多集中在这一段时间进行,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学生和老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
(二)缺乏社会捐资支持、兼职机会少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接收社会捐资助学渠道相对较窄,在学生资助方面缺乏更多的社会支持。相比较而言,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获得社会、企业、校友捐资的机会相对多些。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可以在企业兼职的机会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主要靠在校内的勤工助学和做家教减轻家庭负担,因为企业本来就很少,劳动力需求有限,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在企业兼职的机会自然也就很少。
(三)制度理性与人文关怀统筹难度大
资助政策的制度理性和资助手段的人文关怀精神是需要统筹协调好的一个问题,做到以理服人的同时又能以情感人,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向结果合理、合情转变,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需进一步思考。在国家和学校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出现了学生为了获得资助名额而拉票的情况,甚至有少数学生排斥勤工助学和兼职行为,只想获得无偿资助,于是部分学生开始“比穷”,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形成了依赖心理[1]。不劳而获和好逸恶劳的思想占据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重大、资助名额相对有限
地方高师院校多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招收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通过新生入学时填写的家庭情况登记表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且家庭多子女,家庭主要收入靠父母外出打工和种地,收入有限,尤其是很多家庭还有病人以及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无疑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虽然说目前高校的资助比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毕竟名额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做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也不可能彻底解决贫困生上学所需的所有费用,还需要贫困大学生家庭承担较大部分的费用。
二、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的意义
(一)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学生幸福感
“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高校资助工作基础是经济保障和物质支持,本质在于思想育人和精神激励,而育人的本真意义就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就在于发展人[2]。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确保了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了家庭负担,使其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温暖,增强了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我国建设幸福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二)有利于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信心
高校资困助学工作必须坚持“育助并重”,既要做好经济资助,更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到物质帮扶与思想解困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面对困难、自尊自爱、自强不息[3]。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学业关怀、心理关怀和就业辅导,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强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典型的激励作用。以典型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信心,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教育救助不是简单的物质帮助,它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在本质上是要帮助救助对象自尊自立,使其道德主体性挺立,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4]。进一步增强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报效祖国、励志成才和服务社会的信心。
(三)体现政府和社会人文关怀精神、促进学生转变
部分贫困学生受到地区教育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除物质贫乏外,还存在思想和心理问题[5]。高校资助是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彰显了国家这一惠及贫困生民生工程的正能量,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都在关心和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成才,促进了教育公平政策的落实,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促使其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回报社会,实现由“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有利于贫困生克服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困难,励志成才,化压力为动力,保持乐观和开朗,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四)有助于减轻贫困大学生家庭负担、促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将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对贫困大学生家庭的资助有助于这些家庭脱贫,这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富裕,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贫困家庭大学生只有顺利完成学业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实现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彻底脱贫。优秀学生奖学金、自胜奖学金、校长助学金、学生科研立项结题资助、送暖衣、困难毕业生就业交通补助和考研奖励、勤工助学、孤儿学费减免和孤儿生活补贴等一系列资助项目的设立,实现了校内资助的体系化,做到了应助尽助。
三、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的措施
(一)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资助工作队伍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以及协调全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工作处长兼任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统一归口管理全校的学生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按要求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以及办公设备。在组织机构、人员和办公条件等方面保证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还明确要求各学院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三级联动的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分级管理、建立完备的贫困生档案
高校对学生按一定比例认定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个等级,由班级成立评议小组负责困难认定,评议小组由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认真审阅困难学生提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困难认定申请表。认定名单需在班级公示之后报学院审核,再上报学生处和学校,形成班级、学院、学生处、学校四级认定的办法。纸质材料按照文件规定存档、电子文档录入贫困生系统,根据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档案分学院和学校两级进行留存,确保了档案的完备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做到规范评审。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评审结果不予承认,并停发奖助学金。
(三)坚持“三个精准”原则、规范操作
首先要做到“精准认定”,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把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认定出来,防止“伪贫困生”的出现。其次要做到“精准资助”,按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做好困难等级区分,并分等级给予资助。在经费的发放上要确保无误,不能出现漏发、误发现象。最后要做到“精准管理”,不但学校要管理好资助经费的使用,还要管理好学生对经费的使用,确保学生将经费用以学习和改善生活上,不能出现“请客”“平分”“捐赠”等违规现象。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和个人,可以按照学校相关的文件规定给予处理,必要时,可以收回资助资金,真正做到确保资助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四)开展感恩、诚信主题教育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感恩、诚信主题教育有助于提高受资助大学生对感恩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全方位提升受资助学生的感恩和诚信意识。学校必须始终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实践育人工作和弘扬健康校园文化作为努力的目标。比如,可以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感恩教育主题征文比赛、“爱心奉献社会”志愿服务、诚信知识竞赛、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感恩和诚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全新的教育活动理念、独特的实践活动形式促进了学校学风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拓宽渠道、宣传到位
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国家、学校各项资助政策。首先,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将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学校印制的《普通本科新生入学指南》《贫困生资助政策简介》等一并寄发,让每位新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其次,以国家奖助学金等政策宣传和资助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获得资助与感恩回馈相结合、物质帮扶与精神解困相结合”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和谈心活动。最后,学校还可以将各类学生奖助名单在公示栏和网上公示,使学生对评选过程基本了解,对评选结果基本知晓,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种种误解、误会,有助于实现零投诉。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贫困生资助工作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了对贫困大学生帮助和教育的双重功能。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更应在“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指导下,完善资助政策,培育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6]。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地方高师院校的特点,变“输血”为“造血”,以帮助和教育贫困大学生为目标,激励大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提升了资助育人的效果。有助于经济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合理定位,理性就业,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