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现状与思考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2018-03-03王建国崔明辰郭小慧王春赟崔东涛
王建国,崔明辰,郭小慧,王春赟,陈 杰,崔东涛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漯河 462002)
如何有效地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将新一代的医学生培养成为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既是医学院校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医学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思政课课程设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已经形成结构优化、内容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2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现状
对国内部分医学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思政课课程体系展开调查,有本科院校14所、医学专科学校19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6所,共39所院校。以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方法为主,并走访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直接向有关院校索取。主要研究内容为思政课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考试评价等,均为正在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
2.1 思政课设置情况
分析各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校24所(占61.54%),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学校9所(占23.08%),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校3所(占7.69%),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校2所(占5.13%),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校1所(占2.56%);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校38所(占97.44%),开设法律基础的学校1所(占2.56%);开设形势与政策的学校34所(占87.18%)。
2.2 思政课课程模式
各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思政课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以必修课为主。同一课程不同院校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有31所院校规定为选修课,3所院校规定为必修课。各院校基本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组织课程教学,“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仍然较为普遍。理论课程多为大班授课,实践教学活动大多数以社会实践、专题讨论、观看录像等验证书本理论为主。
2.3 思政课课程数量、教学时数
各院校开设思政课程最多4门,最少1门,平均每校2.74门,共计107门次,占总课程数的比例为7.53%;开设思政课程数占总课程数比例最高的院校为12.0%,最低2.7%。39所院校思政课程总学时数为5 446学时,占课程总学时数77 066学时的比例为7.07%;各院校思政课总学时数占该校课程总学时数比例最高为12.12%,最低为3.09%。
2.4 思政课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
思政课总学时数,最高院校为192学时,最低64学时,平均139.6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最高院校达177学时,最低40学时,平均118.72学时;实践课学时数,最高院校64学时,最低0学时,平均20.92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数之比为1∶0.18,实践课总学时数为816学时,占思政课总学时数的比例为14.98%,而39所院校总实践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26.92%。
2.5 思政课课程考试评价
各院校对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考核基本为总结性评定,过程性考核未受到足够重视,考核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基本能力,课程结束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部分院校采用开卷考试、答辩、论文、口试等。
3 加强医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考
本调查表明,重专业、轻思政教育的现象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院校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开设思政课和选用规定教材,思政课设置不够严谨,思政课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缺乏有效对接,课程模式不统一,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时数不均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单一,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有关院校应严格按照规定开设思政课和选用规定教材,合理安排课程和分配学时,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完善学生成绩评定,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医学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3.1 加强实践教学
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数普遍不足,甚至有院校未安排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很难做到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样也很难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实践活动可以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个人品质并转化为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需进一步加强,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3.2 完善学生成绩评定
按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容和手段,把理想信念、品德修养、民族精神、社会责任和现代公民教育作为基本内容,将学生在参加文化社团、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要加强形成性评定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评定体系的构建[1],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近年来,高校教师逐步年轻化,“海归”教师也不断增加,青年教师已占高校专任教师的60%以上[2]。受各种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个别教师甚至在课堂讲台、学术论坛、网络平台上发表与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的观点。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始终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3],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的学习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一生。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态度、情感等,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3.5 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打破思政理论课教学“孤岛化”困境,不断探索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思政理论课要走出小课堂,进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形成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有利局面。要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医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促使学生从医学、社会科学、个人认知等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去关怀人,注重学生的内在品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伦理、职业规矩、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团队意识等的养成。
思政教育重在久久为功,难在不断创新。有关院校应高度重视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思政教育路径,培养兼备医德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