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五种策略

2018-02-24姚友良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语文

姚友良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全面内容策略、完备课型策略、多种形式策略、及时反馈策略、永葆热情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效率;五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04-02

多少年来,业内业外的有识之士一直在研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之法。从教二十多年来,不论是做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还是后来当上了语文教研组组长,我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以下是我的一些研究结果。

一、全面内容策略

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的特点,从1993年开始,我一方面坚持组织订阅《语文报》《读者》《微型小说选刊》《星星诗刊》等报刊,另一方面定期组织编印《常常感动》《哺鸾》和《踏青掠影》等校刊,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丰厚学生底蕴,陶冶学生情操。同时,还将学生的优秀文学日记(非成长日记)、周记或朗读或印发,供全体学生学习。这也许与今天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语文报》中的“文摘大世界”尤其能反映这一点)三方面内容的整合”暗合,不过我最看重的是,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容策略当前主要指知识的结构化。结构化的内容,既可以指结构化的教材体系,也可以指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既要实现编者的意图,掌握书后词语表中统一要求掌握的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我们地方实际和自己个人实际,掌握他们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把需要掌握的词语都掌握了。再比如,在学习抒情类文学作品时,我按下列结构操作:作品抒发了什么感情?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抒情的?就某一话题,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说一段话。针对第一环节,我是这样操作的:事情事情,有事就有情,叙事以抒情。作品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语言是思想感情的外衣。披文以入情。让学生品味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味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感情。事(景、言)—情—法—说,体现出了很强的逻辑关系(感知—理解—运用),也正因此,教學进程按此安排非常合理,重点突出,体系简约,避免了知识的烦琐,容易被学生领会。更重要的是,在迁移训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性的知识,更形成了实际的表达技能和技巧。文学日记、周记每周完成三篇。摘抄一篇、鉴赏一篇、创作一篇,通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素质。教学内容的全面也包括评价内容的全面。例如在改评作业时,我先是给字写得工整、美观的学生适当加分,再分两块进行评价,一块根据内容的正确率打一个分数,一块根据书写情况打一个等第。在必要时,这个等第可以折算成“分”。

二、完备课型策略

除讲读课、作文课和口语交际课为主的传统课型以外,我从1998年就试着开设阅读课,同时要求把写日记作为每天的必修课(日记课课时安排:住校生每晚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最后10~15分钟、走读生在家学习的最后一小段时间)。如今,我校已在课表上明确地安排阅读课,每周一节,授课地点或在图书馆,或在教室。起初,我受一些杂志上登载的重点篇目的启发,有计划地做好推荐导读工作。除教师必要的导读之外,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可以整体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育测量学指出,中学生一分钟默读500字左右,一节课学生就可读上2万个字,一个学期就可读上40万个字,一学年就可读上80万个字,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就可读上480万个字。如此连续阅读、积累和涵养,学生阅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理解能力会愈来愈强。写起作文来,不仅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更有许多学生的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三、多种形式策略

多种形式策略即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必须服从于现实需要和全体学生、部分学生、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上文所述,为解决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从多个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但我也深知,纸上谈兵、光读不练是不行的。于是,我每天都安排学生做一篇阅读理解,此举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战能力。每年的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语文报》的寒、暑假读报知识竞赛,我都会对语文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专题辅导,受辅导的兴趣小组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和全面了。目前已有数十人次获得过《语文报》读报知识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同时,教学中也可进行当堂检测:教师发放检测试卷后一边巡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一边批改几份检测试卷(要求先做好的学生举手并将红笔准备好)。除此之外,检测的方式还有以下几种:听写,从学生上交的听写结果中抽一份出来,与黑板上学生所写的答案一起讲评。作文,每次对2~3名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情,使教师的讲评更有的放矢。同时,能使个别受指导的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她)的重视,从而提高他(她)的学习成绩。

四、及时反馈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帮助师生不断调整、改进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策略。每天课前3~5分钟的复习和预习检测,我都会将前一天作业纸上出现的问题,用原题再现或出平行题的方法再次训练学生,并当堂公布复习和预习检测答案。建立学生语文学习病历卡,记录集体和个体的语文学习病史,从学生语文学习动态的分析中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及时地长其善救其失。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迅速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和教学效果,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解决了,而不至于积累成堆。实践证明,将每天每一课时教学的细节性反馈与阶段教学结果的相对完整的反馈结合起来完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永葆热情策略

概括地说,就是积极调动并努力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提高其语文学习成绩的策略。根据语文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统一的原则,整合学习内容(适当增删课本与自编教材相结合),使学习材料为学生所乐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磁场,用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多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学生沟通情感。即使学生这次表现不理想,我仍会这样说:“老师和同学会在人生旅途的下一站为你带去鲜花般的掌声。”课堂上曾有学生问我:“老师,掌声怎么会是鲜花般的?”我告诉他们:“你的掌声的气流是向这个方向的,不就像一片花瓣吗?同样,他的掌声的气流是向那个方向的,不也像一片花瓣吗?……这样你们的掌声不就开出了一朵朵鲜花了吗?”学生会心地笑了。事实证明,富有期待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动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也是让学生永葆语文学习热情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班级比较评价,通过本班内部的合作和外部的竞争,激励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热情;合作小组比较评价,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和外部的竞争,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挑战成功与否评价,通过个体与个体的竞争,激励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帮扶成功与否评价,通过优秀学生对潜能生的帮扶,激励两人的语文学习热情;是否战胜自我评价,通过自我鞭策和自我鼓励,激励个体的语文学习热情。

要想使学生永葆语文学习的热情,真正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动机;增加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完整性,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自身就拥有了语文学习的不竭的强大动力。学生要有平和的学习心态,自觉的学习意识,自主的学习安排,才能大大增强学习自豪感和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语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