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沫特莱为例浅谈记者何以成名
2018-02-22张宁
张 宁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作为关注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心世界被压迫民族、女性权利和全人类真正福祉的美国白人女记者,将名记者的众多优秀品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本文将重心落在史沫特莱人物本身,研究和分析她所处的主客观世界,提炼记者成名要素。
一、名记者之良知:成长经历塑造的人道主义良知
(一)原生家庭的世界观塑造
20世纪初,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史沫特莱在贫苦的农户之家饱受磨难。父亲酗酒,母亲贫病早逝,弟弟死于工伤,史沫特莱打工赚钱读完了师范学校。她曾在杂志上为社会主义撰稿呐喊,结果被监禁了半年。这种人生经历使其对被压迫民族和社会底层抱有极大的同情和真诚,如此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正是记者服务于全人类最基本的良知,是新闻精神永恒追求的主题。只有将这种信念融入职业生命,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二)对中国革命的人道主义报道
《徐美玲》《奉天五女子》《女雇农》等文中,各式各样的社会底层人物成为史沫特莱笔下革命时期的中国人群像,真实的对白与人物描述记载着时代潮流里小人物的人生故事,展开了战争年代中国大地的画卷,留下了历史性、国际性的报道作品。在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战争年代,生命被视若鸿毛,而史沫特莱格外注重对战争现场、百姓生命的报道,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百姓生活的困苦和无助,大量伤员急需医疗救助等事实,记录中国实情,号召国际援助。这种报道行为和方式是史沫特莱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她通过新闻报道来拯救生命、支持中国革命的最好诠释。
二、名记者之视野:跨文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
(一)跨文化的适应力与创新精神
美国在精神文化方面是比较注重理性、科学的,史沫特莱就是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一位具有怀疑、批判精神的记者。来到中国后,她又受到20世纪中国主流文人情怀的影响。1931年2月,鲁迅为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青年作家柔石、李伟森写下悲愤的战斗檄文《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史沫特莱将其译文发表在当时美国的进步刊物《新群众》上。史沫特莱将自己融入中国,以忧国忧民的笔触,加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中国进步作家、新闻记者一起,写了许多锋利的文章,揭露黑暗,歌颂光明。
(二)国际语境下的自省
史沫特莱在华期间的三部中国作品基本都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主张,而《中国的战歌》是她重新回到美国社会,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着手推行实质性援华政策的特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这种回忆录式的写作给记者提供了一种冷静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在这种特殊的跨国记者身上才能拥有的条件,不仅能自省、自辩,更有利于彰显事实真相和历史的原貌,这都得益于史沫特莱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国际视野,使她能够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拥有更加开阔的见识和胸怀。
三、名记者之专业:走进历史的旁观者
(一)最近距离的现场报道
史沫特莱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目击式报道。抗战期间,史沫特莱冲破西北、华中抗敌前线的新闻封锁,深入敌后战场,与中国军队同吃同住,随行战斗。刮风下雨时山体塌方常有发生,大量中国士兵病痛缠身,而已经背部受伤的史沫特莱还在晚上为伤员看病,在医疗队伍缺乏的情况下做应急处理。在和中国士兵出生入死的途中,史沫特莱写就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作品,把最生动和细致的战争实况呈现在受众眼前。
(二)客观真实的新闻主义
史沫特莱做到了不被任何党派或者团体控制,始终在政治上保持“自由身”,力求维护新闻报道的独立性。不管是国民党政府,还是美国偏向国民党的媒体都曾向史沫特莱提出改变新闻报道立场的要求,都遭到了她的拒绝。她曾说:“说实话,报道真相,被驱逐出中国也在所不惜。”[1]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是史沫特莱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即使被质疑或者冒着被驱逐甚至被杀害的危险,她依然坚持报道真相,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人坚持的职业操守。
四、结语
史沫特莱的成名之路艰难曲折,很多新闻人奉其为榜样,但能践行其精神的却寥寥无几。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大V”、“明星”记者等自媒体和非专业人士一味追求噱头和商业利益,“标题党”为增加阅读量不择手段,违反最基本的报道原则,生产大量不实信息。因此,专业的新闻主义亟待融入多元化媒介,职业新闻人更要借鉴史沫特莱等名记者秉持的新闻价值理念,融入时代精神,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现实世界进一步完善。
[1]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1[M].袁文,贾树榛,袁岳云,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184-217.
[2]史沫特莱.革命时期的中国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21-49.
[3]刘小莉.史沫特莱与中国左翼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96-167.
[4]周维.史沫特莱新闻精神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