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018-02-09张亚萌周思雨关徐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夏养阳阴液阴气

张亚萌周思雨关徐涛

(1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2015级,河南 郑州 450000;

2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2016级,河南 郑州 450000;

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长期以来,因受到某些中医学派的影响,部分医家与学者将“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作用指导养生的原则,加之媒体的宣传扩大了影响,大众也广泛接受了夏季养生多以西瓜、凉茶“清凉解暑”,追求空调营造的低温以少出汗、不出汗,秋冬之时,则多服用牛羊肉或参芪虫草以“冬令进补”。可谓“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最早是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其中对此有如下阐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1]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的医家对其是见仁见智。

1 历代医家最具代表性的见解

(1)唐代王冰从“阴阳互制”理论出发,认为“养即制也”,故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1]。通过互制,达到互养,扶阳消阴,壮水制火,使阴阳平衡协调。春夏阳气亢盛,应多食寒凉之品以制约其阳盛,秋冬因其偏胜,应多食温热之品达制约阴盛的目的。但阴阳总是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种消长变化于阴阳偏盛有着本质的区别。王冰的阐释虽合医理,但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种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养阴阳的观点相去甚远,故后世医家较少附和。

(2)明代马莳认为:“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藏之道者,养阴气也。”[2]强调人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和规律养生,即春夏应顺温、热生长之气养阳,秋冬应顺冷、寒收藏之气养阴。即是从顺应四时阳气生长规律立论出发,告知大家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当养人之阳气,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当养人之阴气。后世医家一般认为,马莳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顺气而养”较符合经旨。

(3)明代张介宾从“阴阳互根”的角度提出了:春夏养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使得秋冬少患阴盛之病;秋冬养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使得春夏少患阳盛之疾。《类经》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阴,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阳,皆所以从其根也。”[3]张介宾还从体质及预防学的角度加以论述:“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患疟泄,以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张介宾提出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于后世有重大影响[4]。

(4)清代张志聪从“阴阳盛衰对比”立论,在《素问集注》说:“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5]根据阴阳盛衰对比,春夏体内存在相对的阳虚,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体内存在相对的阴虚,故当养其内虚之阴。此观点亦有所牵强,后世医家亦较少附和。

2 当代医家的不同看法

吴伟[6]认为春夏季节阳有余而阴不足,而恣食生冷寒凉之品,远热近寒,恣意损伤阳气,而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阴气。秋冬季节阴有余而阳不足,恣食辛辣温热之品,远凉近热,恣意耗伤阴气,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阳气。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论是告诫人们春夏阳盛于外,并非阳气亢盛,而是人体顺应春夏生长之性的正常反应,所以慎勿裁伐而应惜之养之;秋冬之时,阳敛于内,阴盛于外,亦非阴气独盛,而是人体顺应秋冬收藏之性的正常反应,所以不能伤阴而助阳,而应顺应自然,惜其阴气。魏凤琴[7]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与体质学说相结合,认为要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日标,不论在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等各方面,都必须根据各自的不同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并且认为张志聪的认识,更适宜于指导阴阳平和质和偏阴体质的人顺时养生,王冰的认识适宜于指导偏阳体质的人“春夏养阳”。金荣疆[8]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不应理解为“积蓄、积存、助长”,应为“保养、调养”之意,顺应时节调养阴阳,具体方法为“春导阳生,夏泄阳热,秋滋阴长,冬避阴寒”。王红玉[9]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顺应大地四时的变化,调节情志,调整饮食以及作息时间,以养护阳气。谷松[10]认为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春夏只对人身之阳进行调理,秋冬只对人身之阴进行调理,而参合四时气机升降浮沉、素体阴阳盛衰,辨证论治,“以平为期”使“阴平阳秘”。黄大宇[11]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二句为互文修辞,其主要精神应理解为:一年四季中,要根据每个季节的阴阳偏盛偏衰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或保健方法来调节阴阳,使身体保持阴阳平衡。

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己见

3.1 “春夏秋冬”应为“一年四季” 笔者认为,此处的春夏秋冬,并非传统季节的春夏秋冬,而是一个周而复始阳气渐盛渐衰的过程,阴阳之间通过持续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的条文,亦说明冬至之后阳气逐渐旺盛,阴气逐渐消减。故冬至进食温补之品,是顺应阳气生长升发,实则是符合天人相应之理的[12]。冬至之后,阳气逐渐生发,夏至之后,阴气开始旺盛。人体应当根据四时的阴阳变化而调理阴阳。可见冬至之后应当注重固护阳气,夏至之后应当保重阴液。并非说夏至之后就不用养阳、冬至之后就不用养阴。不论是常人还是病患,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不可对经典生搬硬套。

3.2 “养”当为“护”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述的是在平人状态下如何协调阴阳,是为一条养生原则,而并非病已成时,如何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于平人来讲,滥用温阳滋阴药,犹如杀人于无形。“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阴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春夏养阳应注意不要伤及阴液,秋冬养阴注意不要耗损阳气。不论是平人还是病患,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13]。

3.3 因人制宜 按照中医学“因人制宜”的原则,养生不能一言以蔽之。素体阳盛之人,秋冬应预养其阴以防春夏出现内阳联合外阳亢而为害的病理状况,春夏之际也应注意阴液的保养。素体阴盛阳虚之人,春夏预培其阳以防秋冬阳虚更甚;秋冬之时也应注意阳气的保养[14]。在疾病状态下,人体阴阳气机相对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不可再片面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实践,应当辨证论治,合理遣方用药。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

[2]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9-20.

[3]邓月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44-45.

[4]张晓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义探讨.中医杂志,2011,52(2):175-177.

[5]夏清华,曹勇,程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J].中国临床康复,2010,10(23):158-159.

[6]吴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河南中医,2004,24(9):16.

[7]魏凤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的体质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 [C].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10:2.

[8]黄文静,陈莹,李政杰,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J].四川中医,2012,30(4):46-48.

[9]王红玉,李志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46-847.

[10]邹晓明,谷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管窥[J].中医杂志,2008,49(5):474-476.

[11]黄大宇.《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析疑[J].中医研究,2004,17(3):11-12.

[12]冷玉林.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本义及四季养生[J].中医研究,2016,36(2):65-67.

[13]史连和.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的含义解析[J].江苏中医药,2011,43(8):9-10.

[14]白睿鑫.阴虚体质与阳虚体质的四季养生方略[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10:237-240.

猜你喜欢

夏养阳阴液阴气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春夏养阳勿上火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被误解的“春夏养阳”
近30年《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究进展*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青梨
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