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肾论治水肿的临床经验
2018-02-08张建伟
和 菲 张建伟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有过多的液体集聚使组织肿胀。临床表现为头面、颜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而现代医家多认为水肿乃由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脾失运化,脾阳被困,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故发为水肿。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肺主行水,肾主开阖。在临证过程中,导师重以通调气机,宣肺利小便,常辅以丹皮、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从肺肾论证与水肿发病的密切关系,取得较好的疗效。
1 水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肺肾相关,水饮内生导师认为由于机体肺失宣降、肾失开阖,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排泄,从而导致水饮、痰浊、瘀血停聚;气机失调,不仅阻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推动无力,而且阻滞肾阳推动和温煦,引起水液积聚。因而,在祖国医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清·王昂的《医方集解》提出“肺为水上之源,肾为水下之源”,二者协同输布水液代谢。故《素问·水热血穴论》[1]:“其末在肾,其本在肺,皆积水也”。由此表明本病的病机在于水饮阻碍肺肾的通调水道。又如《素问·经脉别论》[1]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结合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认为该病病位在肺肾,主要责之脾、三焦、膀胱等脏;多以水饮为主要病理因素。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临证过程中,重以通调气机,宣肺利小便,从而水饮自去,疗效明显。
湿热为重,兼夹诸症 现代人过食肥甘厚味,嗜食辛辣刺激,水肿日久,水湿停积,受体质因素而从热化。湿从热化则转为湿热,热久则伤阴。导师认为久病入络,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成为瘀血。同时脏腑阳气受损,血失温运而水液滞留。根据临床观察不难发现,水肿发展到最后阶段,往往受体质因素而从热化,转为湿热。肺病致肾虚,子盗母气,肾阳的蒸化和温煦功能受损,推动无力,气不化津,聚湿生痰、血液凝聚;又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金不生水,肾阳之火不能使肺正常的宣发肃降,以致阴邪之水饮由生。结合周仲瑛[2]治疗水肿强调疏风宣肺药的作用,疏风重在解表发汗,但宣肺的同时利水,才能使潴留于体内的水分,从汗、尿排出。在临证中,水肿又多以湿热为重,所以常将本法多与渗湿利水法合用,通过汗、尿并施,表里分消,可以使水肿消退更快。故常用中药:如荆芥、防风、泽泻、茯苓、薏苡仁等祛风发汗药物与利水渗湿药物相配伍,正如曹颖甫在《金匮发微》[3]中提出“有利小便必先行发汗而小便始通者,因为大气不运则里气不疏,肺气不开则肾气不降”的论点。又兼夹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在临证的过程中,治疗该病时以通调气机,宣肺利小便的基础上,分别论之。导师认为水肿、痰饮、痰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病情随体质逐渐发展的,根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和之”的观点,适当加入前胡、紫菀与少量的川贝母粉。针对兼夹瘀血者,常辅以丹皮、赤芍等活血化瘀药。
2 组方用药
临床中根据导师治疗水肿的经验,结合症状体征、分清轻重缓急、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以调理肺肾为根本,从气机调畅入手,祛风通络,活血利水。此方是由荆芥、防风、白芷、地肤子、丹皮、赤芍、白鲜皮、泽泻、茯苓、薏苡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荆芥、防风味辛微温,辛散透达,通上焦,畅水道,使上窍通,下窍利,潴留于体内的水分从汗、尿排出而解,即所谓“提壶揭盖”之意。同时根据“水在肺,导水必自高源出”的理论,用提壶揭盖法治疗水液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正所谓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源”。然而肺对水液的代谢途径有二:一是向外宣散透发,作汗而外出肌肤;一是向下通调水道,为尿而下出膀胱。故有“清肺药,皆利小便”之说。邹燕勤[4]尤其重视治肺,在常用的临床方法中,疏风宣肺利水中常用荆芥、防风。赵邵琴[5]认为,辛味轻浮之风药,实乃“提壶揭盖”之理,“下病上病”之用。临床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杏仁、枇杷叶之属,并少量轻投,取治上焦如羽之意也。赵氏还认为,选用风药,不仅达宣肺利水之效,还可治尿检异常、小便不畅,或浮肿不消。风药之中,赵氏独钟荆芥一味,其味辛苦而温,气芳香而升散,主入肝胃二经,行气兼能活血,功擅轻宣、发表、祛风。泽泻甘淡性寒,入膀胱经,专以利水渗湿,祛除太阳膀胱水湿。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薏苡仁味甘淡且药性偏凉,淡渗利水,利湿兼清热,如《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茯苓、薏苡仁淡渗,以助泽泻利水渗湿,宜淡味之药上助肺气下降,通其小便。白芷入阳明经,引药上行,助荆芥、防风宣肺行水。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阳、阳明经去湿热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丹皮、赤芍苦寒燥湿,凉营透达,泄血中之热,赤芍兼备破水道而利血结的功效。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伍,肺肾同调,水亦自除。
3 医案举验
李某,2016年11月17日就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肿胀,晨起尤甚,未予系统治疗,继则出现面目浮肿,双下肢轻度水肿,遂在当地诊所给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时好时坏,以后一直服用利尿药物来维持。不久症状复又出现,于2016年11月17日就诊,主诉:颜面肿胀,双下肢水肿2月,当时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胸闷,颜面肿胀,双下肢轻度水肿,纳可,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小便黄赤,大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尿检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双下肢静脉未见异常。结合中医四诊合参,予以荆芥10 g,防风10 g,白芷10 g,地肤子10 g,牡丹皮10 g,赤芍15 g,白鲜皮15 g,泽泻10 g,茯苓30 g,薏苡仁30 g,连翘10 g,地丁10 g,葶苈子10 g,茯神30 g,酸枣仁30 g,枳壳12 g,薤白15 g,狗脊15 g,甘草6 g。上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配合血塞通软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2016年11月24日二诊:患者胸闷症状较前好转,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在前方的基础上去葶苈子,薤白,余守方不变,继服7剂。后随诊症状消失。
按:本案患者以颜面肿胀,双下肢水肿为主诉,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湿热证水肿。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实验室检查,考虑患者功能性水肿,故从肺肾两脏入手。以上述基础方随证加减,患者胸闷,考虑为水饮凌心,加用葶苈子、薤白、枳壳宽胸理气;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加用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二诊症状 明显好转,湿热症状不明显,故去葶苈子,薤白,余守方不变,继续服用。后随访症状消失。
4 体会
导师认为该病治疗以调顺气机为出发点,从发汗、利小便入手,通调肺肾,兼活血化瘀利水,疗效明显。综上所述,水肿通过从肺肾论治,宣肺利水,以达到机体气机升降有序、排泄平衡。同时中医药治疗更能体现个体化原则,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缓解和改善其症状和体征。故在临床中,从肺肾出发,湿热为重,把握理清病因病机的准确性,结合实际情况,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本病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从肺肾论治水肿有其充分的理论基础,临床也有其疗效,但治疗时仍不可忽略其他脏腑与水肿生理病理的联系,应注意中医诊治疾病的整体观。
[1]素问[M].顾从德.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6.
[2]周仲瑛.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19.
[3]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金匮分册金匮发微[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郑燕辉.邹燕勤教授肾病治肺经验介绍[J].国医论坛,1998(3):21.
[5]彭建中,杨连柱.赵绍琴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