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综述
2020-03-02朱二苓
朱二苓
【摘 要】“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后世医家对此认识不一,文章总结了不同医家对于“通阳”、“不在温”及“利小便”的理解。
【关键词】通阳;不在温;利小便;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1 出處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认为利尿通阳法为湿(热)病,阳气被困的一大治则。正如陈光淞所言:“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不仅限于湿热郁遏所致者,内伤杂病中因饮停湿聚、痰凝瘀阻所致的阳气不通,亦可应用此治则[1]。
2 湿热病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1 起病缓,传变慢,病势缠绵
湿性重浊粘滞,致病徐缓,与热相合胶着难解,如油入面,如单用温药除其湿,恐有助热之弊;如单用寒凉药清其热,又有碍湿之虑。故湿热为患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易于复发。
2.2 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易弥漫三焦
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湿土之气,同类相召,同气相求,故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致脾胃升降失常。湿性趋下,热性趋上,故湿热病邪易于弥漫三焦。
2.3 阴阳合邪,困遏阳气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伤阳气;热为阳邪,其性蒸腾升散,易耗气伤津。湿热交混,郁而不化,阻遏阳气运行。湿热内蕴,阻遏阳气运行是湿热类温病的主要病机特点[2]。
3 阳气的内涵及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孙广仁[3]分析了《内经》中阳气的涵义: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煦、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胡希恕[4]则认为《内经》上的“阳”指的是津液,指的是精气。
4 对“通阳”的理解
4.1 通阳即是通阳气
宁显明等[5]指出,通阳乃通阳气之谓,若无阳气闭塞则无所谓通阳,湿邪闭阻阳气乃属必然,故通阳为湿温之主要治法。凡能使阳气宣通、湿邪散化皆可谓之通阳,对湿温病有发汗、芳化、渗利等通阳法。冯珂[6]认为,通阳即宣通阳气,用于湿阻气机,阳郁不伸之证,目的在于“通”而不在于“补”,用药较温阳复杂,既要通阳,又不能助热,还要防止过早使用寒凉药物冰伏气机。朱开然等[7]指出,“通阳”当解为畅达阳气,使阳气输布。
4.2 通阳即是通畅气化功能
刘仲书等[8]指出,叶天士论述的“阳”是指人体的气化功能,“通阳”是指通畅人体气化功能,以“通阳”之法来治疗湿热证并不是单纯地用利尿之品来利小便,而是根据湿热邪气在上焦、中焦、下焦的不同部位,使用利尿药配伍宣降肺气、健脾运化、助膀胱化气之品从根本上实现“利小便以通阳”的目的。赵国荣[9]将通阳理解为通阳化气,宣畅气机。王明辉[10]则认为调理气机,就是调节机体的微循环功能。
4.3 通阳即是通津液
鲍艳举等[11]认为,“通阳”可以理解为通阳气,也就是通津液,水要是动起来,气就动起来,自然而然就“通阳”了。可以引申为气与水的关系,气能行水,亦能随水行。对气与水为患的杂病治疗拓宽了思路。
4.4 祛湿即是通阳
吴锡璜:“利阴分之湿寒即所以通阳。”卢红蓉等[12]认为,通阳不在温补而在祛湿,湿热互结,胶着难解。无形之热邪依附于有形之湿邪,湿邪得除,则热不独存。湿热得去则阳气得通,故通阳不在温而在祛湿。
5 对“不在温”的理解
冯珂[6]认为,“不在温”是指不是温补之法,而是温通之意,并非不用温性药。卢红蓉等[12]指出,通阳离不开温药,而温药使用的目的在于通调气机。湿热相合,阻遏阳气,气机不畅,气不化湿,治湿须转输气机,湿邪自除。秦丽等[13]认为温病通阳,目的并不在于运用温药温补阳气(尽管湿温也有苦温化湿者),而在于化气利湿、通利小便。“通阳不在温”不是说不用温药,而是说主药不是温药,在大量利水的药物中配合少量的温药可增强气化以利小便,达到“通阳”的目的。
6 对“利小便”的理解
6.1 利小便即泛指的祛湿方法
万海同[2]认为,“利小便”应是泛指的祛湿方法,而非单指淡渗利尿。病证症结是湿热郁阻三焦气机,而不是内蕴膀胱,对湿热病证治以祛湿清热,根据湿与热之偏盛程度和湿热所在部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朱开然等[7]指出,“利小便”不应单为淡渗利尿法,当延伸为祛湿如利湿、燥湿、祛风胜湿等。
6.2 利小便为治疗目的
冯珂[6]指出,利小便应理解为“使小便通利”,非甘淡利湿,而是治疗目的。利小便需宣畅气机,恢复气化,强化脏腑。
总之,对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后世医家认识不一,叶氏之说只是启示后人需举一反三,我们在临证中当灵活理解。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为涉及到多个脏腑的复杂的生理过程。《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结合湿热病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在湿热病(尤其是湿重于热者)的治疗过程中,须化气利湿,使阳气通畅。同时为兼夹湿邪为患、气与水为患的杂病治疗拓宽了思路[11][14]。
参考文献
宋竹梅,陈玉书.略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5,7(2):62.
万海同.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国医论坛,1994,(2):38.
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142.
胡希恕讲述.《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宁显明,朱洪民,樊粤光.试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3):10.
冯珂.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741.
朱开然,余德惠,雷根平.辨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四川中医,2017,35(4):30-31.
刘仲书,付丽媛,苏垠旭等.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6,57(11):982.
赵国荣.从黄芩滑石汤功效剖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及联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4):63.
王明辉.“气”实质的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80(2):91.
鲍艳举,孙婷婷,吕文良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临证体悟[J].新中医,2011,43(4):153.
卢红蓉,戴锦成,王苹.浅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317.
秦丽,陈国权.“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管见[J].中医药通报,2012,11(5):21-22.
赵继红,王海申.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谈湿困阳郁发热的证治[J].陕西中医,2008,29(11):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