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多样、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策略初探

2018-01-29侯升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效率课堂教学

侯升礼

【摘 要】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由于教育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坚持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兴趣普遍不高,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低效率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不得要领,挫败感极强,偏科、恐惧数学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为了扭转这种数学教学面临的窘境,本文通过传统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帮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09-01

一、初中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衔接作用。数学中相关基础的数学思想诸如数形结合、归纳总结,数学工具如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重要内容都是在初中阶段进行教授的。这些内容在小学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概括、优化,并为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初中教学在课程安排上主要分为两部分:以知识点讲解为主要内容的概念课与以巩固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教师通过教学大纲的安排,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的讲授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从小学数学中单纯对“数”的理解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升华,掌握一定的普遍的规律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而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初中阶段数学学科要求的各项学习内容与能力。

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根据上一节所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方法不当、思路逻辑不清等原因经常会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感到困难。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下列问题:

授课模式单一: 授课模式单一是对于学生理解知识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上的安排,机械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地讲解,没有具体考虑到学生的反馈情况。这种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的教育模式对于学习和理解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在一种几乎于迷茫的状态下,教师授课效果必然不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授课形式固定: 教师在传统数学课堂上并没有做好积极地安排互动活动。传统的点名回答问题的模式虽然能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强化加深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点对点的互动模式对于全班学习效果的提升意义并不明显。数学课堂缺乏互动活动学生难免会发生注意力的偏移,导致不能专注地听讲,没有收获到知识,感觉到困难如此周而复始的运行下去可见数学课堂必然不能收获一个良好的效果。

习题课的时间没有有效利用: 习题课中教师由于不能系统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对习题进行讲解时往往不能依据一个整体性的思想来进行。经常出现通过学生反馈来进行具体题目的讲解。这种方式一方面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忽视整体化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反馈信息的处理上也不能做到高效应对,常常是在对学生错题、难题讲解之后对于学生重新学习的结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收集。另外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多数习题的讲法都是通过一个正确的思路进行复原工作,对于学生错误思路产生的原因没有做出具体的分析。

三、多种方式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应用策略

由于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在具体应对策略上教师须首先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对于当前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学习条件的认识,教师围绕学生的多种特制合理开张教学活动和内容的安排。

形式上: 在授课形式上,教师需要彻底在教学形式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在概念课上,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一定规律再讲理论具体解释向学生进行介绍如:在二次函数性质的讲解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多种情况的二次函数式进行函數图像的绘制,通过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各项正负性总结出一个大体的图像规律,并最后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

习题课上教师需要改变授课思路,通过对于学生的错题进行相应的汇总,根据错题类型,教师首先需要分析出学生出错的原因,然后根据相关知识点进行前期的强化。这种授课方式首先在时间上可以大大节约,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对自身错误进行针对性的应对,其次教师在讲授习题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一个有效的了解。

内容上: 授课内容是授课过程中的主体,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授课的内容需要对于教材进行相对的拓展,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如在讲解数轴的讲解过程中,通过数轴的这种形象的工具学生可以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于正负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数轴来让学生就日常生活常见的数值概念进行比较;又如在概率的学习中,由于概率在生活中应用极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事件的概率计算。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概率的概念和意义。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一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法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优化。做到真正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兴趣,最大限度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J]. 张娜. 科技信息. 2009(18).

[2]让数学教学绽放创新之花——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广克贤. 学周刊. 2013(1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效率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