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当前体育课堂中的“课课练”环节的合理性

2018-01-29吕存款

运动 2018年9期
关键词:补偿性延伸性课课

吕存款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多年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中有一个“课课练”环节,纵观全世界这似乎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大创新和特色,这一特色是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形成的(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应该说在抑制学生体质下降方面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也受到大部分体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有行政领导的推崇。那么,目前的“课课练”存在的目的和形式有哪些?它们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本文主要从以上3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课课练”,更好地实施“课课练”。

1 “课课练”的目的与形式

“课课练”常见的目的和形式主要有以下2种。

1.1 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

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主要是指在主教材教学后结合主教材以提高或运用运动技能为目的,以比赛或游戏为练习形式的课堂练习环节。例如,主教材篮球传教接球学习后,设计安排了一个类似“遛猴”游戏,把传接球设计为游戏、比赛的形式,以运用提高传接球技能为目的的练习,让学生明确如何用,并检验课的学习效果。当然也有锻炼身体素质的功能或目的,但主要目的和形式是为了提高或运用主教材中所学的运动技能。

1.2 体能补偿性“课课练”

体能补偿性“课课练”,主要是指由于主教材教学部分运动负荷不足,而在主教材教学后专门安排了一个以发展体能为目的的体能练习环节。在“补偿性课课练”中又有2种形式:(1)由主教材性质或课型特点所决定的课运动负荷偏小,需要安排一项锻炼价值好,运动负荷大的身体素质练习,如前滚翻新授课教学。由于技巧类教材本身特点和新授课型特点决定了课的运动负荷不足,因而为了达成体育课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功能而设计的纯粹以体能发展为目的的练习;(2)上下肢均衡发展的补偿,如主教材教学部分主要锻炼了学生的上肢(投掷类教学课),为了学生的上下肢均衡发展,而在主教材教学后安排了下肢性体能练习(跑、跳等)。不管是哪种目的和形式我们都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以发展体能为目的的,从一线教师的操作行为来看,这部分的体能练习大多与主教材教学无关。

2 当前“课课练”形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课程而存在,必须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形态,那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了体育课程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本文结合以上2方面的认识对“课课练”的2种形式进行研究。

2.1 对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的分析

首先假设其主教材部分教学行为是符合课程教学基本形态的,同时也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否则无从谈起其“课课练”环节的合理性。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是以提高、运用主教材教学中技能为目的而展开的,其形式是比赛或游戏,与主教材的技能教学息息相关,是主教材中技能教学的延伸,从而可以看出其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形态——体育运动技术(文化)的传承这一性质,同时也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以知识、技能、方法为本教学内容这一要求。因此,可以得出以主教材延伸性存在的“课课练”是合理的,其不但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形态和课标的内容要求,同时其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主教材教学之后帮助学生检验、提高所学技能,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和高潮部分, 应大力提倡这种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

2.2 对体能补偿性“课课练”的分析

作为体能补偿性“课课练”,其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冲着体能的发展而实施的,在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健康方面根据实践经验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这一大背景下,体能补偿性“课课练”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它也的确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形态,没有文化(知识、经验)的传承,与主教材教学关联性不大。例如,平常教学中常出现在主教材“足球—传接球”教学后,安排了一项“俯卧撑”练习作为“课课练”,这里的“俯卧撑”与主教材“足球—传接球”有何关系?又有什么文化传承?可能有人说俯卧撑不要技术吗?但你是以传承俯卧撑技术为目的吗,你选择的俯卧撑学生不会吗,不会还能达到你想要的运动负荷吗?如果认为这也是文化传承,笔者觉得实在是有些牵强,突然出现一个与主教材毫无关系的练习,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有人说“课课练”像块“布”,哪里需要了就往哪里补,的确有种突兀的感觉。之所以称之为“体能补偿性课课练”,本身就说明了课堂设计或教学行为有问题,出现了“错误”才需要补偿,而由于教学设计中的错误,再选择了一个不符合课堂教学基本形态(无文化传授)的另一个错误(补偿性课课练)行为作为补偿,本身就是不适宜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对体能补偿性存在的“课课练”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不合理。

3 对体能补偿性“课课练”合理性实施的建议

3.1 精心设计,实施主教材教学,避免体能补偿性“课课练”出现

之所以进行补偿,本身就说明了主教材实施设计的有问题,运动技能的学习本身就需要身体的练习,在传承运动技术中发展体能,促进健康,而不是将技能与体能分开来教学,二者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在主教材教学中通过调整组织形式、增设练习器材、根据学情区别对待展开教学、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练兴趣等实施行为,让学生多通过身体感知来掌握技能同时又发展了体能的教学,还会需要进行体能补偿的“课课练”吗?

3.2 变补偿性“课课练”为拓展性“课课练”

体能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健康,同时也促进了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在技能学习之外还需要针对该项技能所需要的体能进行专门性练习,这项练习时段放在哪里呢?应该主要放在课堂学习之外,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教师应明确这一单元技能教学需要哪些体能发展可以有助于这一技能的学习、提高和运用,有计划地把这些体能锻炼的方法合理地分配在各课时中进行传授和练习。笔者把这种以传授发展体能方法为目的“课课练”称为拓展性“课课练”。例如,“肩肘倒立”这一教材,笔者分析其需要的体能有腰腹肌力量、下肢柔韧性和手臂力量及力量耐力等,这些素质有助于该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主教材教学后安排一个以传授发展腰腹肌力量练习方法的教学、练习环节(仰卧起坐方法、仰卧举腿方法、背起方法等),每种方法要求学生练习体验,既与主教材技能教学息息相关,也符合新课标中的以方法为基本内容的要求,同时又发展了学生体能。因此,笔者认为像这种拓展性“课课练”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4 结 语

综上可知,目前的主教材延伸性“课课练”需要提倡和大力发展,而对体能补偿性“课课练”我们需要通过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而避免进行体能补偿,同时也需要变体能补偿性“课课练”为拓展性“课课练”,让体育课程更加科学。

猜你喜欢

补偿性延伸性课课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影响消费者补偿性消费的因素研究
体育常态课中“课课练”的思考和探析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探究
我国构建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可行性探析
以音乐教育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体育“课课练”的实践与思考
挪威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探析——以挪威国家图书馆Bokhylla计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