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建共享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8-01-27马琼赵冬艳
马琼+赵冬艳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构建共建共享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探索。
关键词:共建共享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如何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急需探索的问题。我院在构建共建共享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统筹规划,科学构建
学校应按照“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构建共建共享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实现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广泛应用,达到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我院依据高职教育发展最新理念,按照最新的技术标准,对护理专业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教学资源整理的标准,对教学资源库网页界面、资源格式、资源形式、大小限制、清晰程度、檢索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细致要求。
内外护教学资源库分为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模块建设。其中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介绍教学团队师资情况,以及教师在内外护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分工;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与大纲、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学内容的展示、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模块;模块建设主要为模块学习内容、课件、教案、学案、习题、考核标准、微课、教学视频、网络教学资料、师生互动等内容。
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可分为基础资源、个性资源、拓展资源。基础资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目录、教学目标、教案、学案、作业等教学活动必需的教学资源;个性资源是教师根据教学特点、特长,形成极具特色的个性资源,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微课、教学录像等;拓展资源是对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针对与课程相关的某个知识点而提供的扩展性资源,便于浏览者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
二、多渠道协同,共建共享
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校校合作、院院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充分发挥我院驻点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开发特色课程、特色资源、临床资源;采取联合开发与购置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丰富、优化教学资源,呈现多元化、立体、与行业接轨的教材及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积极遵循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政策要求,及时转型升级。
三、强化技术支撑,实现和支持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动态性
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在教学平台上,以加强对教师、学生等人群使用需求的研究,强化技术支撑。教学平台承载占用空间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资源;教学资源库界面清爽。技术支持电脑终端、手机App移动终端与内外护教学资源库接入,确保了教学资源库的实用性、先进性、互动性。
四、加强师资培训
探索和实践由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青年教师对计算机运用、教学资源整合的优势。通过各种培训加强教师对教学资源库相关知识、技术和管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微课比赛、信息化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使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应及时增加护理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的网络链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及专业视野;制订教学资源库相关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激励教师更新资源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资源库内容充实,与时俱进。
五、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库助力教学改革,以内外护教学资源库为载体,采用PBL教学、情境式、剧本式等教学方法,更新教师职教理念,改变课堂模式、教学活动形态、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方式,化抽象为形象,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借助内外护教学资源库,形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综合型教育教学新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六、建立长效机制
创新内外护教学资源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荐优秀教学资源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对内外护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资源进行改进与完善,形成动态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即建设—评价—反馈—建设的过程。
七、建立健全制度
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与维护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和维护制度,对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嘉奖;要严格执行教学资源库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教学资源库的生命力,促进教学资源库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旺庆玲,戴鸿英,蔡妤珂,等.全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机制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
[2]张志文,任小中,任远.基于精品课程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