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理念下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应用人才培养
2018-01-27林艳林丽美夏伯侯张智敏
林艳+林丽美+夏伯侯+张智敏
摘 要:本文对产教融合理念下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应用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究,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内外实训,为社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
产教融合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使其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教学方法。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来说,要适应生物产业的迅速发展,满足科学发展的需求,并适应生物产业的人才需求。因此,要提升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优化激励保障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生物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生物产业良性发展。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提高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
引进“产业教授”“双创人才”作为兼职教授,将企业搬进课堂,将课堂开在企业。依托生物制药企业,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化培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前往企业交流学习,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素材,弥补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教师分为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科研、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方面的指导,企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和生产实习期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较广。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专业需开设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一系列相关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题讲座、文献导读、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增加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可以开设实习参观课程,带领学生到本地的生物制药、生物酶、生物发酵产品等公司了解基本生产方法,使学生熟悉产品基本流程、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并要求学生围绕企业的生产工艺完成实习报告。
三、强化校内实训
中医药院校可以利用本校模拟药厂的分离和纯化设备、生物制药设备、干燥设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发酵系统、蛋白纯化系统、基因工程系统等组建生物工程实训中心。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技术的规范和创新,将现代化新型仪器设备加入实验项目中,将特色科研项目充实到实验课中。这样既能完成实验课程要求的实践任务,又增强了创新性和工程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校内实训提高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教师科研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充分利用生物工程企业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外实训。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发挥其在信息技术开发、科研设备、实训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考研方向和就业意向选择不同的实习基地,并满足部分学生轮换实践的要求。
五、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高校为学生提供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和基础实验的场所,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技术学习平台。面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校企双方应该共同出谋划策,商讨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教学管理中,校企双方应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兼顾双方的利益,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高校应制订严格的考核方案,严格把关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将教学效果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挂钩;企业则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设定具体的考评机制,将考评与工资、晋升挂钩。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以校企双赢为原则,学校能够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能得到更多的优秀生物工程专业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通信作者:张智敏)
参考文献:
[1]王朝宇,赵玉萍,贾建波.产教融合视野下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地方工科院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9).
[2]付永前,朱华跃,尹龙飞,等.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1).
[3]兰时乐,王征,周晓明,等.校企合作生物工程专业工理复合型技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11).
基金项目:湘产大宗药材品质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60207);湖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1633)。
作者简介:林艳(1982— ),女,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张智敏(1968— ),女,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