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期刊的坚守与转型

2018-01-26王莉

新闻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坚守新媒体创新

王莉

【摘 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教育期刊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新媒体时代,教育期刊如果在坚守生存之本的同时,能主动求变、整合人才队伍、转变办刊理念,必定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期刊;坚守;创新

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市场一再被蚕食。尤其是近几年来,业界不时传出某家纸媒关门的消息。而2017年底,纸媒行业又有近十份报纸宣布停刊或者即将停刊,加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内部的大整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期刊界也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虽然教育期刊的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但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

一、教育期刊面临的危机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各地教育期刊社经历了一段迅猛发展期。如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原安徽教育报刊社)旗下的几家期刊,在这一阶段期发行总量最高达到300多万份。虽然前些年大部分教育期刊社发行量巨大,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教育期刊社习惯依靠行政手段发行,没有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导致大多数的教育期刊面临一个尴尬局面:发行数量高于一般期刊,但市场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近些年来,我国全面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并在经济领域严惩商业行贿。在此大环境下,部分教育期刊出现了“收费断源、渠道断流”的严峻局面,几十年来形成的发行机制面临洗牌。期刊发行外部条件的改变,再加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使得教育期刊面临巨大挑战。

据统计,2016年我国文化、教育类期刊1383种,平均期印数2679万册,总印数61745万册,总印张3198073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13.71%,总印数22.90%,总印张21.05%。与上一年相比,平均期印数下降5.33%,总印数下降4.68%,总印张下降9.32%。

笔者认为,在技术大变革时代,新媒体给教育期刊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峻的考验,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未来。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期刊要想屹立潮头,必须在坚守教育期刊生存之本的同时,寻求全新的突破。

二、坚守教育期刊的生存之本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能变

对于教育期刊来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就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工作典型、教育先进人物、教育工作经验,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教育新闻宣传的主动权,把握教育舆论的引导权和话语权,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二)肩负的办刊责任不能少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教育期刊的发行量有了明显的下滑。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教育期刊人都要清醒地意识到,由于教育期刊的特殊性,其肩负的办刊责任不能因竞争的加剧、发行量的下滑、经济效益的降低而减少。相反,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泛滥的社会,传统教育期刊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广大教育行政工作者、教师、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三)长期形成的读者群体不能丢

教育期刊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读者群庞大。据统计,2005年我国有9种教育期刊发行量超过百万册,而当年全国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期刊仅有21种。相对其他种类的期刊来说,教育期刊专业性比较强,读者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读者群比较固定。很多教育期刊创刊已有数十年,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读者。读者是期刊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期刊要为读者做好读刊、用刊的服务工作,维护与读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四)自身优势不能丢

第一,绝大多数的教育期刊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采编队伍,有较为成熟的采编体系在支撑内容创作,由于这支队伍的专业性,教育期刊对教育领域内事件的深度剖析和解读能力超过其他媒体。第二,教育期刊多年来形成的严谨办刊态度和高口碑的品牌积淀,都会在以后的竞争和转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教育期刊有充足的预算、机会和平台,能实现很多自媒体难以完成的任务。

三、新媒体时代,教育期刊应积极转型

教育期刊虽然有以上所述的種种优势,但在新媒体时代,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危机所在。因此,教育期刊在保持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在以下方面逐渐转型。

(一)教育期刊要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保证期刊可持续发展

首先,教育期刊要建立自己的官网,使期刊网络化。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是出版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教育期刊建立自己的官网是数字出版的前提和基础。据笔者了解,目前,各省市的教育报刊社(教育宣传中心)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新闻网,如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教育在线、河南教育报刊社旗下报刊官方网站、安徽教育宣传网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教育期刊社可以通过官网宣传自己的期刊,官网上有详细的杂志介绍、栏目说明、征稿启事、用稿要求等,方便作者查询了解期刊和读者订阅;另一方面,教育期刊的官网刊登一些过期期刊文章,并且提供网络订阅和免费下载服务,为更多的读者用户提供便利。

其次,教育期刊应开通微信公众号。教育期刊开通公众号后,定期定时发送公众号内容,利用微信的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补齐期刊的短板,以丰富多彩、活泼多样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编者可以收到用户的及时反馈,通过对文章的点击量准确分析得出读者的喜好,这比传统的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更省力省钱。教育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也要注意定位准确、合理安排原创文章与文摘的比例,坚持内容为王,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当前,绝大部分的教育期刊微信公众号,比如《人民教育》开通了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上海教育》开通了杂志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江苏教育》开通了公众号“江苏教育”,《教师博览》开通公众号“教师博览”等等。endprint

再次,教育期刊可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信息交流。QQ、微信等交流平台具有信息反馈及时、发送成本低、私密性强等优点,不仅有助于编辑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增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期刊选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如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初中生必读》《小学生导读》都建立了QQ群,方便了编者、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自身影响力。

最后,教育期刊应联合一些数字出版网站,比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将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拓宽发行渠道,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期刊影响力。

(二)教育期刊要打造既了解传统媒体又精通新媒体的团队

教育期刊应打造既了解传统的教育期刊,又熟悉新媒体运作的团队。他们能从内容、技术、营销等层面来推进媒体融合,发挥期刊的品牌效应。

一方面,对现有的人才队伍,教育期刊社要“挖潜”“盘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两种形式,送现有人员出去培训或者将新媒体方面的专家请进来对人员进行培训,在传播技术、传播观念上推动现有队伍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教育期刊社要打破用人机制,大力吸纳新型人才,大胆任用年轻人。当前,迅猛发展的PC端和移动端决定了当前期刊界的人才定义已和十年前有所不同。教育期刊社要下决心,舍得花重金吸纳技术、营销等行业人才。

此外,教育期刊社还要建立长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方法,实行“层层考核”“职级分离”“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人事制度,激发团队的活力。只有这样,原有的队伍和年轻的队伍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教育期刊要转变传统办刊理念,增强服务用户的意识

教育期刊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布解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同时,也要面向市场、适应读者、服务读者。长期以来,教育期刊把自己的功能定义为文化输出,而非信息服务,给人以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说教的刻板印象。今后的实践中,教育期刊应该从教育读者转向服务读者,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同。比如,可以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上,引導话题互动,开展征文活动,听取读者、作者心声和建议,改进自己的工作;还可以举办“读刊用刊”征文比赛等,增加刊物影响力。

总之,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期刊人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积极主动地融合新媒体,共同进步,才能不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路艳艳.新媒体环境下期刊的创新之道[J].传媒,2011(03).

[3]崔学军.新媒体背景下行业报运营机制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7(05).

(作者单位: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

责编: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坚守新媒体创新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