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H5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探析

2018-01-25张星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受众新媒体

张星

摘 要 在互联网的信息大潮中,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受众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单一的、文字和图片结合的媒介形式,转而需要多媒体融合、反馈及时、有互动感的信息呈现形式。基于此背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HTML5信息呈现形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相比,H5新闻在报道形式上比较新颖、互动性强、效率高。内容上原创性强,展现方式灵活,即使是暂無采访权的网络媒体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整理出原创作品。文章主要论述传播学视域下H5在新闻传播方向的运用与影响。

关键词 微信H5;新媒体;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0-0158-02

互联网的崛起,给报纸、电视以及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报纸、杂志受众则明显下降。所以很多传统媒体开始大力发展新媒体。新媒体时代,要求媒介深度融合。而H5可谓应运而生,H5全称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简单来讲,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种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H5在信息传播领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闻报道领域,同样发挥着它独特的优势。

1 打破传者本位,增加传受双方互动

1)H5打破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受众交互性增强。传统的新闻报道渠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都是一种线性传播的模式。受众对于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数是被动接受。即使会有一些反馈渠道,也存在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量少的弊病。一方面,传统媒体的信息传达内容生产滞后、内容量大、投放范围广。很难将信息快速、精准地推送给用户。另一方面,由于由新闻生产到传播具有的滞后性,用户的反馈就变得可有可无。而在以H5技术为背景的新型新闻生产中,依托互联网,用户收到的信息也是经过大数据算法程序计算过,符合用户信息需求。即所谓的精准推送。受众对这样的信息的反馈也是具有一定的理性因素的。很大程度上,用户反馈也是一种对新闻信息的补充。

2)“使用与满足”二次分享实现受传角色转换。H5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满足了受众的社交需求。同时,由于受众分享信息,受众就实现了从受者向传者的身份转换。通过依靠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可以收到很客观的阅读量。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分享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要。给予了用户分享的自主性。同时也达到了信息分享的目的。形成了一种优势内容多分享,劣势内容无分享的竞争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受众,特别是直接受众成为了竞争的核心。如何生产好的内容,满足更多的受众,成为吸引关注的关键。

3)浸入式场景打造近乎真实的拟态环境。H5技术可以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整合在一起。一些新闻可以通过H5技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体现出来。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形式,这种新闻呈现方式使得受众对新闻的参与度更强。以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两会邀你进入群聊》H5作品为例,该H5模拟日常微信群聊和朋友圈的环境。将两会热点和人民的关切点生动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硬新闻单纯说教的模式。开头还需要了受众输入“0305”的加入群聊密码。该密码正是两会召开的日期。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模拟了受众使用微信群聊的拟态环境,由于制作精良,使受众沉浸其中,在拟态环境中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现实环境的信息。

之所以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H5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的信息呈现方式。第二,H5新闻为受众的接受水平降低了门槛。第三,H5新闻所模拟的拟态环境对受众而言,形式是熟悉的,信息是欲之而未知的。就H5新闻的选题而言,由于制作周期较长,要优先选择那些不是很重时效性的新闻。其选题会偏重一些政策性文件的解读或者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这样的事件由于文化背景和受众理解能力的原因,是需要新闻媒介来进行重新解读,并发布给受众的。

2 多媒介融合构建信息新载体

H5新闻是多感官的延伸,是中央厨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网络技术生产、多媒体终端展示。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来讨论H5新闻的话,H5新闻是多感官的延伸,而且是没有延迟的延伸。

以微信为例,据中国传媒大学杨林的观点:目前微信媒体H5新闻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幻灯片式展示、交互式动画和功能性页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H5新闻呈现形式需要动用受众的触觉来获取新闻信息。这也就是说,受众可以自己通过引导获得信息。增加了受众对于信息选择的自主性,是对受众主动权的解放。同时,也打破了过去新闻信息线性传播的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的传播。不过,H5作品因为制作比较精美,对网络速度的需求也比较大,加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量。如果网络状况比较差,非常影响用户体验。所以,掌握好网络和作品内存之间的平衡,也是H5的制作者需要考虑的。

3 议程设置引领热点话题舆情导向

1)多元素融合使得议程设置更加灵活。H5的展示需要以文字、视频、音频、图片、交互式动画等多种信息元素相结合。每一种元素的使用对于新闻生产者的议程设置都有不同的功能,文字、音频、视频、图片都是受众被动地被传播者议程设置,交互式动画虽然给与了受众部分的自主权,但本质上还是会被传播者议程设置。相比与传统的新闻报道,H5的新闻报道议程设置手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受众沉浸式阅读,更容易被传播者的信息引导。

2)动态化展示还原新闻进展。H5信息展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全方位展示。各种元素交互性设计展示克服了传统信息展示单一,枯燥的缺点。使得新闻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在如今社会,受众追求快节奏,碎片化阅读的大趋势中。H5新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受众主动获取“被设置”的信息,强化宣传效果。H5新闻报道和传统新闻报道都是传者的议程设置。借助新闻报道传达特定的思想。但是H5新闻报道和传统新闻报道的不同在于,受众对H5新闻报道的接受更为主动,接受程度更高。在网络长尾效应的背景下,网络拥有海量的信息。在江西网制作的《十九大报道学习词典》中,就将十九大报告中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将严肃的“硬新闻”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易于受众接受,同时强化了信息的宣传效果。

4 满足受众互联网媒体阅读的需求

1)竖屏展示提升手机端观感。如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H5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终端媒体。所以,H5新闻设计者都会考虑手机受众的观看习惯,选择竖屏呈现的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这是一个H5内容生产的趋势。以腾讯事实派的在2016年的一篇名为《你想批审两会提案吗》为例,除去前后的封面,该H5新闻提供了9个当时热门提案。最后还提供了分享到朋友圈的选项。另一个中国军视网的一篇名为《坐着复兴号,奔向十九大》的H5作品中除去开场动画,也只有9个信息界面。观察一些比较成功的H5新闻,大都在7-11个界面之间。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即竖屏阅读,并且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阀值,是吸引手机用户的关键。

2)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互联网信息具有海量性,信息过载导致受众对信息的消化能力降低,对信息的选择的门槛增高,加之受众在互联网上的时间都呈碎片化,导致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飞快。所以,依托新技术的H5新闻自然会切合互联网的特点,基于用户的碎片化阅读,打造新型的互联网快餐产品。

3)交互性强满足受众的网络交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社交天分被充分解放,人们不仅阅读信息,还要通过分享信息和观点达到社交的目的。H5新闻不仅可以做到实时分享,还可以做到和他人互动,满足受众的社交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H5新闻一定会由于自身的优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当然,H5新闻也有其自身的劣势,生产成本大,生产周期长,对技术要求高,不适合所有的新闻种类,时效性差等都成为H5新闻发展的桎梏。同时,H5新闻的生产对编辑队伍也是一个考验,编辑队伍不光要写得了文稿,也要懂得了技术。既要能策划传统的新闻报道,也要增强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再创造能力。不仅要懂得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应该有着多学科交叉的知识面。同时要注重保护受众的权益,特别是受众的隐私权,不要用受众出卖隐私权的方式来换取H5产品的使用权。H5新闻报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杨林.HTML5:移动端新闻媒体的新选择[J].传媒e时代,2015(5):151-153.

[2]马玉娴.HTML5技术在融媒体新闻中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6):281-282.

[3]劉春华.基于HTML5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趋势[J].2013(9):64-68.

[4]黄恒.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HTML5新闻编辑特点分析[J].传媒论坛,2017(23):79-80.

作者简介:张 星,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猜你喜欢

受众新媒体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