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广东科普人才培养与建设研究

2018-01-25肖晓哲

科教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肖晓哲

摘 要 科普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创新自主能力、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培育创新人才促进国家经济转型的基础工程。做好科普人才培养和建设是关键性工作,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协同创新视觉下对广东省科普人才培养与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多元主体共同协助补充的科普人才培养与建设的新措施。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广东科普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2.01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Popular

Science Talents Based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XIAO Xiaozh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Science work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enhanc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is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and promoting the basic project of nat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Do scienc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work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vision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in Guangdong provinc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easures put forward to cultivate pluralistic science personnel to supplement.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uangdo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 training

顧名思义,科普是科学普及,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人员成为科普人员,他们主要从事着利用各种传媒向大众介绍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传播和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对国家的科普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加强科普人才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科普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国科协在2010年7月发布的《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中就指出“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一定规模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协同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子系统在物质和信息作用下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规律。而协同创新是运用协同理论,组织、社会及企业等各自创新主体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他方式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协作交流的一种模式。为提高我国产业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和前沿研究水平, 2012年5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2011计划”,着力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分别是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下广东科普人才的培养建设研究。

1广东科普人才的培养建设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系列加强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推动各地完善了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科技部在2014年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201.23万人,比2009年增幅41%。广东科普人才培养和建设工作也不断地加强,《2017年广东省科协科普工作要点》指出:“要高度重视基层科普组织、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发展。组建广东省科普创新发展联盟,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科普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学校、企事业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专兼职科普人才的培训,大力培育优秀科普传播团队,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的组织策划水平。”总体来讲,广东科普人才专业学科分布广泛,队伍基础较好,但仍然存在着科普人才严重短缺、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距离、社会认同感不高等问题。

2广东科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高新产业的发展,亟需一批高素质的具备科学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制造工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的科普工作也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受到体制的制约等问题,广东科普人才存在着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激励机制、缺乏流动性和竞争力、专业的科普人才较少等问题,这些都和广东的经济地位及发展战略规划不相匹配。endprint

2.1 广东科普人才队伍流动性不足,缺乏竞争力

广东的科普人才建设受到现有体制的制约,人员的流动性较少,科普岗位缺乏对体制外人才的吸引力和引入制度,使得部分人员的竞争意识淡薄,对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关注学习积极性不足,不能很好地自觉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使得科普人员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产生脱节,影响了科技普及工作的开展。

2.2 科普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持续动力不足,缺乏科普后备军

广东科普人才缺乏后备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根据数据统计,在广东科普行业中,仅有20%左右的科普人员为四十岁以下,专业的科普人员基本年龄偏大,由此可見科普人才队伍的老龄化较为严重,因此科普人才工作的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后备军补充都成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2.3 科普人才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技能培训不完善

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普的技术手段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也发生了变化,科普人员除了要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人民群众最乐于接受的,效果最好的科普技术方法。因此科普人员的培训、轮训工作必不可少,广东虽为一线科普人员制定了培训计划,但往往是政策理论学习的居多,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培训较少,导致广东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受限。

3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广东科普人才培养和建设

3.1 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人才管理的理念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科普人才进行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合作的模式。为使这种模式的顺利运行首先要保障科普人才能够进行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要吸引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进入科普队伍,首先要创新人才管理的理念,提高科普人员的社会认可度,支持行业人才的成果互认,设置科普专业的技术职称,稳定科普工作者队伍,建立长效机制的科普人才引进管理制度,大力引进科普急缺人才,建立科普人才创新团队,形成高级人才聚集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的科普工作。

3.2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科普人才培养育的政策体制

根据《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要达到400万人。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要达到300万人,占科普人才总数的75%以上,根据《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继续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工作,实施校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科学院所培养人才的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设立科普专业和学科,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科普专门人才,提高科普人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其将来从科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科普人才与团队培育的政策体制

党的十八大要求科普工作者要创新科普的手段和方法,以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科普工作,使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的创新力。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科普的知识和传播媒体也不断地变化,根据广东科协提供的调查表示,近年科普新媒体发展迅速,正逐渐取代电视、杂志等传统的传播媒体,因此要做好科普工作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对科普人员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更新,广东高校和科研资源的区域相对集中,可以加强资源的科技协同,联合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新媒体传播企业共建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对科普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轮训,不断提高科普人员的工作能力。

4 总结

科普工作对提高国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科技创新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广东的科普行业起步较晚,创新性不足,和广东的经济强省的地位不匹配。但广东也有着教育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因此可以将科普人才的培养政策创新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进行有效的对接,使科普人才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切实地开展好区域科普服务工作。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广东科普人才培养与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6GDSXK009)

参考文献

[1] 彭任重.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人才与团队培育政策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5(4).

[2] 宋晓阳.广东科学中心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暨南大学,2014(5).

[3] 刘永建,张景富,常瑛,胡庆.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5).

[4] 郭晓立,洪诗鸿,沈滢.吉林省产学研合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 邱红.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创新研究[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