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合作培养卓越园林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25刘卫国庹清吴曼颖孙青

科教导刊 2017年34期

刘卫国 庹清 吴曼颖 孙青

摘 要 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探索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导向,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探讨主动服务地方战略需求,以校地合作培养为主要手段,创新卓越园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四得”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詞 提质升级 校地合作 卓越人才 服务地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2.01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ultivating Excellent Garden Talents in

Campus-Local Areas Cooperation

——Taking Jishou University 's "Excellen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as an Example

LIU Weiguo, TUO Qing, WU Manying, SUN Q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In countr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background, explore the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o serve the local demand, mod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xcellence is an important topic. Taking Jis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ctive local strategic cooperation needs to culture as the main means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fostering excellent garden complex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four" to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ywords upgrading; school-local area cooperation; excellent talents; service local area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加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吉首大学立足大湘西,辐射大边区,积极对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湖南省“富民强省”战略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学校大力实施卓越农林(园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以培养适应地方需要和行业标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9号)和《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要求,以校地合作为主要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解决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创新创业的个性发展等问题,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

1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创新创业的个性发展”三大问题。[1]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地方、行业人才需求结构性变化,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卓越计划”就是高等教育在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对创新人的必然要求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2]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家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学校提出了转型发展战略,重点以学院为主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在解决办学中的“三大问题”。

同时,实践教学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课程实训等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具综合性强、实战性高、应用性广等特点。[3]由于主观与客观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毕业设计多流于形式,时常“纸上谈兵”。近年来,高校毕业论文质量存在普遍下降的趋势,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也出现拷贝现象,最终将影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4]

2 基于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1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构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美丽生态家园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采取校地合作,对接行业标准,融合协同育人。一是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行业、基地专家和用人单位代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动征询企业、农林院所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审核都请林科院、园林公司等单位参与,吸收了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二是分层次、分阶段、按模块构建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体系,从学科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素养、职业操守等环节分层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美丽生态家园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学院近年来与张家界林业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南省林科院、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建科园林、张家界第一建筑设计院、南方测绘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一起探索校企政协同融合式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新体系。endprint

2.2 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资源优势,改革教学内容

围绕武陵山区域发展战略和张家界市旅游“提质升级”战略,培养地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武陵山片区建设有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個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世界自然遗产。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生态农林等体系的建设是武陵山片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是武陵山片区最优先发展的产业,张家界市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是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湖南的窗口,是风景园林、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旅游“提质升级”战略,为学校实施卓越园林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项目实施以来,园林专业教师围绕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建设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重点课程,公开发表了《The Research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uman Landscape A Case of the Tujia Rural Planning in Zhang Jiajie》、《武陵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等科学论文20多编,主编了《园林工程施工》《武陵山区珍稀特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特色教材10多部。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园林专业学生廖南奇大四时就创业成立了张家界山水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大三学生梁亚男获得第五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城建设计本科组银奖(第二名)。

2.3 重点建设一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产学研”一体化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公司、高校、基地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在实际应用、学生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并结公司或实习基地的实际园林工程与设计项目来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与企业、科研教学基地联合培养园林人才的新机制,加大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分步培养卓越建造师、注册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工程师。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致力于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后与张家界包公山村、湖南省林科院、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中大设计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行与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的办学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行企业特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

2.4 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实力

一是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前有95%以上的参与教师社会服务项目,或主持大学生创新项目,或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在土地利用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城镇工程系统规划、新农村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成绩。二是师生围绕地方旅游“提质升级”战略,共同完成了《张家界民族客栈标准制定》、《包公山美丽乡村概念性规划》、《重庆秀山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张家界永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泸溪县辛女溪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张家界市园林绿化普查》等60多项服务地方的实践项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交口称赞。充分体现了卓越园林人才培养计划立足区域、对接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培养目标要求,同时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影响力。

3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急需人才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双重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的卓越复合应用型园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5]。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与地方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库,在教学改革上应该加快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校地合作是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实践性强的综合性项目,园林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主要也体现在园林植物种植、园林工程施工、园林规划设计等实践技能水平和学生个人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等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中,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校地深入合作,紧紧把住地方城乡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脉搏,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从单一学校培养向“校、政、企”协同融合培养转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区域社会“用人难”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矛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吉首大学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资助项目:1、湖南省级土木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2016JSUJD029)

2、吉首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西部高校卓越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11.

[2] 贺靖,于彦华,王志.农林院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人力资源,2012(11):10-11.

[3] 刘卫国.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4):127-128.

[4] 樊新,陆绍荣,张发爱,等.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甘肃科技,2014(1):80-81.

[5] 张全国,何松林,宋安东,等.实施综合改革工程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13(7):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