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上海课程改革的“弄潮儿”*
—— 上海市大同中学原校长王世虎访谈录
2018-01-25焦婧茹
◎ 本刊记者 焦婧茹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建于1912年。2017年是大同中学诞辰105周年,也是大同中学启动课程结构整体改革的第30年。从1987年起,大同中学就积极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回首学校30年的课改历程,大同中学开展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今年3月份,大同中学原校长王世虎先生(1986—1997年任上海市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1992—1997年任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一、大同中学开展高中课程整体改革试验的背景和目的
本刊记者:大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名校,于1987年秋季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率先开展高中课程整体改革试验。当时您正担任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一职,请您谈谈当时进行这一改革试验的背景。
王世虎:回忆起这一项改革,很多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感觉十分亲切。从国家层面来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步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人们的各种活力、干劲和智慧迸发出来。步入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做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由此教育改革在全国如春潮涌动。上海市教育局提出中小学要从重视“双基”转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进而实行高中 “会考”制度,会考成绩分成A、B、C、D等级,为我们的教育进行“松绑”。1986年,市教育局又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这些都引领和推动着中小学教学改革。身处这样的教改大潮,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既深受鼓舞,又在积极思考如何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
本刊记者:大同中学是最先进行高中课程整体改革试验的学校,它本身具备哪些基础和条件?在这之前又做了哪些准备和探索工作?
王世虎: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什么是大同中学率先进行改革?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老校长王孟斑先生(任期为1978—1989年),他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是一个很有决断、很有智慧、敢为人先的人,可谓是改革的“弄潮儿”。1978年,大同中学正式恢复为市重点中学。同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同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在南市区60余所学校中排名第28位。这样的基础如何办成市重点中学?许多教师都憋着一股劲,决心在升学率上打个“翻身仗”,纷纷向校领导提出要“集中精力抓好智育”。王孟斑校长自有见地、不为所动,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安排,对全体学生负责,全校教工参与教书育人”的“三全”办学思想,并坚持贯彻始终。王孟斑校长可以说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师资队伍做了很大的调整,点点滴滴的教学改革也在进行着,还在校园内发起“重点中学重在哪里”的大讨论。到1985年,大同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在区里已位居第一,达到90%以上,这个成绩在当时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大同中学的教师们想着要升学率向100%冲击。王孟斑校长则认为重点中学不仅仅“重”在升学率,如果升学率达到了100%,也就没有了目标,学校应着眼于把具有怎样素质的学生送进大学。于是他大胆提出要“看破红尘”(即看破百分之百升学率的“红尘”),这在当时是要有极大勇气的。在王孟斑校长的感召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取得了共识,并积极酝酿改革的方案。
除了有一位好校长,学校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我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比较优秀,这是实施改革的重要基础。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没有一种参与改革的激情,那么这项改革也是举步维艰的。此外,学校生源是通过择优录取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比较稳定,家长和社会对其有一定的信任度。
除了学校自身的条件,很关键的是这一改革的探索获得了市、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吕型伟、袁采,南市区教育局周复三等领导都积极鼓励和推动,市教研室孙元清、许象国、张福生等领导和许多学科教研员都及时深入我校指导。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改革就是孤掌难鸣。
综上所述,大同中学的课程改革可谓是得“天时地利人和”。
在准备期,首先要破除长期禁锢教师的思想障碍,校长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统一,才可能使改革行动的步调一致。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改理论,进行讨论交流;请领导和专家作报告传递教改信息;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呼声等多种途径,努力树立新时期的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等。王孟斑校长先后以两名学生的案例让大家进行讨论:初二年级学生小袁被选为上海电视节目《你我中学生》 的主持人,当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小袁同学在主持节目时表现得非常阳光和自信,可是当她走进教室时,褪去了主持人的光环后,脸上就有些许失落,因为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并不理想,有些偏科。对于这样的个案,大家的讨论在于是否继续支持她去主持节目。有的教师认为按照小袁同学目前的成绩是无法直升大同中学高中部的,主张她把心思收回来,要好好补课。王孟斑校长认为,这样的学生既然能去当主持人说明很有天赋和潜力,如果不让她去电视台主持节目,文艺表演上展现出来的才能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却要被扼杀了。王孟斑校长引发大家进一步反思:我们一方面为大同中学输送那么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感到很自豪,另一方面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没有做过扼杀人才的事情?王孟斑校长又联想到世界跳高冠军朱建华,曾是大同中学的学生,他当时在学校上午上课,下午进行跳高训练,如果要求他门门功课都及格,也许他就成不了世界冠军。结合这两个个案的讨论,大家明白培养人才不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和标准来进行。
通过一年的学习、讨论、提升,教师们逐渐形成新的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和质量观。其中关于新的人才观我们在学习中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①学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者、接班人;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不能按照整齐划一的模式去培养人才;③人才不是“全才”,有所偏,才有所专;④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可以成才;⑤成才道路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学校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新的教学观改变了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提倡 “教是为了不教”,要研究从“教会”(知识概念要讲清楚),到学生“学会”,进而到“会学”。关于新的课程观,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课程观,明确了课程应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以及校园环境、学校风气等隐性课程。关于新的质量观,我们努力纠正把考分等同质量、视升学率为评估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的错误倾向。
这些新的教育观念的逐步树立,是实施改革十分重要的准备。
本刊记者:学校为什么要对高中课程进行整体改革,而不是单项改革、逐步突破?实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王世虎:其实我们也不是一下子就提出整体改革,学校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三全”办学思想的引领下,首先进行了数学改革试验,接着语文、英语等学科也在教与学的层面进行探索,又在初中二年级增加活动课,等等,可以说是改革的浪花朵朵。回过头来看,这些改革都是零散的、孤立的,还带有随意性。这些零星的改革作为一种探索方式很有必要,但它依旧改变不了“大一统”的格局,即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试,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就是“千人一面”。点状的改革、单科独进,为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就会在课堂上讲得深入一点、难一点,课外作业也会多布置一点。如果几门学科都这样,做加法、抢时间,汇集到每一位学生,必然是课业负担加重、自由支配时间减少,这样也许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的分数提高了,但学生的身体状况、综合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对社会的关注度都会受到影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我们提出要从单一的学科改革推进到课程结构的整体改革,从局部、零散走向系统、整体。其实我们在1985年就在初二年级做过整体改革的尝试,但初中学段影响不了全局,难点在高中。一旦高中打开了新局面,自然而然就会带动初中。所以我们一致觉得难啃的“硬骨头”是在高中阶段,突破口于是就选在高中。
我们在这一项整体改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其对学生德育非常重视,形成了全方位、有序列的德育格局。在高中课程结构的整体改革同时管理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每位校级干部分管一个年级,德、智、体全面负责,和年级组长一起,这样做有利于改变教学“一刀切”的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四化”建设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二、大同中学对高中课程建设的构思和具体实施
本刊记者: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改革、重新建设是如何去构思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王世虎:对高中课程结构进行整体改革,最初遇到很现实的问题是:教师抢课时和课余时间。在必修课时被排得满满的情况下,我们的思路很简单:做了减法之后才有空间去做加法,这样的改革必须从单一的必修课开始着手,减少必修课时,因为科目是大纲规定的不能减少。减少必修课时也有不少争论,上文提到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观念,但是真正落实减少课时的时候,教师形容为“割我身上的肉”。当时一周只休一天,教师还要补课、抢课时。不少教师认为不补课、不抢课时就已经符合王孟斑校长提出的“三全”思想,居然还让他们减少课时,无法理解。然后领导班子就坐下来和教师心平气和地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论证。将必修课减少一个课时有没有可能,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①当时市教研室针对高中教材已经配有甲种本和乙种本。两者的难易程度不同,其中甲种本的要求比乙种本的要高,我们是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些科目如果采用乙种本,难度要求降低,我们就能空出更多的时间。②教师在课堂里面进行精讲和精练,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也能挤出不少时间。③原来的教学计划是三学年完成,很多学校高三上学期上完所有课程,高三下学期全是复习,我们如果从高三下学期的第10周开始复习,则还有10周的教学时间。④下午上选修课时学生也在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也可反哺必修课。当时语数外课时最多,首先考虑去减少这三门课的课时,然后比如历史、化学等学科本身就只有3课时,怎么减,大家意见不统一。此时,王孟斑校长很有决断力,他提出“全面裁军”,即语数外化史地各拿出一个课时,就能空出5—6课时,这样下午就可以开设选修课了。于是从1987年秋季开始,对高一年级四个班级共18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改革试验,建立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高中课程结构。
最初开设了20多门选修课,每学期每个学生一般可选修3—4门,三年平均可选修20门左右。设置的选修课当时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知识型的,再细分为拓宽提高类(如微积分、数论等)和应用类(如英语翻译与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与报道、应用化学等);另一类是技能型的,我们开设了缝纫裁剪与编结、电工常识、自行车修理等科目(在第二轮课程改革时还开设了烹饪课,每个学生要求会烧4个菜,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品尝交流)。到高二年级又建立党章学习小组,许多学生后来写入党申请报告,学校党支部当时在试点年级发展了两名学生党员。
除了增加选修课,还加强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除了常见的文艺、体育、科技学科兴趣小组外,还包括团队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比如数学兴趣小组,对一些数学基础不够好的学生进一步夯实其基础。比如体育课,一个年级排在同一时间上,打乱班级,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学生可以从篮球、乒乓球、足球、围棋、桥牌等项目中进行选择,要求他们在高中阶段至少选择2个以上的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要求融入这些项目之中。试点年级有一批足球爱好者,其中有十几名学生,在高二年级暑期自发组织了一支“黑马队”,参加1989年“新民晚报杯”足球赛基层组比赛,结果获得了第一名。我们的活动课还安排学生走进社区,到车站、码头做清洁工作,有的班级自发组建为孤老和残疾军人服务队。这一志愿者服务队一届一届学生接力棒式的传递,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三、大同中学在课程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本刊记者:学校在这一推进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出现过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世虎:这项改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和艰辛。我们当初开展的工作,从今天来看真是不容易。首先是观念上的“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教师们理论上接受,但实施过程中出现怕吃亏的想法,有的教师采取“挂羊头卖狗肉”,报上去的是选修课,但实际是在上必修课。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是靠听一场报告就能实现的,会有反复。另外,社会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还是看升学率,我们是“戴着枷锁在跳舞”。所以我们在组织教师学习是“细水长流,常学常新”。第二个困难就是有限的师资条件。学生兴趣广泛,要开设那么多的选修课,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还跟不上。我们鼓励教师挖掘潜能,提倡一专多能,能者为师,并打破年级和学科界线。同时引进校外资源,聘请校友,市、区教研员,大学教师,还有学生家长讲授一些选修课。比如一位学生家长,是隧道设计工程师,精通计算机,请他每周来上两节计算机选修课,带10多个学生,考核要求是每人结束后写一篇计算机论文,我们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作为专家去评定这些论文,结果专家评定有7篇文章达到可以发表的水平。其他的困难就是经费和场地不足等问题,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待遇如何相应跟上;开设几十门选修课,空间不够,就把各类资源教师统筹安排,一室多用。
四、大同中学高中课程整体改革试验取得的成果
学校样本,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世虎:大同中学从1986年就开始酝酿,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制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这样1987年秋季高一新生进校,到1990年毕业,用3年的时间进行第一轮改革试验。作为一片试验田,市教研室也一直给予莫大的关心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确实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学校德育工作序列化、规范化向纵深发展,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市、区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提高,基础学力普遍提升,还培养出一批学有特长,在国际、全国或市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社会活动中,涌现出大批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具有较强交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也有明显提高,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一套与课程改革、教学新格局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1990年6月下旬高考前夕,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面向全市的课改成果汇报会,学校做了全面汇报,提供了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事例。市教育局一直在跟踪我们课改的进程,同时对我校的课改方案进行调整和提炼,形成上海市的课改方案,并于1988年在全市23所高中试行,继而于1991年在全市所有高中推行。上海的高中课改方案后来也为全国的高中课改方案提供了实践依据,起到了类似今天上海自贸区的作用。
回忆这些,我们感到大同中学的高中课改能为面上的课改做“铺路石子”,先行先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感到十分欣慰。同时我也深深缅怀我的前任王孟斑校长、陈德生校长,衷心感谢各级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也衷心感谢大同中学的全体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