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3熊素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熊素宜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领下,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但由于该课程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该课程的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在此背景下,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具体的建议,同时以教育分层的视角,分别提出该教学体系针对普通学生与创业学生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双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56-03

引言 受到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2017年应届毕业生已经达到了820万,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同时,工农业生产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了较大比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以在社会中寻找到较好的工作岗位。在此背景下,部分高职学生制定了自主创业的规划。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课程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下开展的新课程,其会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新型的教学课程,其是在“双创”背景下,被广大高职院校逐步纳入到教学体系中的。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对该课程较为重视的院校,会将这一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校园内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对于该课程重视程度较低的院校,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就业教育中,这样的设置使得该课程授课时间较少,学生难以通过有限的学习对创业有足够的了解。

2.师资建设不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课时设置比较少,因此并未针对该课程邀请全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由负责就业教学的教师兼任。其次,多数高职院校难以寻找到具有创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是通过教育体系培养出的教育人才,因此极少拥有创业经历[1]。创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缺乏优质教师,将使本校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

3.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

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创业工作是一项经验科学,其需要创业者在挫折中逐渐积累相关知识,并通过自身感悟提炼而来。但教师极少拥有类似经历,因此其难以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中的精髓。其次,创业知识难以通过系统性的理论进行总结,创业的成败与创业环境的关联较为紧密,因地制宜地发挥自身优势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课堂中教师难以全面模拟现实中的创业环境,因此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性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4.教学内容狭窄

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普遍较为狭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热情,受此影响,教师常常会主动压缩授课内容,以致该课程形同虚设。其次,我国部分就业指导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知识点作为主要授课内容,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设置过于书本化。创业知识涵盖的知识面极广,书本中的知识点往往难以为学生带来实际的帮助。5.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堂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板书结合说教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方式严重降低了授课的有效性。首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在课堂中学生常常会觉得枯燥、无趣,以致其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其次,板书与说教的方式,难以对复杂的创业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创业工作中,创业团队的心理变化往往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予以表达。

二、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合理设置课程我国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大幅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当与高职院校联合进行更为合理的课程设置。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针对学生的创业兴趣构建分层教学体系,使具备较强创业愿望的学生可获得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次,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学生的创业热情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培养与激励,因此学校可在日常教学中嵌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并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使学生对创业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2.加强师资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学的“双师型”人才较为匮乏,使得该项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创业成功的企业界人士,并依靠师生情谊邀请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这部分毕业学生普遍具有较丰富的创业经验,并且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于本校的教学环境也较为了解,因此邀請其进入到高职院校中,可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

3.加强与实践知识的联系

我国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往往与实践工作的联系较少,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职院校应当在教学中增加实践内容。首先,学校可要求学生对小微企业的建设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组织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对如何搭建企业机构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2]。其次,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提出与实践关联性较强的问题,并请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师可提出企业纳税流程等问题,学生通过对税务工作的实际调查,可对该问题有更加具体的了解。

4.扩展教学内容

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为狭窄,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扩展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知识。首先,教师应当积极请教企业界人士,将企业运营的各种要素加以归纳。之后,教师应当依据统计到的各项要素制定教学大纲,并在课堂中为学生详细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内容将得到有效的扩展。

5.丰富教学手段

在高职创新创业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往往较为单一,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职教师可在课堂中运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创业者的访谈节目以及部分企业的纪录片在课堂中播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创业的艰辛。其次,教师可在课堂中使用分组教学法,使各小组学生模拟企业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对企业的构造有更为具体的了解。

三、构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基础知识的教学体系[JP]

1.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的创新创业教学应当采用分层教学法,使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针对普通学生,高校应当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规划。首先,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通过举办创业大赛以及学生集市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创业过程带来的收获。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将创业的基础知识,作为创新创业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知识面将得以拓宽。创业的基础知识包含企业运营的各方面内容,同时该项教学也会增强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在社会工作中展现出更为全面的能力[3]。

2.邀请创业榜样

在打造创新创业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邀请校外的知名人士,对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高职院校可邀请本地的知名企业家,以座谈的形式对学生创业中的问题进行指导。企业家长期工作在工商界的一线,对于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有深刻的理解,通过企业家的分析,学生将对创业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次,高校可邀请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以报告的形式对当下学生就业的宏观形势进行分析。政府部门对于学生的就业数据以及创业政策都较为了解,通过政府领导的介绍,学生可从宏观层面对“双创”政策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3.结合企业参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深入地了解到企业运营的各层面工作,以致其难以决定是否开展创业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高校可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学生进入到相关企业中进行参观。在参观活动中,教师可对企业创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对教学知识与实践工作实现更为有效的对接。其次,教师可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机会,为其讲解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并对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4.理解创业流程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创业流程作为创新创业教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创业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生首先要确定经营目标与经营项目,这两项环节决定了学生创业要做什么以及要得到什么的问题。之后创业者要依据这两项目标配置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经营环境资源等配套环节。再有,学生在创业中应当优先解决研发以及营销问题,研发通常是企业产出的主要产品,销售是企业资金流动的关键环节,完成了这两项工作,企业的资金流将被带动运转。在企业初步运转成功后,管理工作将会成为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这一逻辑将创业的流程介绍给学生。

5.结合创业实习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基础知识,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的机会,可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社会阅历。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過程中,应为学生打造创业实习的机会。首先,高校可帮助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进入到创业阶段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更为直观的了解,个人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并且在双方理想契合的情况下,学生可在该企业中实现就业。其次,学校可组织其他学生开展校内的经营活动,例如高校可与零售企业合作,使学生获得经营校内超市的机会,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四、构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社会阅历的教学体系

1.组建创业小组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应当为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应当详细统计具备较强创业愿望的学生,并为其制订更为严格的教学计划。首先,学校应当将这部分学生集中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以及课程安排。其次,学校应当将培养创业能力与社会阅历作为该小组的教学目标。创业能力可被视为包含多项能力的专业技能,创业者应当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独特气质与创新意识。社会阅历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当通过密集的高强度实习,使学生的社会阅历快速提升。

2.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针对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创业者常常被称为企业的灵魂,创业者的判断能力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准确判断、勇于判断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练习,使学生在经济规律中学会判断。其次,自我管理能力是创业者管理企业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出宽泛的目标,并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完成相关任务。

3.建立创业教学基地

在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搭建创业实习基地,以帮助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首先应当与正在创业的毕业学生取得联系,并将实习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当获得对方认可后,实习小组的学生将以创业者的身份加入到对方企业中。在实习结束后,创业小组的学生将会获得丰富的实习体验。

4.模拟创业流程

当创业小组的学生结束实习后,学校应当组织其模拟创业流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退出小组管理,并成立项目委员会。在委员会中,学生将自主选择项目负责人,并明确责任分工。之后项目小组应当自行筹措资金,并选择经营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对团队构建的复杂性产生深刻的理解。当这一环节的工作结束后,项目小组需要开展企业注册以及寻找办公场地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学生可对社会的经营环境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当模拟创业教学结束后,学生可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5.助力学生创业

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是学校应尽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实践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合理地制定创业规划。其次,学校可利用自身的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与创业伙伴相互合作,可大幅降低创业成本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再有,学校可利用闲置的教室建造学生企业孵化基地,减少办公场地的支出将大幅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学校可利用该基地完善自身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使低年级的学生可得到更好的实习机会。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不完善,在改善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当积极解决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为学生设置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学校应当运用分层教学理念,分别对普通学生与创业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孙伶俐.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的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7(6):46—48+82.

[2]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82—188.

[3]刘晓丽.双创背景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63—65.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