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植物的主要类群”课堂结构例析

2018-01-23伍金莹邵万亮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结构例析初中科学

伍金莹 邵万亮

[摘 要] 以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节科学公开课为例,从课堂结构中的资源运用、教学过程与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矫正意见。

[关键词] 初中科学;课堂结构;例析;矫正

案例研究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一节县级公开课为题材,通过笔者的理解,对案例进行分析及方法上的提升。

一、案例呈现

在以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植物的主要类群”为课题的县级公开课中,授课教师吕老师给每小组(2人一组)准备了以下植物:大蒜、萝卜、韭菜、芹菜、菠菜各1棵,葱1束,青菜2棵,花生、黄豆、玉米、松果等种子各几粒。要求学生对照学习任务单,通过对不同植物根、茎、叶特点的观察,不同种子的逐一解剖与观察,将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的相应表格中,从中自主获得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特点、叶脉与根系形态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实验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通过解剖花生、黄豆、玉米、松果等种子结构,比较它们的种皮、子叶数量及胚乳等结构的异同;通过对各种植物叶片的观察,比较它们的叶脉特点;通过对各种植物根系的观察,比较它们是否有主侧根之分;通过对PPT中的各种花的花瓣数量观察,归纳出花基数的一些基本规律……。本节课由于都是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比较和归纳的,所以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一节课下来,花生、豌豆、玉米等各种种子都被学生解剖的支离破碎,很多植物的叶片、根系也被学生剥弄得面目全非……

二、案例分析

该课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突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当今应试教育充斥学校课堂的背景下,许多课堂教学违背了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已经成了教学的一种奢望,尤其是初中科学课程,“小麦当韭菜”已不是怪事。在这种背景下,该课采用了学生熟知却又未曾认真观察或接触过的实物为载体,以任务为动机,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突显了该老师能注重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定位。使“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处处在生活”的科学新课程理念得以很好地呈现。正因为本节课采用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实物资源,并以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载体,从而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从建构主义的思想分析,这种主体性的学习建构是非常有效的学习,这不但有利于修正学生业已形成的前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有利于他们进行有效的观察、比较,从而为归纳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归纳的基础上达成相关的教学目标。若从课程资源对感官的刺激角度分析,实物资源的往往优于模型、图片语言描述。所有这些,都是该课气氛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本节课能关注比较观察,并在求同求异的归纳过程中建构事物的联系与差异,这不但会使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有效观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观察的目的和意义,关注观察目标动机,在比较和归纳中达成教学目标,既获得了知识,又丰富了过程,情感目标的丰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任何一堂课并不都是无懈可击的,本课堂同样如此。例如,在教学成本投入方面,若按这样的思路去准备,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不但包括获取相关课程资源所需花费的精力,还包含了购买相关材料的财力。公開课是常态课的浓缩,是常态课之精华,我们需要思考若每节课都这样做,教学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比值?若不能,那就得考虑哪些是需要调整的、是需要节约的、是可以等效替代的。如了解花瓣的基数不一定非得利用真花解剖实验,也可采用PPT图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数数而获得花基数的基本规律,有些材料也可进行重复利用(如带叶的萝卜、带根系的青菜和大葱等可对各器官进行分别利用,各小组的材料也可交换使用)。对于一些难以获取的材料,也可借助于模型、图片等进行有机的补充,以达到多元组合的目的。当然,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时也可组织学生去环境允许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或亲手采摘。又如,科学课堂需要有感性认识的过程,也需要有实验的探究,但这并不代表感性体验或实验探究是每一节课的重点,是贯穿科学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因为科学课堂需要大量的理性思维,这包括分析、归纳、推理、建立模型,等等。因此,在安排课堂探究活动中,并不是活动越多越好,而是要合理安排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结合理性分析与思考,使探究活动成为学生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目的与价值。再如,前、后测是课堂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及时了解学情,实现“以生定教”,就需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前后测,前后测的方法可以是问题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是题目练习的形式,或者是学生动手探究,等等,但本节课却忽略了前、后测的重要功能。

三、案例矫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对本节课的“投入与产出”的教学成本,理性思维的方法引领,“前、后测”的实施等问题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如下改进:

(一)关于“投入与产出”的教学成本问题

矫正方案一:课前进行植物采集活动

在进行安全、环保、团队、采集方法与要求等教育的基础上,发动学生或学生家长分头采集和准备各种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叶片、根系、花瓣或整棵植株。让他们将采集到的材料带到课堂而用于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有序组织、分组,让他们认真观察,再通过讨论、探究、交流、交换材料等过程归纳出相应的目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采用这一方法,不但节省了老师的课程资源材料的准备时间,使老师能腾出精力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成本。在各种植物资源丰富的农村学校,该方案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当然,考虑到家长的精力与心理想法等各种因素,这种方法不宜过频,否则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尽量利用杂草,减少经济作物的用量。

矫正方案二:课堂实物资源进行有机重组

减少种类植物的总量,精选一些便于观察、比较的经典的完整植株(如一些典型的单、双子叶植物),对于缺少完整植株的材料,可通过不完整的植株或单独的器官等结构替代。一些低成本、易得到的材料可适当多一些(如带根和叶的小青菜、小麦苗、玉米苗等,以及花生、玉米、大豆等种子)。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利用干材料或辅助图片作演示,以弥补教学时期缺花少果等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解剖而直接观察的材料,各组可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在完成一个组的观察、记录后,再让各组进行材料的交换,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观察素材,更是节省了材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的投入……

(二)关于理性思维的方法引领问题

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若要将课前采集的植物全部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发挥组间资源共享,通过生成呈现与合作评价,最终达成相应的目标,这也不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让各组学生对预先经过老师分配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各组完成任务后,老师将学生的记录材料进行投影,然后将不同的生成性素材进行有意归类成副板书,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异同,得出单、双子叶的差异性特征,从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并通过这种方法的引领,使学生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当然,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除了需要让学生关注比较中的普遍性特点外,还需要引导他们关注特殊性问题,使学生知道符合单、双子叶特征的植物,并不一定就是单、双子叶植物,使他们在普遍性中建立特殊性的概念,以形成科学的辩证思想。

又如,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让其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到探究往往需要从简单问题入手,然后再逐步深入和展开。如对单、双子叶植物特征的研究中,应该先从各个结构入手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结构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从中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做更有利于启发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思想,有利于渗透研究方法的思路指导。

(三)关于“前、后测”的实施问题

“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这样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据此进行教学”。如何获得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运用“前、后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如何“前测”?如课前或教学环节前可通过问卷或提问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熟悉哪些植物,观察过植物的哪些特点,对哪些种子结构有了解,这些种子的结构是怎样了解的,是否进行过解剖等,从中获取学情,以利于课堂更有效地组织教学,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已知内容的教学,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至于“后測”,可以在课堂小结时巧妙利用教材中的“与蔬菜交朋友”活动,让他们用课堂获取的知识,判断哪些常见的蔬菜分别属于单、双子叶植物,并通过“说判断理由”来了解学生对本节目标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通过反馈进行教学修正,完善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生源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直接决定教学效率与质量,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但体现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学组织能力、自身个体素质等方面,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一堂好课,不但可以获得学生的掌声,同时能影响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研究课例,从课例研究中提升自我,从而为科学教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王浩,严加平.改进科学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课堂结构例析初中科学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例析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微课不微
重建小学低段数学情境教学课堂结构的分析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次函数增减性应用例析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