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炎

2018-01-22张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口炎念珠菌疱疹

张璐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大连116011)

口腔黏膜的炎症称口炎,多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本病多见于婴幼儿,病变可仅局限于舌、牙龈、口角。可单独发病亦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全身性疾病。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是本病的常见诱因。目前,临床上以病毒及真菌感染引起的口炎较为多见,尤其是住院治疗的婴幼儿,长期使用抗生素应随时警惕口炎的发生。

1 鹅口疮

又名雪口病,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性疾病。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存在于口腔、皮肤、肠道、阴道,不引起疾病。

新生儿可在出生时产道感染,或被污染的乳头、乳具感染而致病;婴儿常因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等因素,致消化道菌群失调,使白色念珠菌繁殖而患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1.1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物质,最常见于颊黏膜,其次是舌、牙龈、上颚,甚至蔓延至咽部,起初呈点状和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片,形似乳凝块,不易拭去,强行擦拭剥脱后,局部黏膜可有出血。患处不红、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累及食管、肠道、喉、气管等,出现低热、呕吐、拒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使其蔓延。

1.2 实验室检查 取口腔白色片状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如怀疑合并全身性霉菌感染,可做尿、便、血培养以分离出白色念珠菌。

1.3 鉴别诊断

1.3.1 口腔溃疡 口颊、舌上散在或满布黄白色溃疡点,疼痛流涎。

1.3.2 滞留奶块 口腔滞留奶块,其性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块。

1.3.3 白喉 为传染病,白喉假膜起于扁桃体,蔓延于咽鼻腔处,其色灰白不易擦去。

1.4 治疗 加强口腔卫生,加强营养。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哺乳后),或局部涂抹制霉菌素(10~20万单位/mL,2~3次/d),口服微生物制剂、维生素B2及维生素C。

1.5 诊断要点 ①舌上、颊内、牙龈或上唇、上颚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②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③取白屑涂片镜检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

2 疱疹性口腔炎

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本病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2.1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泡,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分泌物,绕以红晕,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溃疡。有低热或高热(体温达38~40 ℃),牙龈红肿(牙龈炎),出现流涎、拒食、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溃疡10~14 d愈合;淋巴结肿大和压痛2~3周消退。

2.2 实验室检查 在患儿唾液、病变皮肤及大小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临床常对分泌物(咽拭子检测)行特异性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2.3 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

2.4 治疗 重视口腔卫生,勤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局部处理:局部涂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等中药,疼痛重者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对症治疗:发热时可予以退热剂。

2.5 诊断要点 齿龈、唇内、舌、颊黏膜发生溃烂,溃烂点一个或多个,甚至满口糜烂;有流涎、疼痛;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3 口炎的家庭护理

口腔炎患儿多不需住院治疗,所以要教会家长做好家庭护理和口腔炎的预防。向家长讲解口炎发生的原因,并示教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的方法,为患儿做口腔护理前、后要洗手;告诉家长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哺乳妇女的内衣要及时更换,保持乳头清洁。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及奶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 min后再煮沸消毒。疱疹性口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讲解口炎的预防方法,纠正患儿吮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年长儿进食后漱口,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儿童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食具专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口炎念珠菌疱疹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血培养分离出212株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肉牛口炎咋防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小儿口炎的护理
夏季警惕汗疱疹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