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依据与策略

2018-01-20罗力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罗力

摘要: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解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于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依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1-0145-02

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让尖子生冒出来,使大多数学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集体优化之目的。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三点,即“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分层次;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1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的了解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自己能独立解决的,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发展水平,通过分层教学,不断为他们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只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教育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1.2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把智能定义为:在时间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具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的能力是八种智能的结合,因此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社会做贡献。不同的人在智能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智能的各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因而在现实教学中,应关注每位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的能力,进行分层培养。

1.3 目标教学理论。布鲁姆所的目标教学理论,在理论上克服了教育界长期以来只能笼统地提“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内容”之类的模糊不清的教学要求或其他同样难于实际测量的概念,以具体的行为和方式确定教育目标,实际地贯彻、评价,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广泛地应用提供有效的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设置测验,了解每个学生到了的程度。学生则可以通过形成性测验的结果确认自己目标达成的状况。这样就可以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对已达到目标的学生会产生出成功的满足感,进而期待他们更积极地参加下单元的学习。

1.4 “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或采取不同的措施,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毛主席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选二卷522页)。孔子承认个性的差异,主张“因材施教”,是一种不回避矛盾与讲求实际的见解。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且善于区分对待。今天的教学仍然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发展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2.1 科学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初中数学教学的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其要求是:教学目标层次明确,并且与学生的层次性相一致;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知识,培养其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校求根公式时,学困生层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求根公式。优等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其能正确的推倒求根公式,能熟练应用求根公式。

2.2 分层建组,着眼特长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建组环节不仅是该教学方法的重点关注部分,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着眼点。建立小组是指对学生的划分与配合。这一过程,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对学生个体差异加以认知和处理的机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有效建组是分层教学开展的基础。

例如,在“几何”内容教学之前,我先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上。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中都由动手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强和绘图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然后,请每个小组画出俯视图。学生都发挥了各自所长,通过分工合作,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可见,分层建组对于小组讨论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分层建组的核心是着眼于学生之间存在的特长差异。這种特长可以是先天伴随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但主要应与数学知识学习相关联。教师只有明确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才能将其合理地安排到小组中去。但需要注意的是,以特长差异进行建组,并不是将特长相似的学生分配到一起,而是将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小组中,要使得各小组的整体水平多元化。

2.3 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对练习、作业的设置要分层次、有梯度,对学习后进生布置概念、公式简单应用题,对成绩中等生可布置一些概念、公式的变式题、对成绩优秀生可布置一些综合应用题或探究题,以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后,教师可设置三类题供学生选做:(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什么图形?(2)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几个菱形?(3)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辅导,都能独立完成任务,体会了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秦李.数学课堂分层复式教学的应用.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5期.

[2] 喻朝阳.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8期.

[3] 唐翠婵.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探讨.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