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胆囊微创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8-01-20刘秀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胆囊微创心理

刘秀梅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临床上胆囊微创手术以腹腔镜为主,该类手术患者不同于其他行手术的患者,多数患者会在术前、术后产生紧张或是焦虑的心理情绪,此情绪将伴随患者住院的前后整个周期。沉重的心理压力易引发出紧张性的高血压疾病、脑血管疾病甚至是医疗事故[1]。为此,本文对胆囊微创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展开分析,现临床报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所收治需行胆囊微创手术100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保每组有50例患者。在100例临床患者中有5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在15~73岁,平均年龄为(46.2±3.8)岁。在此资料中有63例为胆囊结石,37例为胆囊息肉。比较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和性别等)不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在统计学中无分析意义,但却有着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依照手术状况在术前、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自入院至出院全程在术前、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实现干预。

1.2.1 行为干预:指导并纠正临床患者在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及习惯,协助患者自行合理规划休息时间和饮食及其运动等,切实改善他们在晚间的睡眠质量,以稳定患者的不安思绪。依照患者在个体上存在的心理差异,制定出缓解心理情绪的方案。①放松,指导他们运用手按机体四肢,令肌肉组织作收缩、放松运动性训练,最终达至放松全身的护理目的。②放具有轻松性音乐给患者听。③作深呼吸运动,经鼻以缓慢的速度将气体吸入,而后经嘴将其缓慢呼出。④指导他们进行深沉性思考,锻炼放松反应以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2]。

1.2.2 认知干预:和患者展开亲切的交流,构建起护患友好关系,掌握患者思想病及时实施心理安慰或是鼓励。对患者介绍胆囊微创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令患者观看手术录像,掌握本手术相关方式、过程,正确认知胆囊微创手术,以减少在精神、心理上产生的负担,可以在无任何心理负担状况下开展临床手术[3]。

1.2.3 心理干预:在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引下对患者心理活动或特征及问题等实施有预见性干预影响,其干预内容包含:宣教,介绍手术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鼓励、尊重,医护工作者对患者倾诉予以听取,给患者可以宣泄心理压力的机会,临床干预者要以安抚或是触摸等方式令患者感知到尊重和爱护,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肌肉的放松训练,对于心理情绪严重的患者,实施言语性引导且全身做肌肉的放松性训练[4]。

1.2.4 术后护理:在术后定要重视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待患者麻醉醒后,运用亲和的语言实施安慰性鼓励,告知其手术比较成功。在进行康复的过程之中,会感受到手术伤口的疼痛感,必要之时要予以药物止痛。术中由于有气体充入,故在术后可能会产生腹胀并伴有不良反应,通常2 d左右会自动消失。但是患者会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因而护理者要以最大的耐心告知患者。若不能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则会影响患者下床活动的状况,若不能早期下床进行活动,则会进一步影响器官功能正常作用[5]。如心功能、肺功能和消化功能,极易造成营养不良或是静脉血栓以及继发性感染。因此,应该努力排解患者在心理上产生的不安情绪,精准分析出患者心理特征,主动予以关心和照顾。例如:简单的喂饭和给予患者在生活上的部分护理。以此方式增强护患间的黏性关系,利于患者以轻松的心情快速将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受心理因素而产生影响的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焦虑和睡眠障碍以及术后受腹胀影响产生心理困扰状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临床数据采用其SPSS17.0软件完成处理,运用(x-±s)去表示临床计量资料。同时选用χ2完成检验工作,组间若存在着显著的P<0.05差异,则其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 结 果

比较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措施之后的效果,观察组影响状况为:血压5%(3例)、焦虑7%(4例)、睡眠障碍10%(5例)、术后产生腹胀15%(8例);对照组影响状况为:血压55%(28例)、焦虑75%(38例)、睡眠障碍90%(45例)、术后产生腹胀80%(40例)。数据表明观察组未受心理因素而影响手术的正常展开,但是对照组却因心理紧张而令自身血压升高或暂停手术甚至放弃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可以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故可快速恢复机体的功能。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约为3 d,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约为5 d。经统计学的分析,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3 讨 论

胆囊微创手术的患者自入院至手术及出院,整个时期会产生多样化心理问题,在生理上也相应引起一些变化,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率加快、体内免疫力的低下。在护理措施中心理护理属于非药物性护理的重要手段,作用机制为:经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而发挥出作用[6]。所以,应该做好临床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工作,令患者掌握属于自我的一套护理方案,锻炼自我进行应对的能力。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将其利益、需求放在首位,和患者们构建友好关系,在心理上渐渐放下防备和护理者谈心交流。不仅使自身心理压力得以缓解,还能将其焦虑情绪改善。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之中,应该依照患者心理对护理需求差异进行变通,自觉的为患者做好一切心理护理,运用启发或是引导的方式调动临床患者主动提出且咨询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有助于临床患者在整个住院治疗期间快速康复,故有必要对胆囊微创手术临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7]。

综上所述,针对需行胆囊微创手术的患者来说,在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改善并提升了预后效果。所以,可以将其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和护理的重要举措。

[1] 冉淑娟.心理护理对胆囊微创手术患者的影响探微[J].健康前沿,2016(4):43.

[2] 周秀英,罗玉芬.心理护理对胆囊微创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70-4271.

[3] 牛桂红.关于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56-57.

[4] 潘彩芳.68例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8):156-157.

[5] 马玉霞,郭天康,韩琳,等.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负荷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53-56.

[6] 王小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3,37(30):99.

[7] 项玉霞,任淑华.护理干预中心理支持对胆囊癌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34-335.

猜你喜欢

胆囊微创心理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