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牙周病牙髓根管

崔 萌

(沈阳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 沈阳 110031)

临床上,牙周病、牙髓病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二者相互融合、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二者可独立发生,也可随后相通[1]。在疾病治疗中,正确判断原发病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治疗时机尤为重要。为探究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本文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与此同时,排除严重心肾疾病、精神疾病、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50.2±2.5)岁;观察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患者年龄在20~73岁,平均年龄为(51.5±2.8)岁;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检查与诊断: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患者大多数出现叩痛、夜间痛、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症状,牙齿松动在Ⅰ~Ⅱ度,牙龈萎缩且红肿,形成深牙袋,出现溢脓症状。在牙龈探诊过程中有出血现象,牙龈沟加深、菌斑数量显著增加,或有牙髓坏死等问题。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牙根尖部位出现暗影,牙膜间隙增加,与此同时,出现牙槽骨吸收症状。

疾病治疗:①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系统治疗方式,具体方式:a.根管治疗手术。若患者牙髓无活力,须及时开髓、引流治疗;若患者牙髓尚有一定活力,须在局部麻醉状况下进行开髓、引流治疗。根管预备,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反腐冲洗,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内封。两周之后患者复诊,等到根尖症状消除后,将原封物去除,并使用牙胶尖、根管糊剂进行严密根管填充。b.牙周系统治疗。消除牙 部位床上,促使咬 力均匀分布。进行常规牙齿刮、洁治疗,冲洗引流。若患者存在牙根分叉病变或肉芽肿,可及时切除。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反复冲洗患者牙周袋内部,并放置四环素、甲硝唑等药物,并口服抗生素药物。②对照组。在控制急性炎症周,对照组患者接受牙周系统治疗,具体情况同观察组。对上述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叮嘱患者及时复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显效[2]:患者咀嚼功能良好,各项自觉临床症状消失,牙周袋深度恢复正常,牙周探诊无出血、无叩痛、无松动症状。影像学检查根尖周病变消除,患者牙槽骨重建良好。有效:患者咀嚼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各项自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牙周袋深度变浅,牙周探诊无出血,Ⅰ度以内牙齿无松动。影像学检查牙槽骨及根尖周病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患者牙齿明显松动、牙周肿胀,牙周袋变深,各项主观症状明显。影像学检查牙槽骨及根尖周病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7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30例、无效23例,治疗有效率(7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牙周病、牙髓病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这两种疾病可独立发病也可相互影响,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已受到口腔科医师的广泛重视。站在生物学角度分析,牙周组织与牙髓组织非常相似,中胚叶组织是牙周牙髓的胚胎起源,在有机体生理学状况下,根尖直接连接牙周膜与根尖,牙髓和牙周膜是牙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3]。在病理基础上,牙周组织与牙髓组织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牙周疾病的影响下,会导致牙髓组织以及其他微生物发生病变,一般来说,牙周疾病多伴随牙周感染。牙髓疾病主要引发机体牙髓炎及相关组织坏死,随之产生的毒性物质可直接通过牙本质小管、根管以及根尖孔影响机体牙周组织,进而导致牙周疾病[4]。

确定疾病性质是治疗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基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是确定原发病的重要方式。通常来说,牙髓疾病多合并牙髓感染、填充物、牙体疾病、龋齿等疾病,牙周原发疾病者,一般牙体无病变、多合并牙周感染。有一定活力的牙髓,并不保证是健康牙髓,无活力的牙髓一般源于牙髓疾病。X线片这一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疾病的重要方式,在影像学检查帮助下,能全面掌握患者具体病变部位、性质以及邻牙具体情况。在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确诊后,应标本兼治,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系统治疗方式能彻底去除感染,最大程度促使患者康复。单纯的牙周治疗方式,无法彻底解决病源,进而导致口腔问题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效果不佳[5]。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系统方式治疗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有效性。

全面、细致的诊断是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的基础,确诊后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系统的综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海瑞,陈作良.重度牙周炎牙髓病变的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3):123-124.

[2] 冯全国.牙体再植术在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305-308.

[3] 周康,季佩红,俞立英,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袋内厌氧菌的培养检测和药敏试验[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1):72-76.

[4] 王晓舸.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24-425.

[5] 禹诚.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不同时期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2(6):223-224.

猜你喜欢

牙周病牙髓根管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