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8-01-20管树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氟伐他汀氯吡格雷

李 岩 管树军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生活模式的变化,促使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日常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已经成为主要的饮食摄入量。在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在此期间脑梗死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而从临床中了解到,脑梗死患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患者发病的时候会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构成影响。本文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8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判断标准。对照组43例,男16例,女27例,患者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9.3±10.4)岁。发病时间2~68 h,平均时间(40.3±10.3)h。观察组43例,男15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0.1±9.4)岁。发病时间3~69 h,平均时间为(41.2±10.4)h。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展开常规性治疗,即降低颅内压、降血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101231)联合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8)展开治疗,即患者每天口服75 mg氯吡格雷,同时每天口服40 mg氟伐他汀,两种药物每天1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药物,同时维持持续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观察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意识状态完全恢复,生活完全可自理,并不具有神经性功能障碍;有效:患者意识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存在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并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较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以判断两组数据差异性,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9.1%,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37.2),有效18例(41.7),无效9例(20.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3%,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3例(76.7),有效8例(18.6),无效2例(4.7),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差异,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76±3.54)分和(39.71±8.04)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87±3.62)分和(39.89±8.1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3.32±1.53)分和(65.32±12.64)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6.03±2.87)分和(50.12±10.14)分,差异显著(P<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而TG、TC、LDL-C要低于对照组,即对照组患者HDL-C(0.87±0.04)mmol/L、TG(1.76±0.32)mmol/L、TC(3.59±0.23)mmol/L与LDL-C(1.64±0.03)μmmol/L,观察组患者HDL-C(1.09±0.06)mmol/L、TG(1.31±0.13)mmol/L、TC(2.17±0.16)mmol/L与LDL-C(1.45±0.01)μmmol/L,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属于常见性的神经内科疾病,常见于老年人[2]。相对比脑出血,即便病死率较低,但患者年龄大,机体功能与免疫功能较弱,同时伴随较多的慢性疾病,导致临床治疗脑梗死的难度较大。采用抗血栓方法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3]。为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需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药物治疗。从临床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此时患者血小板会突然性法伤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继而产生脑梗死[4]。而他汀类药物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由此便能够抑制血小板积聚。而氯吡格雷作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可选择性与不逆的抑制血小板受体与激动剂结合,达到抗血小板积聚的目的。氟伐他汀属于高血脂常用药物,可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机体血脂水平[5]。从此次研究活动中就可了解到,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相对比临床常规性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江玉玲.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医学,2016,36(5):37-39.

[2] 林佳庆.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2):122-123.

[3] 曹家驹,洪晓燕,冯上旭,等.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39(5):897-899.

[4] 黄春玲.浅谈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100-101.

[5] 田仲兰,张勇,何改平,等.氯吡格雷、氟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9):65-67.

猜你喜欢

氟伐他汀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