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的分层演化与应对机制探索

2018-01-18马成鸣马晓晴

今传媒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

马成鸣 马晓晴?

摘 要:网络舆情应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全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更是日趋复杂,究其原因既包括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的主观原因。如何系统构建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在突发事件的爆发扩散期、衰退平缓期相应地搭建舆论应急、善后恢复等体制机制,以消除负面舆论带来的危害,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成了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必要环节。本研究以“某高校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引发的社会舆论过程为例,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构建舆情发展与传播的数据模型,为高校如何建立应对网络舆情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分层演化;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30-04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属于公共危机的范畴,具有公共危机的一般特性——紧急性、破坏性、公共性。同时,由于载体的特殊性,它会更容易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挑战。

互联网作为网络舆论的传播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人群广等特点。据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我国网民中10-39 岁群体占整体的 72.1%。在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4.8%,排第一位。[1]高校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舆论场之一,其成员主要呈现为思维较为活跃、参与热点事件积极性高等特点,是高校相关舆论产生和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手。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依据信息传播相关原理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舆情发展及应对现状,并从舆情发展的分层演化机制进行了常识性探索,并建构了高校舆情发展的数据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一、“某高校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梳理

(一)事件起因

1.2012年8月,刘某入职某高校。

2.2015年1月,刘某因患有卵巢癌,被学校以长期旷工未由开除。

3.2015年3月,学校停止发放工资、停缴刘某的社会保险。刘某向甘肃省榆中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对学校作出的决定进行仲裁的请求。

4.2015年4月,因证据不足,甘肃省榆中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刘某的仲裁请求不予受理。

5.2015年5月,刘某向甘肃省榆中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判决某高校开除刘某的决定无效,双方恢复劳动关系,该高校不服并提出上诉。

6.2015年10月,兰州中院的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7.2016年8月14日,刘某因癌症和并发心脏病辞世。

(二)舆情初发

中青在线2016年8月18日报道:《大学女教师患癌症被开除,学校领导:不要给我哭,见多了》此为该事件第一篇媒体报道。8月18日最初由新浪微博用戶“梦qiong”发文,经过新浪新闻、光明日报、凤凰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转载扩散,最终引发为广受争议的某高校女教师患癌症被开除重大网络事件。

(三)舆情演变过程

1.2016年8月20日,某高校发文称人事处处长江某在处理刘某老师相关事宜中存在工作失误,对江某做出停职检查的处理。同日,光明网发表文章《被开除女教师为何赢得法律判决也未能获得权利保障?》。

2.2016年8月21日,央视客户端发表文章:《央视调查女教师患癌被开除事件:校方称曾想补偿,家属否认》。

3.2016年8月22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某高校恢复患癌女教师劳动关系补偿72000元》。同日,甘肃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某高校恢复患癌教室劳动关系,人事处长被停职检查。

4.2016年8月23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另有女教师也因病被某高校开除,昨已撤销》同日,澎湃新闻发文:《某高校院长向刘某父母道歉,称开除是集体的决定》双方达成和解,现场签署了《和解协议书》。

5.2016年8月24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起底某高校院长陈某:北师大称从未录取这位博士》。

6.2015年8月25日,澎湃新闻独家专访,《北师大:某高校院长同等学力证无法核查》、《陈某带领下属接受采访称:办学就是做慈善》。

7.2016年8月29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陈玲再调查|某高校前院长郭某:她“没文化”》和《陈某再调查|某高校职工:校门口曾立石写“财源广进”》。

8.2016年8月30日,中新网消息:《某高校院长陈某称将设师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

9.2016年9月2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陈某再调查|某高校首任院长回忆录:她想发财,我不做奴隶》。

10.2016年9月13日,《广州日报》发表文章:《“我们后半生的路断了”》。

11.2016年9月26日,央视新闻微博消息:《某高校院长陈某辞职,曾签字开除患癌女教师刘某》同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某高校新院长陈某:我63岁了,和陈某没亲戚关系》。

(四)舆情演变中的官方态度

1.2016年8月20日,微博“甘肃省教育厅”称“关注到兰□□刘某老师的事后,我们已责成□□和□□高度重视此事,立即调查核实,妥善解决此事。”

2.微博“兰州交通大学LZJTU”转发上述微博,称,“针对网上热议□□刘某老师“患癌被开除”一事,我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并尽快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3.微博“甘肃省教育厅”再转发并回应,称“认真调查,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endprint

4.《南方周末:甘肃省教育厅回应“女教师被开除”事件》8月26日,甘肃省教育厅一位梁主任对南方周末记者独家回应称,目前此事诸多细节仍在调查中,教育厅要求学校依法依规保护教师合法权益。

(五)舆情演变中的主要媒体参与

1.微博、微信及网络社区:新浪微博、新闻晨报微博,重庆晚报微博,信息时报微博、天涯社区微博转发报道了此事,迅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2.纸媒和网络媒体聚焦:舆情载体由最初的微博、微信等全媒体转而向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扩散传播,包括人民网、央视网、新浪新闻、光明日报、凤凰新闻等媒体,具有极强的设置议程能力,网络媒体通过转载的方式不断扩散。截止2016年8月23日24时,百度搜索结果为138万多条,成为新闻热点事件。参与的网友评论较多,且观点不一。

3.电视、网络媒体等深度报道:2016年8月23日,爱奇艺、搜狐、腾讯、凤凰、CNTV等视频门户网站和央视及地方频道加入了舆情信息的报道中。

(六)舆情演变中的变化趋势

1.事实信息是引发舆论的关键

据“360指数”中关于“□□学院”的搜索指数趋势及媒体关注度趋势的数据显示:对此事件的媒体关注的最高点出现在8月23日,网络搜索的高点在8月25日,之后舆论热度便趋向整体减弱,其中26日后稍微有所反弹。诸如“开除患癌女教师”“不要给我哭,我见多了” “直至去世学校仍未履行判决”“不知是癌没有请假” “不怕法律怕舆论”等信息的发布,都无一例外地成了舆情“燃爆”的最高点。可见,事实信息是引起舆论的关键。

2.舆论关注突破区域化特点

据“360指数”中的数据地域分布图显示,在2016年7月至8月、9月至10月期间关于“□□学院”的搜索数据统计结果中,“甘肃”的搜索高居榜首,地域相关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关注的普遍度而言,广东、山东、四川河北等都仅次于甘肃,可见该事件的国内关注度出现了急剧攀升的趋势。

3.网络媒体关注呈现多元化特点

从“清博舆情”中关于该事件的媒体关注分布来看,舆情首先是通过网页新闻扩散,占总媒体数量的51.67%,其次是微博占15.20%、论坛占和微信分别占据总媒体数量的21.28%和10.94%。

4.普通网民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

图1数据显示,在整个事件的舆论发展过程中,以新浪微博网民为例,普通民众是网络舆论的主要参与者。其余言论来自微博的认证用户群(名人+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网站),总共占8.5%。认证用户的言论又以名人微博最多,其次是政府和媒体微博,他们第一时间发布事件进展的消息,为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5.网民话题呈现多元化特点

图2数据显示,在网民关注的“某高校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话题中,有关患癌女老师被开除是核心内容,其他信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博文学院在事发初期所采取的“封堵”措施导致的网友和媒体自发探索所致,学校办学机制、院长个人信息“造假”等话题的出现、发酵和传播便是如此。

二、突發事件类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征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相较于2015年,教育部门的热点事件数量和舆情压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校园依然是舆情事件的高发地。[3]

1.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自媒体成主要发酵平台

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 亿,较2016年底增加 2830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6 年底的 95.1% 提升至 96.3%,网民实现了“指尖发声”。[2]

新华网《2016年度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报告》中显示,2016 年度360起社会热点舆情事件中,有超过2/3的热点舆情发酵于自媒体,其中微信平台占比为23.5%,微博为29.5%,手机客户端为7.0%,此外还有论坛、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占比达 13.1%,[4]移动互联网塑造的自媒体社群已逐渐成为舆情发生的主要信息源及舆情发酵的关键渠道。

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生代”的主力军,在面对与个体利益相关的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通过微博、微信、知乎、网络直播等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及诉求并借助于手机等媒介实时传播出去,实现“零时差”传播。

2.传播主体的情绪化较强,易发生非理性传播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生活空间相邻,群体行为易相互感染。同时,由于其价值观尚未稳定,公民意识高涨,情绪化较强、好冲动,一旦发生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且与他们设想的情景相反时,大学生群体就极易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变得异常情绪化,这种个人主义情绪很容易受到煽动和挑拨,集体无意识产生偏激共振,使他们丧失了对事件事实的判断能力并在隐匿的网络上进行发泄,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事件进行的“非理性传播”。同时,涉及大学生、教师等主体的事件易出现“标签化传播”。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抽样统计的2016年首发于移动全媒体的热点事件所涉及的职业群体来看,官员、教师、警察、医生、学生等成为2016年移动舆论场中的高频词。[3]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极易导致一边倒的情绪化宣泄,甚至产生“媒介审判”。而此类事件的舆情热度的升温较一般热点事件来说也更快速、更猛烈,从而营造了负面的舆论环境,扩大了负面舆论的传播范围。

3.传播内容相对单一,处置不当易出现次生舆情危机

据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报告》显示,2016 年度的社会热点舆情中,涉及教育类的事件占比为 10.03%,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招生考试、安全事故等方面。而高校大学生关注的内容相对单一化,多集中在师风师德、校园安全事故、高校管理漏洞、高校食品卫生等涉及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的话题。[5]endprint

突发事件类高校网络舆情因其突变性、公共性等特征,一旦发生便有可能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事态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计性,在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信息共振及媒体议题和网民议题的双重影响下,主体舆情会出现不同衍化,隐性和显性的次生舆情危机可能会随时发生,[4]对公众情绪产生强烈刺激,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关注和探讨。

综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高校突发事件类的网络舆情控制工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三、网络舆情发展的数据模型建构

(一)“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的整体舆情判断

根据图3舆情发展的数据模型分析,射线的交汇处即为事件的初步发生期,射线向外发散的过程即为事件舆论的层级演化过程,显示出了偶然性事件从初期发生、发酵到信息爆炸成为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事件的层级演化过程中,每一层级的向外扩散基于普通网民的大量参与和媒体关注,意味着对每一层级的积极应对都有可能实现网络舆情的转向。就“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而言,所采取的消极应对策略不仅使当事机构失去了应对舆情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进一步助推了网络舆情的向外扩散。

(二)网络舆情发展的数据模型假设

假设在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存在有自变量突发事件设X、涉事单位A和主管部门G,应变量即为公共舆论Xn(包括网民意见N和媒体关注M),那么网络舆情的发展与传播模式大致有四种模型:

模型1:X → A → G……>X1

模型1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理想模式,即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积极应对、妥善处理,主管部门对该事件及处理方式做出回应,舆情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舆论消散。

模型2:X → A……> G → N → M……> X2

模式2是指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积极应对、妥善处理,但是主管部门未对此事件进行公开回应,容易造成舆论焦点对象的转移,主管部门有可能被困负面舆论。

模型3:X……> A → G → N → M → X3

模型3是指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采取“信息封堵”,拒绝公开回应,有关部门虽做出回应,但仍导致舆论爆炸,引发网友和媒体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挖掘。

模型4:X……> A……> G → N → M → X4

模型4是指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和主管部门均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导致舆情爆炸。

本文所选取的“患癌女教师被开除”案例属于第三种传播模型,即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某高校拒绝回应相关事实,并一再掩盖真相,虽然“甘肃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微博积极回应,没有引起公众对主管部门的负面舆论,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舆论爆炸,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消解负面舆论。负面舆论随着网友热议的持续升温和传统媒体的深度调查,关于“某高校”和“校长陈某”的相关信息不断被质疑和报道。当舆情开始呈现爆炸趋势时,某高校采取了“冷处理”和涉嫌转移矛盾的应对方式,最终导致舆论全面爆炸。

此外,在此次舆情应对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务微博等政府部门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及社会地位,在网络舆情危机到来之时,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其权威的优势,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成为意见领袖,从而引导舆情走向。2016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着重强调了“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消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6]

四、高校舆情的控制现状及其应对机制构建

(一)当前高校舆情控制存在的问题

1.舆论应对观念陈旧

采取回避、封堵、“冷处理”的方法,试图淡化处理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危机,避免其扩散后增添工作负担,扮演“控制者”而非“引导者”的角色,处理效果往往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

2.缺乏健全的舆论应对机制

当下高校舆情应对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职能部门的整体联动更是缺乏有效合作,缺乏系统的事前研判、事中应对及事后总结机制。

3.软硬件投入不足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持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处理、预警的数据库群以及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较为原始的人工监测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

(二)高校舆情的应对机制构建

1.突发事件的预警期——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

高校舆情具有周期性、集中性特点,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极具时代必要性。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规律、影响力和破坏性,加大投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组建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为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摒弃传统舆情应对思维,加大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水平。

2.突发事件的传播扩散期——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和应对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其自身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很大关系,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对机制是防控和引导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手段。突发事件的舆情扩散以隐蔽性、密集性和突发性为特点,在无法实现有效预警的情况下,面对突发性舆情事件,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防控事件的恶性发展。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联席会议和适应新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官方媒体平台,遏制舆情的谣言化传播,谨防人为制造舆情和二次或多次舆情产生。

3.突发事件的衰退平缓期——建立健全高校舆情总结机制

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衰退平缓期也要有相应的必要的舆论善后机制。在这一阶段,主流的声音占据舆论的主导地位,但仍要密切关注非主流舆论,防止新的舆论点出现。同时,对这一突发事件展开评估、反思、评价本次应对过程,明确责任部门,排查不足,为今后突发事件的舆论预警和应对积累经验。

当前,我们正进入全媒体时代,整个社会的舆情态势和媒体生态将更为复杂,高校舆论场也将变成关键区,对做好新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观念先行、早做准备、积极应对才是科学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

[2]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6-12-21.

[3] 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2016年度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报告[EB/OL].2017-01.

[4] 靳媛,代嘉幸,吴心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新特征[J].才智,2015:29-30.

[5] 罗莉,周婷.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6(4):26-27.

[6] 陈萍,于晴,吴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应对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245-248.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
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的深入分析与有效应对之探索
构建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欧盟“双反”问题及其法律性对策研究
构建普通高中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危机事件应对机制分析
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应对机制研究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新旅游法实施对旅游企业的影响研究
卫生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