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传播的仪式观”
2018-01-18周野
周野?
摘 要:“传播的仪式观”是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经典理论,他将传播看成一种仪式,包含文化、传播、仪式、对话、社会五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佑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异军突起,形成群体性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范式、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与“传播的仪式观”精神契合。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的传播仪式观。
关键词:传播的仪式观;罗大佑时期;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111-02
1975年,美国文化研究代表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包括5个核心概念:文化、传播、仪式、社会和对话。理论主要认为:“对话或传播是一场仪式,传播的仪式观是把传播视为参加一场仪式,它强调的不是信息的获取,而是信息的共享,传播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一种社会行为或社会行动,涉及构建一种信仰,构建一种文化,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人类社会的层面。”[1]综上,“传播的仪式观”即是一种群体传播观念,通过文化的传播、对话以及仪式的共识,达成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共享与构建,由此形成一种群体性文化范式,定义、指导并且约束群体行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校园民谣异军突起,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活力。“音乐教父”罗大佑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并在1976年正式投入了商业音乐的创作。1981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童年》,随后推出了《之乎者也》《未来的主人翁》等专辑。1990年创设“音乐工厂”,陆续发表《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皇后大道东》等一系列国粤语歌曲,同时他也投身于电影配乐的工作当中,如《走不完的路》《搭错车》。以上所述的成就让中国流行音乐基本脱离了戏曲的影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辉煌时期。由此在校园兴起了一股民谣热浪,罗大佑时期开启,以校园为第一阵地,以整个社会为广阔背景,他的歌曲以极大地深度广度迅速传播。
在声势巨大的传播趋势之下,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整个校园乃至社会的一种精神狂欢,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的传播成为了一种以共享和联系为特征的具有“传播仪式观”的社会性活动。
一、歌曲创作的文化对接
罗大佑的歌曲在创作上自成一派,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以个人经历与真实感受为第一来源,结合社会背景与人文思考,因而能够打动人心并且形成共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校园青年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朦胧期,在社会的转变中显现出来的梦想、迷茫、信念、痛苦都在歌曲中充分展现:对童年与梦想的缅怀、对爱情的朦胧与悸动、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充满家国情怀的乡愁情结等等。这些歌曲表现了一种真挚的社会诉求,满足了校园听众的心理需求,成功地对接了歌曲情感与受众需要,这一点正是校园受众对罗大佑歌曲形成集体文化认知的根本之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以下这五个层次阐释罗大佑歌曲何以成为“仪式观”共享的文化基础。
1.生理需求。罗大佑的音乐注重旋律,经常用两段重复的旋律进行歌曲的表达,抒情性很强。他摒弃了戏曲冗长压字的风格,乐曲较之以前轻快明朗,简洁连贯,可听性极强,满足了新一代对音乐风格的追求。
2.安全需求。《原乡》《母亲》《赤子》等歌曲,深情地展现了人生命伊始眷恋的人与事,爱与情,使人感觉温情、安逸,被安全感包围。再如《将进酒》——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将故乡、爱情、祖国用“酒”的线索水乳交融,激发人生命本能的眷恋和情感,让人被温馨裹挟,泪眼婆娑。
3.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情感与归属感,来自于故乡和童年。罗大佑的歌曲对于童年的缅怀自成一大主题。《童年》通过对童年记忆的重述,展现了一个童年真我,引起了对美好时光的回想。虽然童年因人而异,但是也有很多共性,如學习生活、初恋情结、对成长的渴望。这些特殊事件的拼接,造成了一种情感的喷发。而《乡愁四韵》则是体现出浓浓的乡愁,将对故乡的思念同样上升为一种家国愁绪,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感动着每一个听众。罗大佑的声音就是他们心中的声音,是他们内心的渴望。
4.尊重的需求。校园的年轻人刚刚步入成熟,开始思考整个社会,并且渴望在社会的朦胧转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这就需要向社会发出声音,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社会的尊重。在歌曲《未来的主人翁》中,罗大佑通过对孩童世界的观察提出对孩童成长的观点,同时也借助孩童表达了年轻人想要被世界承认、改变未来的呐喊,契合了当时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校园听众正青春年少,心怀理想,朝气蓬勃,而罗大佑的歌曲以一种温暖的力量给人鼓舞与信心。在《追梦人》中,他塑造了一个为了理想矢志不渝死而后已的形象,激励着年轻人为理想而奋斗。在《一样的月光》中,他提出了对于“我们”和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让青年人的奋斗中有片刻的思索,然后更好地创造新世界。
二、民谣的传播模式
罗大佑时期其流行音乐的传播,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从1982年到1995年,罗大佑一共举办了7次大型的演唱会,如1984年的“最后一个与你相互取暖的夜晚告别演唱会”、1993年的“乐缘情未了演唱会”,其中1995“台湾庙宇全省巡回演唱会”更是场次达13次之多,现场感给予人丰富的环境支持以及情绪感染,是音乐传播的一种高效方式。除去演唱会,在20世纪80年代,收音机、录音机、磁带成为音乐传播工具,使得流行音乐融入听众的生活。90年代,卡拉OK兴起,更加拓宽了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以罗大佑为中心,大众传播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传播方式。但同时音乐传播也进入到网状的人际传播——音乐受众将音乐变为生活话题,分享交流,音乐随着社交活动完成了新一轮传播。endprint
三、民谣传播的模型仪式
罗大佑时期形成的音乐表现形式算得上是一种模型范式:演唱者和伴奏者一同聚集于舞台,此时歌曲演唱不再单纯是演唱,而变成了一场多人的艺术演绎,他们擅长用肢体动作和情绪去感染受众。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有演员之间的互动,也有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而他本人带一把吉他独唱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整个时期的象征与纪念。
这种演唱模式成为传播过程中具有“仪式感”的一种社会活动:音乐,就要像这要做才是属于时代的声音。罗大佑模式“仪式感”的建立,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形象的重塑,听众不仅仅将音乐作为消遣的一种碎片化娱乐,更将它看成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活动,关注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与变迁,让音乐根植于社会本身与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形成更加有生命力的蓬勃态势。
四、场域的“认知盈余”——群体对话的展开
“认知盈余”理论是由克莱·舍基在其《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提出,认为社会群体大量的自由时间的合理支配可产生“认知盈余”,是一种知识模式。而罗大佑流行音乐文化社会群体对话联系的空间,则与校园场域的“認知盈余”息息相关。
20世纪80、90年代,电视并未普及,遑论电子产品,除去日常的学习,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属于自己。当时的宿舍生活比较简单,男生喜爱运动,女生说话谈天,也用棋牌娱乐,整个娱乐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罗大佑时期的到来无疑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他们关注流行音乐,并在宿舍张贴相关海报,用小本子记录歌词,音乐与明星成为了大家日常的谈资。
于是拥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表达欲旺盛的学生便产生了与音乐紧密相关的“认知盈余”——对罗大佑歌曲的态度与观点。他们熟知流行歌曲,并且对这些歌曲有着自己的感触和评价。此时流行音乐便开启了“分享”的时期:以音乐的广泛传播成为基础,对于音乐感受的分享成为联系整个受众群体的关系纽带,对话由此展开。由这些关联缔结起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他们将流行音乐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罗大佑音乐的动向,对话变为一种普遍性、常态化、知识性的群体关联方式。
五、社会的构建——信仰共享
“信仰共享”产生于罗大佑时期中后期,是当时校园民谣流以罗大佑为“音乐教父”进而精神化的产物——将罗大佑歌曲中表达的某些精神或感情凝结于他本身,同时也是整个罗大佑音乐受众的一种象征,把整个受众群体或者时代作为一种精神表达。信仰的共享成为受众社会内部构建的精神内核。
那是逝去的时代,他们充满感性,思考生活,满怀对童年对故乡的眷恋;却又心存理想,有着浓浓的家国情结;对生活的坎坷充满无奈,却又执着相信,明天会更好。人们习惯将他们称为“罗大佑的一代”,整个群体将这样的信仰作为一种身份辨识与群体性骄傲,向内部汇聚生力,向外部传播展示。
集体信仰的构建将他们紧紧联结,形成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成为社会层次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罗大佑音乐的传播受众群体已经有鲜明的身份标志,在这个“音乐社会”中感到自我满足,且伴有强烈的精神认同与归属感——罗大佑一代共同社会构建完成。
六、结 语
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传播的仪式观”,罗大佑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音乐,也成就了一个音乐的时代。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成为一种经典,也是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仪式观”的建立。它将歌曲作为共享文化的基础,将音乐传播作为前提条件,形成“仪式感”的外在表现范式,展开常态的群体对话,最终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符合“传播的仪式观”对于传播文化中“仪式观”的界定。
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将罗大佑时期的校园民谣传播看做是“仪式化”的活动,不同于传统对“仪式”的界定“典礼的秩序形式”,而是“一个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共享信仰的表征[3]”。流行音乐以一种小的文化现象(歌曲)构建起一个有共同信仰的社会群体,罗大佑以及它身后的庞大社会群体,开辟了一种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的文化观:流行音乐成为独立的社会文化主体,它以不可小觑的力量对社会进行着重新构建。
参考文献:
[1] 车淼洁.杜威、格尔茨对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影响 [J].东南传播,2011(10).
[2] 李天月.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90后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 管理观察,2016,(06):68-70.
[3] 樊水科.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 [J].传播学研究,2011(11).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