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2016-04-22夏晓天罗崇光

关键词:应对机制危机管理高校

夏晓天 罗崇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社会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隐藏着各种诱发危机的因素,使一向宁静的大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危机事件的冲击,本文阐述了高校危机的种类,并对高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应对机制。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危机的内涵与特征 危机属公共管理范畴,是美国学者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首先被用于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英文辞典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者变坏的转折点。其中美国学者丹尼尔·A·雷恩认为,危机是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机事件。汉语中该词有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意思。本文认为危机是指:出乎意料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安全及基本价值、基本准则产生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并做出关键决策的不确定性事件。

1.2 高校危机事件的种类 本文以高校环境、人文特性为基础,根据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分类如下:

1.2.1 公共卫生类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高校主要涉及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SARS等)、食物(饮水)质量问题引起的中毒事件等。

1.2.2 政治类危机事件 政治类危机事件主要是指涉及社会时政和热点引发的危机事件。当下大学生普遍关注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并且通过多渠道特别是网络平台展开讨论,热衷于回帖,跟帖从中赚取点击率,并引以为傲,但是由于缺乏理性而被利用并做出过激的反应(游行示威、群体性聚集),将导致发生影响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甚至危害师生安全及校园稳定的政治危机事件。

1.3 机制的定义 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

2 高校危机发生的原因

高校危机的发生与大学生群体特性是密不可分的,高校自身对危机管理的漏洞让本该无所遁形的高校危机有了勃勃生机,社会因素的诱导更给高校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催化剂。

2.1 学生主体特性为高校危机发生提供土壤 认知有限,判别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且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包括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缺乏实践基础,加之社会经验不够充分,从而缺乏对事件的全面思考,对是非曲直判别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成熟水平。

群体生活,价值取向高度一致。现如今高校宿舍高度集中,他们在学习、生活、课外实践等方面大体相同,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导致其价值取向高度一致,打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旗号更是一呼百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人员聚集。

富有激情,自控能力尚需加强。大学生多是20左右的年轻人,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拥有青春活力,充满激情,更不乏“愤青”,他们又渴望表达,网络的普及便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也为部分人搭建了发泄的平台,很容易让敌对势力注意并利用,在不了解信息真实与否的前提下,不吐不快,甚至出现情绪失控,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盲目跟风,最终催生了高校危机的发生。

2.2 高校管理漏洞为高校危机发生创造空间 虽然我国高校在长期的改革和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但是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 ,但对高校危机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体制机制漏洞明显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

2.3 社会因素影响为高校危机发生注入活力 房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来自经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富二代”不断炫富,“官二代”此起彼伏,来自社会公平的感叹越来越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是有多远?这是他们无法接受,无法想象的,一部分同学心理包袱越来越重,压力不断加大,自我调节有限,又缺乏合理的疏导,得不到合理宣泄,长期处于抑郁寡欢,慢慢的有了不满,甚至仇视社会,日益浮躁不安,哪怕是因为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其对社会、家庭、学校的不满,这使高校危机发生概率大大提高,如2004年马加爵事件的爆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另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恐怖主义、邪教等组织出于政治上的不良企图,通过披上民族大意的外衣,利用高校学生群体特性对高校师生进行诱骗,鼓吹并煽动大学生起来闹事,造成高校教学秩序的混乱或中断,对高校造成严重危害,情节严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如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7.5”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对策

从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应对经验,加强高校对危机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给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和高校秩序造成危害,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构建高校危机预警机制 ①转变观念,加强危机意识教育。转变“以治理为主 ”的观念 ,树立“以防范为主 ,防治结合 ”的思想。因此高校各部门要在平时管理的实践中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辅导员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观念深深扎根于高校师生的意识之中。②建立危机预警制度。预警的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 实践证明,随着危机的频繁发生 ,危机预防成为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

3.2 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 ①危机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储备。危机的预警、处置和恢复全过程都需要各种资源的保障和供应,资金和物资也是防范和化解危机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建立起一个针对各类危机的资金、卫生、设备、保险等综合的后勤保障应急体系。②管理危机的组织体系。每次危机的管理机构都是临时性的 , 一旦危机得到缓解,这个机构也就被撤销了。

3.3 健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①应对危机的决策系统。无论是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危机的回应和危机后的重建 ,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②应急宣传机制。高校要增加透明度,畅通信息传播的管道,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③内部协调机制。快速形成统一指挥和总体协调的机构是保证应急管理质量的命脉所在。

4 结语

如果危机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将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危及学校师生财产、生命安全,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影响国家稳定,所以高校要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动摇,提高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重视力度,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强化危机的决策水平,完善危机应对机制等,目前高校的危机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提升空间还有很大,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危机管理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