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文英教授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验案举隅*

2018-01-18吕向阳

中医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二陈汤痰饮气喘

吕向阳

(杞县中医院,河南 杞县 475200)

谢文英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人,河南省第八批中医诊断重点学科带头人兼学术方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二陈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功能主治为“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在此之前,《金匮要略》已有橘皮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的记载,二陈汤正是在上述方剂基础上进一步精简变化而成,也被后世称为“祛痰之通剂”。《杂病源流犀烛》曰:“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肺系疾病的发生常与痰湿阻肺有关,痰湿阻肺可导致肺气宣降失常,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咯痰、痰白清稀,甚则胸闷、气喘等。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谢教授常使用二陈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每获良效。现择谢教授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的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二陈汤加减治疗肺胀案

案1。患者,女,67岁,2017年3月3日初诊。主诉:咳嗽、气喘、胸闷5年余,加重半个月。患者自5年前开始每遇天气转冷即咳嗽、咯痰,清晨咳嗽较剧,痰量少、白、黏,咳甚则胸闷、气喘;半个月前不慎感凉后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清稀,胸闷,气喘,咽痒,纳差,眠差,困倦乏力,大便1次/d、不成形,体胖,面色暗,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滑。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肺胀,辨证为痰湿阻肺、肺肾气虚。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予二陈汤加减,处方:清半夏10 g,陈皮10 g,茯神12 g,炒紫苏子10 g,桂枝5 g,炒苦杏仁5 g,炮姜5 g,炒麦芽20 g,炒神曲20 g,焦山楂20 g,酸枣仁10 g,节菖蒲10 g,远志12 g,党参片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7年3月12日二诊:咳嗽大减,仍痰多,饮食、睡眠渐好,但大便溏、2~3 次/d。上方去紫苏子、桂枝、炒苦杏仁、炮姜、炒麦芽、炒神曲,加橘红6 g、干姜6 g、炒白术10 g、茯苓30 g,继服7剂。2017年3月20日三诊:咳嗽消失,偶有晨起咳痰,睡眠、大便均好转。在上方基础上去橘红、白术,加丹参20 g,续服10剂,以调理身体。

按 《古今名医方论》曰:“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本例患者体胖,且病程较长,此次感凉后引动体内痰湿,痰湿阻肺,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咯痰;痰湿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出现气喘、胸闷;痰湿易阻碍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不能转输水津上归于肺,反而积湿生痰,正如李中梓在《证治汇补》中所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出现纳差、便溏;痰湿内扰心神,故出现眠差。结合患者舌、脉,辨证其为痰湿阻肺、肺肾气虚,故采用二陈汤加减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清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又能和胃降逆,为君药。陈皮辛温,入肺、脾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以助清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又可合清半夏健脾和胃以杜生痰之源,为臣药。佐以茯神健脾渗湿,以助清半夏、陈皮化痰之力,又可宁心安神以助睡眠;紫苏子、桂枝、杏仁既能化痰止咳平喘,又可疏风散寒;山楂、麦芽、神曲健脾消食和胃,以助脾胃运化功能;远志、菖蒲、酸枣仁既能安神又能化痰;党参补中益气,顾护正气。纵观全方,标本兼顾,灵活加减,故服药7剂即症状大减。二诊在原方基础上稍去化痰止咳、健脾消食之品,加重健脾益气补中之炒白术、茯苓等,侧重于治本,则咳嗽基本痊愈。三诊加丹参活血通经,改善循环,以调理身体为主。

2 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案

案2。患者,男,32岁,2017年7月26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1周。患者1周前贪凉吹空调后出现发热、头困重、鼻塞、流浊涕、咳嗽、咯痰、痰白黏,自行服药(具体不详)后效果不佳。现症:咳嗽,咯痰,痰白黏,阵咳剧烈,晨起咳重,遇凉后加重,四肢困重,纳差,恶心,大便黏,舌苔白腻,脉弦滑。患者平素喜食油腻,善饮酒。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辨证为痰湿阻滞。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予二陈汤加减,处方:清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30 g,炒紫苏子15 g,炒苦杏仁12 g,藿香15 g,佩兰15 g,甘草片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7年8月2日二诊:咳嗽基本痊愈,舌苔薄、白腻。原方加白扁豆30 g,继服7剂。

按 《医门法律》曰:“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胃阳气虚衰、无力化水行水是内生痰饮之因。《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津液源自于“饮”,其中胃之“游溢”与脾之“散精”至为关键[1]。痰饮阻胃是二陈汤方证的主要病机。本例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内生痰湿,正值长夏季节多湿,外湿引动内湿,痰湿阻滞于肺,肺气失宣降,则出现咳嗽、咳痰、痰白黏;痰湿阻滞于脾胃,则出现纳差、恶心;湿流四肢,则出现肢体困重。因患者辨证属痰湿阻滞,故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二陈汤加减方中清半夏、陈皮配伍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降逆;茯苓、藿香、佩兰醒脾健脾化湿,以复脾胃运化功能;紫苏子、杏仁降气化痰止咳,以助清半夏、陈皮化痰止咳之力;甘草片可调和药性,润肺和中。二诊加白扁豆,加强健脾利湿之力,以善后调理。

3 二陈汤加减治疗哮证案

案3。患者,男,3岁,2017年8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喘3个月。患者3个月前感凉后出现发热、恶寒、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甚则呼吸急促,喉中可闻及哮鸣音,给予西药(具体不详)口服治疗后,发热、恶寒好转。现症:咳嗽,气喘,喉中可闻及哮鸣音,痰白稀,纳差,大便不成形,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滑,脉濡。患者平素体质弱,易感冒。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诊断:哮证,辨证为痰阻气闭、肺肾气虚。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方选二陈汤加减,处方:清半夏6 g,茯苓15 g,乌梅5 g,甘草片10 g,炒苦杏仁10 g,炒白术12 g,炒枳壳10 g,干姜6 g,五味子6 g,生晒参20 g,酒萸肉10 g,蛤蚧1对。7剂。2 d 1剂,水煎服。2017年8月20日二诊:偶有咳嗽,气喘,有痰,痰白稀,喉中哮鸣音消失,纳差,腹胀,大便成形。上方加厚朴10 g,继服7剂。2017年9月2日三诊:咳嗽、气喘痊愈,未再复发。效不更方,继服10剂,以调理身体。

按 本例患儿素有痰饮内伏,复因感凉,引触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阻于气道,则气道狭窄挛急,呼气不利,痰气相互搏击,故出现痰鸣有声;痰饮阻肺,肺气宣降失常,则出现咳嗽、咯痰。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标实为痰浊,本虚为肺脾肾虚。痰浊可导致肺、脾、肾虚衰,肺、脾、肾虚衰又可促使痰浊生成,使伏痰益固,且正虚又降低了机体抗御诱因的能力,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故本病难以速愈和根治。结合患者平素体虚及舌、脉象,辨证其标为痰阻气闭,本为肺肾气虚。患儿初诊时正值哮喘发作期,故治疗偏重于治标,选用二陈汤加减以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方中清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能降逆和胃。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以助清半夏化痰之力;茯苓、炒白术健脾渗湿;枳壳理气宽中;干姜温肺化饮;乌梅、五味子收敛肺气,与清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并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酒萸肉、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甘草片为使药,调和药性,润肺和中。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二诊时,患儿诸症大减,仅偶有咳嗽,但饮食不慎后出现腹胀,故原方加厚朴以行气消积、燥湿除满。三诊时,哮喘未再复发,体质较前增强,故以调理为主,考虑患儿哮喘责之于痰饮内伏,且有正虚为本,故效不更方。

4 讨 论

二陈汤被称为“祛痰之通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梅尼埃病等证属湿痰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陈汤具有很好的镇咳、化痰、平喘、增强免疫功能、抗炎等作用。蔡中琴等[2]研究发现:二陈汤提取物和粉剂均能通过抑制氨水的致咳作用、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泄来发挥其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苏奎国等[3]在研究运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发作期大鼠模型时发现:桑苏二陈汤加味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显著减低哮喘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从而改善气道的重塑。谢教授经过一系列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二陈汤加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进而增强细胞免疫,提高免疫功能[4];其能够通过增强PBMCs中的HDAC2基因表达来提高HDAC2活性,进而抑制TGF-β1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并增加SOD和GSH-Px活性,减少MDA生成,增强Sirt1基因的表达,提高Sirt1活性,抑制Hif-1αmRNA表达,减少IL-1β、IL-6、TNF-α、CRP的合成与释放,以发挥其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进而保护肺组织,改善肺功能[5-7];其还能通过降低Smad3水平、提高Smad6和Smad7水平来协调Smad4基因表达,并调整HAT/HDAC的平衡,发挥其抑制细支气管及肺组织结构重塑的作用,保护气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8-9]。由此可知:二陈汤加味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系疾病既可以通过镇咳、化痰、平喘、抗炎来改善现有症状,又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损伤及保护气道结构来发挥其远期疗效,减少患者的发病次数。

谢教授在临证时发现: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易化生痰湿,故临床多见痰湿为患者;因痰饮水湿均为机体津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相互间又可以转化,如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痰为饮之积、饮为痰之渐等,故痰饮水湿常兼杂为患。李中梓认为:二陈汤中“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之力”。谢教授临证治疗肺系疾病证属痰湿者常采用二陈汤加味,并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及季节的不同灵活加减,如:老年、幼儿患者多加党参、白术等,以健脾益气、固护正气、标本兼顾;青壮年患者则重在祛痰化湿,药物的用量也加大,以治实证。治痰大法,湿则宜燥,寒则宜温,热则宜清,燥则宜润,风则宜祛,气则宜行,血则宜活,食则宜消,浊则宜开,虚则宜补,而总以二陈汤为主,据证加减则已[10]。谢教授指出:二陈汤“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临证使用时当注意辨证运用,灵活加减。

猜你喜欢

二陈汤痰饮气喘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浅论二陈汤的衍变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憋得气喘
Smog in Los Angeles
气喘儿也要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