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瘀血发黄探讨
2018-01-18崔倩倩
崔倩倩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黄疸是临床常见的肝胆系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其中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1]。该病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导致脾失运化,湿邪内生,困遏脾胃,壅塞肝胆,输泄失常,胆汁泛溢皮肤,发为黄疸[2]。然而,湿邪瘀久化热,瘀热郁于血分,同样可导致胆汁不能正常输泄,络破入血而发黄;或黄疸进一步加重,证候转变为瘀血发黄,其典型的体征表现为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显露。黄疸一般的治疗原则为祛湿退黄。而对于瘀血发黄,由于瘀血和湿邪同为主要的病理因素,且其致病作用贯穿于疾病始终,故对该病的认识需要有进一步的认识及研究。现将中医论治瘀血发黄的经验探讨如下。
1 历代医家对瘀血发黄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瘀血发黄的认识
瘀血发黄又称“蓄血发黄”。古代医家对瘀血发黄的认识始于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曰:“寸口脉浮而缓, 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提出血分瘀热是黄疸发生的病机之一。《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曰:“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方中硝石化痰活血,矾石化湿利水,二者共用,活血利湿以退黄。宋代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言:“有血必狂,宜抵当汤;如黄病自下血,亦有自愈者。”认为黄疸的发病与瘀血密切相关。明代吴有性在《瘟疫论》中言:“发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 黄因随减。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经瘀热,若专治瘀血误也。”明确提出用血分解释瘀血发黄的病因病机[3]。《千金翼方·黄疸》曰:“时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指出某些黄疸具有传染性,并与瘀血相关。叶天士云:“湿浊内蕴,瘀热发黄。”认为湿、热、瘀是黄疸主要的病理因素。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言:“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郁遏,乃发为黄。”说明瘀血内郁血分可致发黄。
1.2 现代医家对瘀血发黄的认识
汪承柏教授认为:病邪“其始在气,继则入血”“肝又主藏血, 故肝脏受邪日久, 易成蓄血证”“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发黄”“蓄血在下焦,使之黄”,而重度黄疸性肝病有病程长、血瘀重、里热盛三大共同特征,其中病程长是血瘀之根, 因此瘀血为蓄血发黄的重要因素[4]。钱英教授提出黄疸的辨证应注意辨阳黄、阴黄、瘀血发黄,同时指出肝炎的发展一般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3个证型,并指出瘀血发黄在黄疸治疗中的重要性[5-6]。周仲英教授认为:瘀热是指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互相搏结、胶结和合所形成的具有新的特质的病理因素,是黄疸的病理基础;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黄疸方选《备急千金要方》的犀角地黄汤和《金匮要略》的茵陈蒿汤加减,常用水牛角、山栀子、牡丹皮、甘中黄和紫草等[7]。
2 中医药治疗瘀血黄疸
2.1 中药复方治疗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238条曰:“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提出茵陈蒿汤可用于治疗瘀血黄疸,方中茵陈、栀子、大黄3药共同起到利湿退黄、活血化瘀的作用[7]。扈晓宇教授自拟“扈氏通络方”基本方(丹参40 g、郁金40 g、桃仁30 g、红花30 g、赤芍30 g、炙甘草20 g),具有化瘀通络的作用,一般用于小儿瘀血黄疸,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以健脾和胃、滋养肝肾之品,标本兼顾,临床取得相当好的疗效[8]。卢良威教授采用犀角地黄汤合茵陈篙汤加减[生大黄(后下)、桃仁、生地黄、黄芩、大叶金钱草各15 g,茵陈、水牛角、半枝莲、丹参各30 g,赤芍50 g,生栀子12 g,黄连9 g,西黄丸(分2次吞)6 g]治疗瘀血发黄,具有化癖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9]。闫莹[10]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对48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使用清热利湿药物,在此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主要药物组成有川芎、丹参、赤芍、三七粉等,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及ALT、AST、PT、TBIL等相关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片仔癀对黄疸性肝炎及胆囊炎有较好疗效,其主要药物成分为三七粉、蛇胆、牛黄、麝香,其中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蛇胆清热解毒利胆,牛黄清热泻火,麝香清热活血开窍,诸药合用,共奏利湿化瘀退黄之效[11]。由此可见:中药复方在瘀血黄疸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2.2 单味中药治疗
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指出其“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故大黄有苦寒清热、下瘀血的作用,对“瘀热在里”的瘀血发黄有较好的清热利湿、化瘀退黄作用。《太平圣惠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也载有单味大黄治疗黄疸的内容[12]。
赤芍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研究[13]发现:重用赤芍治疗重症黄疸性肝炎所致瘀血发黄,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赤芍不仅可入肝经,而且能入血分,既能逐瘀活血,又可清热凉血。《本草经疏》曰:“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行血凉血。”因此,在治疗瘀血发黄时,配伍其他凉血祛湿药物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14]。刘宝山[15]认为:治疗瘀血发黄时,在运用活血药化瘀退黄药物的同时加用水蛭,退黄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因为瘀血发黄病属血分,而水蛭味咸、苦,咸可入血,且入血而又不伤血,又瘀血发黄病位在肝,而水蛭性平、归肝经,因此可直达病所。《本经》记载水蛭有“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的功效,可消除积聚、臌胀,而此类功效是其他虫类活血药所不具备的。瘀血发黄病证以血瘀阻滞为本、黄染为标,而水蛭行气活血,可消瘕除积,从而治其本,本愈则标即除。
3 中医外治法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最早提出中医外治法可用于治疗黄疸,后来记载的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吹鼻法。该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其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曰:“比岁又有虏黄病,初唯觉四体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檗染者,此热毒已入内,急治之。若初觉,便作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黄汁出数升者,多差。”吹鼻法主要用于治疗黄疸、黑疸。《圣济总录》《幼幼新书》《鸡鸣录》《外治寿世方》 对此法多有记载[16]。②擦药法。一般用茵陈和生姜同擦,如《本草纲目》最早提出茵陈“同生姜, 擦诸黄病”。《急救广生集》提出单用生姜,曰:“生姜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也。”③吹鼻法和擦药法合用。④脐疗法。明清医家善用脐疗法治疗黄疸。最早的脐疗法治疗黄疸见于《本草纲目》,原书曰:“百条根(同糯米饭捣, 罨脐上, 黄肿自小便出)。”多数脐疗法以鲫鱼入药,如《种福堂公选良方》曰:“雄鲫鱼(一个去头骨,止用背上肉两块),胡椒(每岁一粒, 至十粒止,研细),麝香(三分)。上二味同舂烂,麝香另加,不必同舂,恐粘染臼上。将蛤蜊壳填满,合于病人脐上,用绢缚紧,一日夜即愈。”⑤其他外治法。《急救广生集》有采用陈腊肉治疗黄疸的记载。《验方新编》提出采用麝香加癞虾蟆治疗黄疸[17]。韩捷等[18]研究发现:运用脐火疗法治疗黄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
4 讨 论
通过由古至今的临床实践,中药对瘀血发黄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采用西医治疗黄疸时联合使用中药,可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瘀血黄疸的中医药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及规范的用药,因此,完善规范的用药标准对瘀血黄疸的治疗有更好的作用。此外,对于中药治疗瘀血发黄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大多为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随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成熟,对于中医药治疗瘀血黄疸的相关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