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教授从寒瘀论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经验*
2018-01-18杨海燕陈俊华
杨海燕,陈俊华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 pain,CPSP)是一种以偏身疼痛、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CPSP的发病率目前文献报道不一,脑卒中的部位以延髓背外侧和丘脑最常见[1]。CPSP的发生机制尚未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中枢敏化、中枢刺激失衡和中枢去抑制等有关。CPSP疼痛程度一般为中重度疼痛,性质多样且顽固,西药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镇痛药为主,需要长期服药,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效果不甚理想。
CPSP属中医学“中风”“痹证”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病机不外乎中风患者气虚血弱,或风痰阻络,或肝阳上亢,或瘀阻脉络,导致血脉凝涩,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临床常见治则有养血通络、调和营卫,熄风化痰、活血通脉,平肝潜阳、清热通络。现代医家结合古人经验及临床实际,创造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杨丽霞[2]认为卒中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原因为正气亏虚、运化乏力和瘀浊留滞、邪气聚生,采用汤药内服加中药药酒外擦治疗,有效率 93.1%。孙阁[3-4]运用腕踝针治疗卒中后伴有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结合调神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伴有肢体疼痛的患者,可收到满意效果。王新志教授是河南省名老中医,擅长辨证论治,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可从寒瘀论治,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一方面中药内服,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治则,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减;另一方面重视针刺疗法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
1 从寒瘀论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理论基础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痹之病名。《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故痛痹又称寒痹。《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则痛。”《金匮翼·痹证统论》述:“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指出痛痹乃寒邪客体,血脉瘀滞,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篇》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提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留滞脉外,血流不畅,局部气血不足,不容则痛;留滞脉内,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
2 以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实践
中风身偏不用,气血亏虚,无力运行,加之感受寒邪,客于筋脉,致气血凝滞,则为痛。临床可见与病变部位相关的肢体疼痛,痛势比较固定,遇寒痛甚,得热缓解,关节屈伸不利,部分可伴有肢体寒冷感。舌质淡暗,舌薄白,脉沉细。
2.1 中药内服
中药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组成:当归15 g,桂枝9 g,芍药12 g,细辛3 g,炙甘草6 g,通草6 g,大枣8枚。随症加减:疼痛在腰、股、腿、足者,酌加续断、牛膝、鸡血藤、木瓜、姜黄等引经活血祛瘀之品;兼有痰者,加瓜蒌、贝母以清热化痰,或者半夏、天南星、白附子以温化寒痰;瘀重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兼见寒邪在胃、呕吐腹痛者,加生姜、吴茱萸以驱寒止呕;焦郁不安、心烦不寐者,加郁金、酸枣仁、远志行气解郁、宁心安神。方中当归养血和血,亦有温通作用,桂枝、细辛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三者合用,驱散客于脉中之寒;白芍养血和营舒筋,与当归相配,增强补营血之效;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调和诸药,防桂枝、细辛之辛燥。纵观全方,具有温经养血通脉、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中风日久,感受寒邪,肢体疼痛及感觉异常者。临床中合理加减运用,可明显改善疼痛、感觉异常等诸多中医证候。
2.2 特殊针刺手法及处方
《针灸聚英》云:“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奋飞遍体周。任君疼痛诸般疾,一插须臾万病休。”此语突出了针刺镇痛的特点。《素问》中按病位、病因、病势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及行针方法,如行痹时用缪刺法,寒痹时宜深刺久留针,浮痹时毛刺,久痹深痹时长针深刺等。根据以上理论基础,王新民教授以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多采用长针深刺久留针。主穴:肾俞、关元、百会、四神聪、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其中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阳气,祛寒邪。该病脑脉受阻,神不导气,故针刺百会、四神聪醒脑开窍,畅气宁神,使“心寂则痛微”。百会位居颠顶正中,入络于脑,为“三阳五会”之穴,是调神导气之要穴。寒邪客脉,气机不畅,针刺膻中、中脘、气海分别调理上、中、下三焦;加之外关为手少阴三焦经之络穴,总调三焦,气血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则不痛[5]。针刺血海活血养血,加之足三里调畅脾胃气机,使气血生化有源,运行有序。局部取穴以痛为腧,选取局部阿是穴。上肢疼痛可取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疼痛可取委中、伏兔、三阴交、太冲、太溪。局部取穴,旨在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62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利8个月,左侧肢体疼痛 6月余” 为主诉于2017年3月10日前来就诊。患者于2016年7月13日在家中干活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并摔倒,急诊至当地医院,头颅CT示脑梗死,住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后,症状稳定出院,遗留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6月前左侧肢体逐渐出现麻木及疼痛感,四肢发凉,遇冷及入夜疼痛尤甚,需热敷方能减轻。经过多次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左侧肢体疼痛,伴肢体麻木无力,稍有活动不利。平素易烦躁易怒,纳可,眠一般,二便调。面色淡白,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轻瘫试验弱阳性,左侧巴氏征(+),左侧肢体感觉异常,余(-)。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糖尿病病史3年余。颅脑CT示:右侧丘脑梗死。排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骨与关节疾病等可引起肢体疼痛的疾病。中医诊断:中风,寒凝血瘀证。西医诊断:丘脑梗死。治疗原则:温经养血通脉,行气止痛。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药物组成:当归 15 g,桂枝 12 g,芍药 15 g,细辛 3 g,炙甘草 6 g,通草 6 g,大枣 8 枚,郁金 12 g,葛根 30 g,川牛膝15 g,炒酸枣仁 30 g,鸡血藤 30 g,姜黄 10 g。水煎服,1 d 1剂,分早、晚温服。选穴:肾俞、关元、百会、四神聪、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患者左侧肢体疼痛,加取左侧肩三针、曲池、合谷等。采取长针深刺久留针,每个疗程10 d,两个疗程间隔1 d。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微调用药及选穴。中药服用30剂,针刺3个疗程后,患者诉左侧肢体疼痛、麻木感明显减轻,活动较前有力,走路稳当,眠可。
按 本案患者久病体虚,加之寒邪客于筋脉,气血阻滞,内生瘀血,寒瘀互结,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患者面色淡白,脉沉细,考虑其有血虚之象;根据四肢发凉,疼痛遇冷加重,诊断为寒凝;再根据疼痛入夜尤甚,舌质暗淡,脉涩,诊断为血瘀,以此辨证为寒凝血瘀证。给予上述针药结合治疗,酌情加减,使寒凝得以除,瘀血得以化,气机运行正常,进而疼痛和感觉异常症状缓解。
4 讨 论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临床中医证候多样,从寒瘀论治此病,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针灸及药物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导师治疗相关疾病的经验特色。现代研究[6]证实:当归四逆汤有降低血液黏度、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针刺穴位产生的神经冲动在中枢系统中经过整合、加工后可以增加脑内具有镇痛作用的递质(如乙酰胆碱、羟色胺、脑内吗啡样物质)的数量,或者使其作用加强;同时减少拮抗镇痛作用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此达到镇痛效应[7]。中药辨证论治,调理体质,控制病情发展;针刺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方面显效神速。二者结合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灵活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