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庸“和”的视角论相火*
2018-01-18刘怡秀
刘怡秀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相火一词在历代文献中论述较多,现多被解释为一种来源于命门而内寄于肝、胆、肾、三焦,并与君火相配以温养五脏,推动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一种火,与西医学紧张素原类似。“中庸”作为儒学核心思想之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诊治思维方式及治则治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的“中和观”是中庸思想渗透于中医学术的结果。其中之“和”字体现在中医理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致中和”3个方面[1]。笔者以“和”为线索,从相火的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运用3方面梳理有关理论,意在辨明真意,以供参考。
1 从“和而不同”理解相火概念
“和而不同”作为中医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出自《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是君子追求和谐,但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同流合污。“和”字本身包含“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经典哲学思想中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强调并尊重事物个性,允许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即《中庸》所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医学所倡导的继承发扬与创新的精神。相火理论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是不同医家不同流派相互继承发展同时争鸣创新的结果。从“和而不同”的思想角度理解相火的概念,应把握以下2点:①相火概念源流演变“和而不同”,在形成发展中尊重各医家学派的差异,容纳多元,在继承与创新中完善;②相火理论概念的深刻内涵“和而不同”,虽然兼容并包百家争鸣,但更强调追求内在和谐平衡与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雷同一致。
2 从“和而不同”理解相火概念演变
纵观源远流长的相火理论文化,即是一部不断吸收融合扩大并代有创新的发展史。相火概念的形成发展演变至今正是基于尊重各家学说的差异,兼容并包,容纳多元而发展起来的,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体现。基于“和而不同”思想对相火概念的理解,首先应从“相”“火”二字的释义谈起。《说文解字》解释道:“相,省视也。”此处有“仔细观看”之义,为“相”字本义。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瞽指盲人,盲人无法看见周围事物,需要有人帮助指引,指引的人就叫“相”。在周代,“相”在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外延。周代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时指导天子诸侯各项礼节的大臣助手叫“相礼”,此处“相”脱离“省视”的本义,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义。“火”在中医学中的命名和种类繁多。《黄帝内经》记载有“少火”“壮火”,将火以促进机体生理、病理变化之差,或药物温和、刚烈之别进行分类。《医学心悟·火字解》将火分为“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龙火、雷火”。中医学理论中的“火”当属五行范畴之内。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是用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类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即所谓的“火曰炎上”。因此,“火”的理解应为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相火概念的发生源于社会政治结构的类比。“相火”作为独立的词首次出现在《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处“相火”一词的释义应与“君火”配合理解。历代医家对君相二火概念的注解以王冰、张景岳的影响最为深远。王冰认为:由于君火不主岁气(岁气指气候情况),因此,相火是指在火主岁之年,代君火以宣行火令之火;张景岳则是从阴阳上下角度去理解的,认为火为阳,在上之火为阳中之阳,即君火,对应人体的心火,在下之火为阳中之阴,即相火,对应人体的肾火。据考究,自《黄帝内经》论述至南宋之间,没有关于相火的论述,因此,对相火概念的理解要追溯到南宋陈无择,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相火则丽于五行, 人之日用者是也”,将相火理解为“人日之用”即日常所用的燃烧之火,此处侧重于对相火概念中功用的表述。
金元时期,中医学繁荣昌盛学术争鸣产生了许多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震亨组成的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学术流派。他们对相火概念理解有别,尤其是对相火位置的探讨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并分别对相火理论作了阐发。刘河间对相火概念的认识延习唐代王冰的理论,其对相火概念论述主要有3点:①初步创立相火学说的雏形。河间创造性的将相火一词运用于机体,认为相火游行于三焦,作为机体生理功能之一决定着生命的兴衰;②对相火部位作了描述。《仙经》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认为五行之火有君火相火之别,心主君火,肾之中右肾主相火,若与经脉相联系,则手厥阴和手少阳经合为相火。③河间首次将相火-三焦-命门联系起来,指出相火为病的病因为“皆相火热之胜也”,并对“命门相火之为病”列举了诸多内热火证。张从正在河间的基础上继续阐发,将其学术思想概括起来有两点:①对相火部位的描述在河间基础上明确为肝、胆、三焦、心包络[2];②加深对相火性质的理解,加入了对相火病理的叙述。李东垣所论的相火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指正常的相火,即生理之火;二指异常的相火,即病理之火。对相火的部位在《医学发明》论述为“肾有两枚,右为命门相火,左为肾水,同质而异事也”。朱震亨对相火概念的理解更为详实,概括为4点:①指出相火的内涵,即主动为人身之动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生生不息之气;②明确相火的位置,认为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还与心包络、三焦、胆及膀胱等脏腑有关;③指出相火的物质基础为肝肾精血;④相火有正常和异常两种不同的含义,其正常在于“五火”之动中节,其异常在于相火妄动。此后,明代的医家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等人在丹溪相火之常与变的基础上深入阐发,对相火功能性质等不同角度论述,发展为温补学派。孙一奎反对命门相火合称说,提出“命门不得为相火,三焦不与命门配”,推崇“三焦、包络为相火”这一说法。同时,孙氏还指出三焦相火为原气之别使,有“裨助生生不息之功”。赵献可认为:相火是水中之火。张景岳认为:相火藏于命门,是人身之正气,故当应当保养、补充,而不应戕伐。至此相火理论的概念基本明晰与完备。
3 从“和而不同”理解相火深刻内涵
从相火概念源流的梳理中不难发现各个学派认识的差异性,体现了“不同”,而这种不同并没有发展为学术的壁垒,反而使后世不断获得启发,在前人基础上发挥创新,学术观点相互交流互融,从而达到“和”的境界。虽然各医家论述不是一致,但对相火概念的理解本质上是和谐统一、一脉相承的,相火内寄于肝、胆、肾、三焦、膀胱和心包络,与命门有关,脏腑运动、气机升降、气血津液的化生皆赖相火,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原动力[3]。五脏功能活动经络气血正常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障,反之相火妄动则生病。
4 从“天人合一”论相火生理病理
天人合一,指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宇宙万物同出一源,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遵循着同样的变化规律。天人合一作为中庸核心思想之一一直渗透于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相火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之一,是历代医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界、人体的认识不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科学体系。将“天人合一”作为出发点来审视相火对机体作用的生理病理特点,对指导临床具有重大意义。生理之相火在天一指自然界之火中的五运六气之火,用以描述盛夏这一阶段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现象。正如《研经言》曰:“……少阳相火,主夏至前后六十日。与厥阴风木、太阴湿土等,同为天之六气。六气唯火、暑为时最长,故分其……烈者为相火。相火亦谓之暑,乃始温终热之义也。”指出自然界的相火具有温热的性质,代表盛夏时节,这与相火在机体的生理功能相一致:生理性的相火也具有温煦充养机体的功能。机体气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五脏六腑的功能运动、气机的升降出入皆有赖于相火发挥其生理功能。生理之相火为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人非此火不能有化,人非此火不能有动[3]。赵献可在《医贯》中记载:“雷龙火,认为雷火为肝火,龙火为肾火,生理之相火寄寓于下焦肝肾精血之中,并与胆、膀胱、三焦、心包等脏腑有关。”生理之相火应动中有静,动而有度,守于本位而不妄动才能有助于人体生生不息。
在自然界中五运六气相互承制,是维持生态正常的必要条件,任何气候不能偏亢,否则将亢而为害最终导致生化败乱的严重后果。自然界中相火暴悍酷烈失去制约则万物干涸,水不荣木,水涸龙腾而起,动失其正。机体病理性相火的产生也是违背了这一道理。相火是先天命门真火,作为体内固定不动的能量需要安于本位。若肝肾之阴亏虚、五志过极、气机郁滞而致相火妄动偏亢则成为贼火。阴精亏损越重则相火越亢,反之阴精受其火煎灼而消耗愈速,最终导致相火虚衰,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脏腑功能活动减弱,重者则阴阳离决而不复。
5 从“致中和”谈相火运用
“致中和”是中庸的核心,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调和人际关系的社会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以和为贵[4]。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黄帝内经》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这是中医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一直以来历代医家无不采用各种方法治疗疾病,以使机体达到水火既济阴阳和谐的状态。相火学说的完备与发展亦是为了用之于临床,纠正机体的阴阳之偏。
中医学认为: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身体阴阳平调的结果,若阴阳失和,打破了和谐状态就会生病。中医治疗的目的在于平调阴阳、以平为期,治法为去其有余和补其不足。从“致中和”看相火的运用亦不外乎这两点。在相火理论的运用中以“去其有余”为代表的治则为“清热泻火”和“养肾水退心火”,代表医家为寒凉派的刘河间。他深入研究五运六气,针对相火热胜的病机,治疗上多选用寒凉药物,如双解、凉膈、防风通圣、大金花丸之类,以清其热盛兼养肾水,以达到纠正热盛,调和阴阳而致中和的目的。在相火治疗中运用“补其不足”为代表的治则主要包括3条:“甘温除大热”“滋阴清热”“温肾壮阳”。“甘温除大热”的代表医家为补土派李东垣,他从机体下焦水火失和的病因出发,针对相火产生的根源——脾胃气虚,提出了“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强调指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创立补中益气汤等方用甘温除大热的思路以致中和[5]。“滋阴清热”的代表医家为滋阴派朱震亨,他分析相火的病因病机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并对此提出“补阴即火自降”和“有泻火为补阴之功”的治法,故凡阴精虚或阴血虚导致相火旺者分别用大补阴丸和四物汤加知、柏等药以纠其偏。“温肾壮阳”治则是由以赵献可、张介宾为代表的温补派提出的。他们鉴于临床多见真阳衰微,下焦虚寒,相火不安其位,升腾浮越,进而反对当世之人过用苦寒直折之品,耗伤真阳。故治疗多选用温肾壮阳之品,从其性以达到引火归原、导龙入海而致中和的效果。
6 小 结
综上所述,相火一词概念的发生源于社会政治结构的类比,其发展过程尊重了各家学说的差异,兼容并包,容纳多元,但对相火概念的理解本质上是和谐统一、一脉相承,体现了“和而不同”思想。在生理病理上,相火是人体先天命门真火,作为体内固定不动的能量需要安于本位,一旦妄动则成为贼火,可与自然界气候特点与现象相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将相火理论运用于临床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气机和合,正是“致中和”的体现。以上梳理对理论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