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瘤型麻风一例

2018-01-17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麻风病人麻风病麻风

许 政 姜 涛

陕西省商洛疗养院,商洛市,726000

患者,男,38岁。因全身散在无痒痛性红斑10年,双手畸形3年就诊。

患者于10年前淋雨后出现面部肿胀,躯干及双下肢多处红色斑块,不痛不痒。患者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不明,治疗后(用药不详)病情有所好转。一周后皮损复发,当地县医院仍诊断不明治疗效果差。后患者到西安市某教学医院皮肤科就诊,先后按“荨麻疹”、“毛发红糠疹”给予曲安奈德、扑尔敏等药物治疗,红斑逐渐消退。但停药后皮损仍反复发作,曾在当地小诊所多次就诊,均诊断不明。3年前自觉手指无力,小指及无名指逐渐出现屈曲畸形。其母曾患麻风。2周前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进行接触者检查时,怀疑其为麻风,遂转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弥漫性浸润,双侧眉、睫毛脱落,胡须稀脱,躯干及四肢见散在指甲盖大的淡红斑,部分皮损界线不清,双臀部及双股前外侧部分红斑融合成大的斑片,双肘、膝以下及双股外侧呈鱼鳞样变,皮损处浅触觉障碍,双侧手指呈爪形,双手、足闭汗,伴浅触觉障碍(图1~5)。右尺神经、左腓总神经粗大,有触痛,左小指内收功能减弱。组织病理学检查:鳞状上皮萎缩,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内可见巨噬细胞肉芽肿,呈巢团状泡沫细胞,符合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图6),抗酸染色:泡沫细胞团中可见抗酸杆菌4+(图7)。

诊断与治疗: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患者被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II级畸残。应用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讨论:本例患者首先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损害,曾多次就诊于综合医院皮肤科,因皮肤科医生缺乏麻风诊疗知识和对麻风的警惕性,因此患者多次被漏诊。经仔细询问,因母亲曾患麻风,患者意识到了自己可能是患上了麻风,但考虑社会歧视及家庭的因素,不愿被诊断为麻风,隐瞒了家族史,也是误诊的原因。

本例患者误诊过程提示:(1)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医生都应该提高对麻风的警惕性,特别是对于诊断不明的慢性(病史大于3个月)皮肤病患者,应当考虑到麻风病的可能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来自高发区或有麻风家族史的患者,尤其应当高度警惕。(2)由于麻风病患者的家人及亲属患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疾控和皮防部门应定期对现症和愈后麻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家人、近邻及亲戚)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麻风病人。(3)积极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对乡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进行麻风病诊疗知识宣传,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就医或主动报病,有利于减少医务人员漏诊和误诊麻风。

猜你喜欢

麻风病人麻风病麻风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37例麻风患者的家庭集聚性调查分析
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人员对麻风病的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