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藏族医学对麻风的认识和防治

2018-01-17张宏茂冯淑梅格鹏飞道吉仁青久仙加李志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水医药学麻风

张宏茂 冯淑梅 格鹏飞 道吉仁青 久仙加 李志诚 边 境

藏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一部分,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学源远流长,博采欧亚诸医学之长,是藏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伟大遗产之一。根据现有藏文史料考证,藏医药学至少有近4000年的历史,而有关麻风的记载和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400年前,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对生命和健康孜孜探索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1 藏医对麻风的认识

藏族地区麻风疫史久远。据史料记载,藏王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以前,便有“龙疫”(藏语“龙耐”)之说,即指麻风。相传藏王仲年德如(公元400年左右)、曲松达增及皇后均曾患有麻风[1]。可见麻风在藏族地区流行至少有1400多年了。

藏医称麻风为灾病,古代曾称之为龙魔症,又称黑色黄水病、孜得杂拉等不同名称。灾病意为疫虫和黄水合并引发的皮肤溃烂病;龙魔即为一种毒虫,龙魔症即为毒虫引起的人体肌肤腐烂的病; 黑色黄水病是相对而言的,人体固有的黄水因致病因素的不同可病变为寒性病和热性病,白色黄水病是隆和培根为主的寒性病。隆、赤巴、培根称之为三因素,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藏医学以三因的属性和功能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治病机制等医学内容,因此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黑色黄水病是血和赤巴为主的热性病,因皮肤变黑瘙痒难忍而得名;孜得杂拉意为不忍难治。因此病是一种凶恶难忍,残害最烈,顽固不愈之疾,故而自古就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著的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藏医药百科全书《四部医典》中说:“见之恶心思之觉恐惧,闻之愁烦自身见自尸,此生亲属大小生别离。”[2]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人对麻风的畏惧与抗拒心理却已跃然纸上。藏医对麻风病因和机制的论述始于《四部医典》, 该著作开创了藏医学研究麻风的权威记录。其指出麻风的外因是:“地煞夭折牧原掘为田,水煞搅乱草甸翻作池,木煞断截石煞连根掀。不洁炉灰屠场与妄为,险处翻搅敌对互调伏,彼时凶龙杜神罗刹纷,触观口汽思绪毒为射,麻风炽燃传播劫数兴。”[3]指出麻风或因翻地掘石,砍树搅水等破坏自然而滋生浊恶之邪,或因焚烧不洁之物,屠杀牲畜的污血等犯不洁而生毒虫。而这些毒虫则通过触观口汽而蔓延传播。由此可以看出,藏医早在公元七世纪时就已经认识到麻风是外界的邪毒疫虫引发的。

《四部医典》又指出:“病因身体固有黄水疾,病缘前生恶业当报应。一旦相逢魔类病发生,或因食行之故乱五源,黄水呈黑浑身布满盈。性质肌肤骨节脉血脏,黄水既腐加害人身驱,难忍难医称之为癞病。”[4]如上所说,麻风的内因是饮食起居行为不及、过甚、颠倒,使机体内土、水、火、气、空五源紊乱,尤其因水源和火源偏盛并与黄水和血胆伴行,遍及全身而发病。《八支》中说:“饮食起居皆颠倒,尤其生活不卫生,辱骂圣者又杀生,抢掠别人財和物,现世前世作恶业,一旦异熟而发病;直接散布脉管中,肌肤黄水和血液,皆是容易受其害,其后外露而发病,肤色光艳后不美,不仅如此成麻风;外露之期过去后,全身上下不舒服,病伤七精遍体内,致使一切皆腐烂,汗等皆腐流脓水,微小之虫遍体生,毛发皮肤和韧带,筋腱大脉和骨骼,憔悴无华被腐蚀。”[5]指出此病的内因由嗜欲不谨所致,即多因劳力过度, 饮食相违, 使正气受损而体虚。因体虚易感受毒虫,其侵袭人体之后, 邪滞肌肤和黄水,内侵血脉,纵横脏腑, 使气血精髓乖离,久而不愈,形成顽痹。强调麻风属内、外合因致病。又明确指出或受土木破坏,或犯不洁等是促发和滋生自然界的邪毒疫虫之条件,疫虫才是致病因素发病之本,其侵袭人体之后通过皮肤、黄水、血液而发病。毒虫或疫虫作为一种致病因子系从外部感受,这在麻风病源的探求上确是一大突破。据1874年挪威韩森教授研究发现,麻风乃一种杆菌所致,多在人体皮肤、淋巴腺、骨髓、肝脾周围,麻风病因病机的阐述已经没什么特殊,但在绝无细菌一说的一千多年前,在以“三因” 、“四源”作为探求病因病机的总体模式支配下,它的思维所向,至少表明作为一种物质的毒虫 ,系从外部感受,而非人体所固有。也就是说从那时起藏医对本病的病因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已经认识到本病和毒虫有密切的关系,与现代医学认为是由麻风分枝杆菌病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极为相似之处。

2 藏医对麻风治疗的经验

藏医认为麻风的性质是外在肌肤,中在骨节脉血,内在脏腑,皆因全身黄水腐烂而形成难治的麻风。因此临床上也有个由外而内发病的过程。

《四部医典》中收集了很多种疗法。其篇中先论综治之法,后述分治之方,内容相当丰富。不论何种类型,均采用清热解毒、除湿化癖、祛风通络、行气解郁、杀虫活血、扶正祛邪、补养气血之法,内服、外治兼施的综合防治理念。强调综合治疗,即治疗麻风需要从饮食、起居、药物、外治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对于麻风治疗调摄宜忌等,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因麻风为慢性之痼疾,必须经过长期疗养,所以除药物治疗外,还有赖于平时的调护。宜清淡饮食,宜食富有营养的食品。甜食生虫,腐烂变质之食不消化,酸食生黄水,盐生血,青菜闭塞脉门,鱼肉、猪肉和荞麦粉是发物,食后身体立即不舒适,因此上述食物要忌食。陈粮食即逾年的干燥粮食,新鲜肉类,干肉,可混煮成面粥进食,饮用温茶、凉水等,凡烟酒酸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均应禁忌。禁忌房事、剧烈劳动、白昼睡眠、行止不净之地、行止阴影之地、行止凶险之地。房事要绝对禁止,若不断绝,即愈后仍不免复发,且复发之症,尤难治愈。此外,精神务必安静,不可烦躁忧郁。在治疗当中,也不可急于求愈,否则会增加痛苦。[3]

藏医认为麻风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不能讳疾忌医,应内服、外治兼施。由于本病潜伏期长, 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而导致病情加重,贻误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及早确诊,及时治疗,病人才不会造成后遗症,不会发生畸残,将麻风的影响降到最低。总之,在治疗麻风时,按照机体情况和病势发展变化辨证施治。除应用一般的、共同的治疗方法外,还要掌握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抓住每一阶段病情变化的主要矛盾,调整治疗方案,标本兼治,这是藏医治疗麻风的基本原则。

3 传染与预防

藏医在病因学上明确认为麻风是传染所袭,肯定本病是传染病,指出麻风的传染源是麻风病人,揭示接触传染、飞沫传染等传染方式[6]。认为麻风是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或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毛巾、餐具等而传染。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直接接触传染,即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感染所说一致(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以及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从藏医把麻风的外因归于毒虫或疫虫的侵入中,就可以看出藏医理论的科学性,即藏医已经认识到本病和虫有密切的关系,与现代医学认为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极为相似之处。又如:藏医强调麻风病人禁绝房事,提出节制房事在本病调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行房事对预防甚为不利,极有可能传染对方,从而也证实了麻风具有遗传性,若此时怀孕,也有可能传给胎儿。藏医还指出机体状况在形成传染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毒虫或疫虫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毒虫乘人之虚侵袭人体后,若患者的免疫力较强,邪毒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头发,眉毛一般不脱落,好发于四肢、面部、臀部。若患者体虚对毒虫缺乏免疫力,邪毒经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在较早期就有眉睫毛脱落的表现。

因麻风是一种不易治愈的慢性传染病, 曾经被人们判为不治之症。并且由于麻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残率, 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都有可能传染给他人,且易发生并发症和神经炎, 如果未能及时确诊或确诊后未能得到及时而规范的治疗, 周围神经受到破坏将导致畸残发生。而正是由于麻风的传染性和畸残使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毁容,因此很多人对此病十分害怕。如果发现有人得了麻风,就把病人送到远离人世的深山供养,使麻风患者得到晒身之处,同时在客观上起到了限制传染的作用。当然也有驱逐和流放麻风患者的办法来确保当地人和家庭成员安全的个例。据史料记载,第三十代吐蕃藏王仲念德日(生于公元394年)患了龙魔麻风后,为了避免传染家人,在雅砻琼结祥达修建墓地后,在墓穴中度过了余生。说明从那时起藏医对麻风有较深刻的认识,不但认识到麻风是通过接触而传染,而且隔离麻风病人已形成一种共识和制度,既使高高在上的国王也不例外。在古代对麻风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措施,在深山老林修建房屋收养患者是当时阻断传染源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实际措施。

[1] 索南旺杰.《浅述藏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9,22(5):4.

[2]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李永年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9.

[3] 强巴南杰智华.《八支集要如意宝》(藏文)[M],民族出版社,2004.

[4] 第司·桑杰嘉措.蓝琉璃[M].毛继祖,卡洛,毛韶玲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东噶·洛桑赤列.东噶藏学大辞典(藏文)[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6] 王书博,孙娟.藏医学的现代转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3-31.

猜你喜欢

黄水医药学麻风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三黄水类方治疗“黄水病”用药规律研究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理发店店主坚守24年的“约定”
浅述葛洪及其医药学
37例麻风患者的家庭集聚性调查分析
伤科黄水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高墙内的暖“心”人
中医药学名词
云南省高校中医药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