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肠内营养管置管法在食管癌术后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8-01-17陆小月羌燕李晓旭李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造瘘瘘管空肠

陆小月, 羌燕, 李晓旭, 李莉

食管癌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术后宜早期实施肠内营养[1]。空肠造瘘管和鼻空肠管是目前两种常用的经导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我们对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15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别采用空肠造瘘和鼻空肠管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食管癌根治术后需使用肠内营养;②成年人;③意识清楚,可理解并配合治疗和护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胃肠道手术后;②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③肝肾功能异常。共156例入组,入院后用信封法分为空肠造瘘组和鼻空肠管组。空肠造瘘组88例,男67例,女21例;年龄(62.8±7.9)岁;食管上段癌11例,中段癌58例,下段癌19例。鼻空肠管组68例,男44例,女24例;年龄(63.4±6.6)岁;食管上段癌11例,中段癌42例,下段癌15例。本研究经江苏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置管方法

1.2.1 空肠造瘘组 在食管癌根治术完成吻合后,在屈氏韧带下游20 cm空肠处,贴近腹壁处穿刺,采用福瑞可空肠造口装置行空肠造瘘,术中避免形成空肠管锐角。在腹壁上缝合固定营养管后再用3M胶布在腹部皮肤上进行2次固定,并记录置管深度,安装好滴注管口。

1.2.2 鼻空肠管组 术前插液囊空肠导管(一种胃管和空肠导管组合管),术中食管后壁吻合后,由巡回护士向液囊开口注入生理氯化钠溶液3 ml,术者将鼻肠管和胃管分离,置入空肠至Treitz韧带下游20 cm远端,安装好滴注管口后,记录位置并将鼻肠管和胃管一起用3 M胶布固定于鼻翼和脸颊部。

1.3 肠内营养方法

术后第1天,30 ml/h静脉滴注50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第2天改为30 ml/h静脉滴注500 ml肠内营养混悬液,如患者无不适,第3天50 ml/h静脉滴注1 000 ml肠内营养混悬液,第4天80 ml/h静脉滴注1 500 ml肠内营养混悬液,以后维持至患者恢复口服饮食后逐步减少肠内营养量至出院。每天滴注肠内营养前后均使用温水50 ml冲洗管道以保持通畅, 并将每天所需10%氯化钾50 ml加入肠内营养内。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如出现每天腹泻2次及以上,则减慢滴速并应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2 mg止泻治疗。如患者出现严重腹胀,则减慢滴速并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应用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l(10 g)通便治疗。

1.4 暂停肠内营养的指征

营养管滑脱;严重腹胀,患者无法耐受;营养液反流导致胃肠减压管内出现营养液;有乳糜漏可能;腹泻次数超过6次/d,用药无法缓解;营养管堵塞或折叠,无法疏通。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营养管堵塞、脱出、打结、拔出困难等;两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后置管并发症和置管时间

空肠造瘘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堵管率均低于鼻空肠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置管时间长于鼻空肠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空肠造瘘组和鼻空肠管组术后意外脱管率、堵管率及置管时间比较

2.2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空肠造瘘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鼻空肠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

表2 空肠造瘘组和鼻空肠管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食管癌手术后患者有较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营养支持必不可少。全肠外营养患者易导致胃肠黏膜萎缩,从而损害肠黏膜的天然屏障功能,甚至造成肠道菌群失调[2]。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胆囊收缩、胃肠蠕动,更贴近机体生理需求[3],其不良反应少,费用低,营养支持效果好,已逐渐取代肠外营养。此外,肠内营养还能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血源性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目前,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有留置鼻空肠管和空肠造瘘置管术[3-4]。空肠造瘘法置入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体现在:①留置时间较长。一般而言,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需禁食5~7 d,肠内营养应长达10 d[5]。长期置鼻营养管会导致患者鼻黏膜糜烂坏死,咽部疼痛不适,吞咽困难,而空肠造瘘管法则避免了这些问题,患者易长期耐受,有利于术后后续放化疗时的营养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拔出胃管后空肠造瘘管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鼻空肠管组。鼻空肠管组的患者因鼻咽部不适感及心理压力较大,难以坚持长期带管,对后续治疗带来一定的阻碍。本组空肠造瘘组平均置管时间(21.85±4.73)d长于鼻空肠管组的(7.93±2.72)d(P<0.001)。②意外拔管率、脱管率低。因鼻空肠管用鼻贴固定皮肤表面,受皮肤分泌物影响鼻贴易松动,加之重力作用容易导致管道的滑脱,另患者会在不经意间自行拔除管道。而空肠造瘘管法用丝线固定管道,不易脱落,患者易接受,不会引起身体明显不适及不良心理反应[6-8]。本组空肠造瘘管组意外脱管率和堵管率低于鼻空肠管组(P<0.05)。③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对于食管手术患者而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是康复的重要标志[9],肛门排气即表明肠道功能基本恢复,排便意味着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空肠造瘘管法与鼻空肠法相比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更短,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从而有助于术后康复。

无论何种置管方式,在护理中,需密切关注导管固定、肠道功能、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注意事项:①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导管,保持通畅,防止导管滑脱、扭曲、受压。②做好宣教,告知患者携带管道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给予人文关怀,减少患者心理负担。③保持鼻黏膜的湿润,用银离子抗菌液湿润鼻黏膜每天2次,预防黏膜感染及压疮。④做好标识,记录初始长度,使用前需评估导管是否通畅,长度是否发生改变。⑤肠内营养液需现配现用,冰箱内保存24 h,常温下保存8 h,注意储存环境适宜,防止营养液被细菌污染引起腹泻。⑥灌注时使用输液泵,由慢到快匀速滴注。使用加热器维持温度在38 ℃~40 ℃,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肠道不适。肠内营养灌注前后要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或温水冲洗导管至管壁通畅、洁净,长时间滴注者需每4 h冲管1次,防止堵管。冲管时采用50 ml注射器,快慢交替脉冲式冲管[10-11]。如发生堵管,可用5 000 U/ml尿激酶2 ml,回抽后使用负压将药液注入管内,经2~3 h可溶栓成功[12-14]。⑦每4 h时检查1次胃残留量,若胃残留量>150 ml则暂停灌注。⑧灌注中抬高床头30~40度,以预防误吸、反流,一旦发生误吸需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滴注,使用吸痰或主动咳嗽等方式尽快排出误吸液体,大量误吸时需行气管插管术并使用抗生素,预防吸入性肺炎[15]。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如发生腹胀应减慢滴速或暂停滴注,同时指导患者活动肢体,下床活动,顺时针按摩腹部等方式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若出现腹泻需及时用药,使用固体药物时,应将药物碾碎溶解于温开水中注入管道内。⑩严密监测患者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及尿素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体重、24 h出入量、大小便状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1] 曹彬, 史敏科, 张青海.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6):347-349.

[2] 黄晓旭, 许力, 朱家胜, 等.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6):466-468.

[3] 管金梅, 刘春丽, 符卜乐,等.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护理[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3, 5 (6): 401-402.

[4] Aoyama T, Yoshikawa T, Shirai J, et al. Body weight loss after surgery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ontinuation of S-1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J]. Ann Surg Oncol, 2013,20(6):2000-2006.

[5] Andersen HK, Lewis SJ, Thomas 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24h of colorectal surgery versus later commencement of feeding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4):CD004080.

[6] 李姝.胃肿瘤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4(4):117-118.

[7] 贺利荣. 空肠造瘘管与鼻饲管在肠内营养应用中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3):48-49.

[8] 杨娟,黄楚,李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9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66-68.

[9] 王晓骏,刘雅恬,胡静雯,等.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6,8 (6): 385-387.

[10] Ma L,Luo GY,Ren YF,et al.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 radica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fistulae[J].Chin J Cancer,2017,36(1):8.

[11] 岳庆峰.食管癌病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2):120-123.

[12] Yang CW,Lin HH,Hsieh TY,et al.Palliative enteral feeding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esophageal obstruc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J].BMC Palliat Care,2015,14:58.

[13] Wang G,Chen H,Liu J,et al. A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Nutrients,2015,7(6):4308-4317.

[14] Cong MH,Li SL,Cheng GW,et al. An Interdisciplinary Nutrition Support Team Improves Clinical and Hospitalized Outcomes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J].Chin Med J,2015,128(22):3003-3007.

[15] Martin-Richard M,Díaz Beveridge R,Arrazubi V,et al.SEOM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2016)[J].Clin Transl Oncol,2016,18(12):1179-1186.

猜你喜欢

造瘘瘘管空肠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不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与结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效果比较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对结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幸福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