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局部麻醉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2018-01-15陈占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陈占华

【摘要】目的:结合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应用局部麻醉技术,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9例,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分成治疗组34例,术中行局部麻醉;对照组35例,术中行硬膜外麻醉。结果:行两种麻醉方案后,对照组35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治疗组34例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技术在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修补治疗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费用少,并发症少,值得相关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局部麻醉技术;腹股沟疝患者;硬膜外麻醉;无张力修补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局部麻醉简便易行,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各种门诊手术。局麻虽然简便易行,但真正掌握好这一技术并不容易。实践证明,只有让病人在无痛中接受手术,才能使术者在平静的气氛中从容地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否则,病人不时呻吟挣扎,不仅直接给病人造成痛苦,也干扰术者本人情绪,影响手术操作,因而也就很难保证手术质量。而作为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的疾病,腹股沟疝通常包括直疝、斜疝两种,其中,斜疝的比例远大于直疝,且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病率非常高,而直疝则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腹股沟疝救治中,常见术式之一是无张力修补术,但术中行不同麻醉方案却会产生不同手术效果,此次为评定局部麻醉方案、硬膜外麻醉方案应用价值,对某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9例,通过局部麻醉方案、硬膜外麻醉方案,对局部麻醉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9例,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其中治疗组34例,年龄24~90岁,平均(47.1±12.3)岁;女6例、男28例;疾病类型:均为斜疝患者。对照组35例,年龄21~86岁,平均(47.8±13.0)岁;女9例、男26例;疾病类型:均为斜疝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1)硬膜外麻醉。对照组35例行硬膜外麻醉:选择L1~2或者T12~L1作穿刺点,给予患者用药10.0 ml罗哌卡因以及40.0 ml利多卡因。(2)局部麻醉。治疗组34例行局部麻醉:第一、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用药50.0 mg哌替啶,给药方式是肌注。第二、将肾上腺素(共两滴)滴入40.0 ml利多卡因内,放入专用器皿内,以作备用。第三、以专业注射器对麻醉药品进行抽吸后,定位机体切口位置,并于皮下组织内进行浸润性麻醉,再以外环口作起始点,朝着耻骨结节组织处、耻骨组织联合点给药,用药量以5.0 ml为最佳。第四、将机体腹外斜肌腱膜组织进行切开之前,需于腱膜组织以下注射用藥,3.0~5.0 ml。第五、对患者疝囊组织进行充分分离时,需定位机体输精管组织、疝囊组织交接点后,再次肌注给药,2.0~3.0 ml即可。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手术后平均手术时间、恢复时长、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汇总,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行不同麻醉方案后两组并发症情况 行两种麻醉方案后,对照组35例中有3例(8.57%)出现并发症,治疗组34例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中行不同麻醉方案后两组手术指标情况 行两种麻醉方案后,两组手术时长、恢复时长、平均费用及住院时长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要想做好每例局部麻醉,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掌握注射要领,才能做到麻醉安全、有效。腹股沟疝本身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极易造成患者机体内的羟脯氨酸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纤维细胞的增生、腹壁细胞的薄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手段,具体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疝修补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其中又以无张力修补术应用效果最为突出,该术式为一种新兴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不仅操作简便,且创伤较小,而且不会对患者生理解剖结构造成损伤,张力较小,同时术中无明显牵拉感,使得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疼痛并不明显,因此患者恢复较快。上述研究说明,局部麻醉技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优势显著,不仅手术时间短,恢复周期短,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修补治疗时,选择局部麻醉方案效果显著,除了能提升麻醉效果外,还能进一步改善其手术时长、恢复时长及住院时长等指标,控制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徐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下Lichtenstein术和TAPP的临床疗效和应激反应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

郭攸琮等.局麻和硬膜外麻醉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比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30例急诊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持续泵注法用于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