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2018-01-15姜盈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替米沙坦高血压

姜盈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替米沙坦治疗, 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显效29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 有效1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效果肯定, 不良反应少, 患者依从性好, 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关键词】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66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舒张压≥90 mm Hg], 伴有人体重要器官(心、脑、肾)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2015年8月公布的《中国心血管报告2014》中, 我国高血压人口达到2.7亿, 其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 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严重病变[2]。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 早期可无症状, 多数在体检时发现, 有头痛、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 重度高血压可在上述症状加重的基础上引起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如脑供血不足、脑梗死和冠心病等,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7月收治的9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标准。患者年龄46~75岁, 病程5~25年, Ⅰ期33例, Ⅱ期40例, Ⅲ期20例。排除禁忌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行低盐饮食, 戒烟, 戒酒。对照组患者单用替米沙坦治疗, 40 mg/次, 1次/d, 口服。 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 替米沙坦初始剂量40 mg, 氢氯噻嗪12.5 mg, 1次/d, 口服。两组患者均采用初始小剂量, 1周后增大剂量至血压稳定, 之后改用维持量, 根据血压的高低调整剂量, 观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1周, 测量血压3次/d, 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 治疗后测量血压2次/d, 以第5周测定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前后均接受血常规、血糖血脂等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舒张压降低20~30 mm Hg;有效:舒张压降低10~19 mm Hg;无效:舒张压降低<10 mm Hg。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不良反应(背痛、头痛、头晕、腹泻)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显效29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 有效1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背痛症状2例, 头痛症状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头痛、头晕症状1例, 腹泻症状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平稳降压, 血压接近正常范围。降压治疗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低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替米沙坦是最近十多年来广泛使用的新型降血压药物, 是特异性AT1受体拮抗剂, 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替米沙坦口服后, 被迅速吸收, 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值约为42%~57%, 起效时间为1 h, 达峰时间为3~9 h, 作用持续时间>24 h, 血浆蛋白结合>99.5%, 清除半衰期为18~24 h[6]。替米沙坦不抑制血浆肾素, 也不阻断各种离子通道。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 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氢氯噻嗪初期是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和血容量, 导致心排血量降低。长期使用氢氯噻嗪降低血管平滑肌钠离子的浓度, 进而通过钠钙交换机制, 使细胞内钙离子减少, 血压下降[7]。联合使用替米沙坦能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逆转与利尿剂有关钾的丢失[8]。氢氯噻嗪在高血压药中广泛使用, 降压作用温和、持久, 长期用药无明显耐受性, 多数患者用药2~4周达到最大疗效, 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就能控制血压[9]。有部分患者单独使用替米沙坦80 mg不能控制血压, 加用氢氯噻嗪后, 能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再降15.0/7.5 mm Hg。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效应在1~2周内效应显著, 最大效应在5~8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降压效应持续1年以上。在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中均未观察到反跳性血压升高。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在其治疗剂量范围内, 降压作用与剂量相关[10]。对单独使用替米沙坦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加用氢氯噻嗪12.5 mg, 1次/d, 能使经安慰剂校正后的舒张压谷值再降低8.5 mm Hg。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能使扣除安慰剂效应后总的收缩压/舒张压再降低达15.0/10.5 mm Hg。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显效29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 有效1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背痛症状2例, 头痛症状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头痛、头晕症状1例, 腹泻症状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效果肯定, 不良反应少, 患者依从性好, 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苗红.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4(30):651-652.

[2] 吴之娜.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7):22-23.

[3] 李建军.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6):1084.

[4] 王丽敏.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5(4):153.

[5] 龚维君.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7):43-44.

[6] 刘红利.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3):1009.

[7] 黄晓晖, 尹小健, 尤煜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4):99.

[8] 牛旭萍.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32):180.

[9] 曹娜.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281-282.

[10] 许多吟.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2015(8):30-31.

[收稿日期:2017-09-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替米沙坦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高血压界定范围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