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语言支援”,构建学本课堂
2018-01-15杨美芳
杨美芳
【摘 要】对于阅读教学,可从文章的“特色表达”“文眼关键”“想象留白”等方面施以“语言支援”,运用积累、比较、链接、迁移等手段,对文本语言的特色、观察的视角、谋篇的策略等进行有效导学。學生在一系列“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实现语言的积累、内化、迁移,得到文学的熏陶和滋养,教学由此也真正走向了语文,走进了学生。
【关键词】语言;支援;学本;阅读
钱梦龙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语言训练。在确定了“教什么”这个语文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语言形式的“破解点”,对“怎么教”的路径进行精心的选择,即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习得。
李维鼎在《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这种‘帮助主要是‘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的言语能力发展以‘语言支援。”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山雨》的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积累、对比、链接、迁移等“语言支援”手段,对文本语言的特色、观察的视角、谋篇的策略等进行有效导学,以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语言支援,明确“支”在何处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必须删繁就简,聚焦重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略读课,要实现一课一得,必须得对所选择的“教什么”这个点重锤敲击。抓关键处施以支援,才能实现习文得言的“事半功倍”。
(一)支在特色表达处
《山雨》按雨起、雨中、雨后的顺序,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的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
就内容理解而言,它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文章在写作上却很有特色。作者通过神奇的联想和想象,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来展现山雨的音乐美和色彩美。文章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让人读之爱不释手,也是学生学文习语的典范。于是笔者就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发现作家写作的语言密码上,并引入同一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赏析,感受不同作家的不同写作手法。例如本单元中的《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将山中的一切当成朋友,通篇拟人化的写法就很值得学生细细品味推敲。
(二)支在文眼关键处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概括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厘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细读《山雨》一课,你就会发现“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这句话中的“神奇”一词就是文眼。又如《索溪峪的“野”》《匆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文章,文眼就藏在题目中;《怀念母亲》《桂林山水》等文章,文眼就在篇首;《桃花心木》《生命 生命》等文章,文眼就在篇末。文眼往往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我们可以紧扣文眼,读懂文章。
(三)支在想象留白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一个省略号,一个转折点,还有结尾之处,常常让人觉得言犹未尽,正如古诗所云“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能在此处拓展练笔,让学生补写或续写,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情感体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语言支援,重在“支”法得当
找到教学的“落脚点”之后,笔者就让“从多角度感受一场雨的盛宴”这个目标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借助“语言支援”设计了如下“以练导学”活动。
(一)积累——书卷多情似故人
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积累语言典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学习《山雨》这类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更是适用这种方法。
[片段一]导入新课
1.看到雨,我们的脑海中会想到哪些词语?
细雨如丝 春雨绵绵 春雨如油
烟雨蒙蒙 斜风细雨 润物无声
滂沱大雨 暴雨如注 瓢泼大雨
急雨似箭 骤雨大作 大雨倾盆
2.古代的诗人又是怎么写这些雨的呢?(交流出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大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关于“雨”的词语和诗句。通过导课正好可以唤醒他们大脑深处的记忆,反刍原有的积累。
[片段二]诵读积累
(出示朱自清的《春》和纪伯伦的《雨之歌》中的相关片段)
1.三位作家,三种不同的观察角度,为我们呈现了三场各具特色的雨,想把这么美的雨留在心中吗?请美美地诵读片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积累。
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习文”,“习文”的主要方式就是“读”和“写”。“写”又是以“读”为基础的,“读”的质量决定“写”的质量。笔者认为,对于这样言意兼得的散文,绝不能像做解剖那样层层剖析,最好能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赏景”“朗读”把景色的描写内化成自己的切身体会,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么美的语文文字根植在心中。运用积累这种“润物无声”的语言支援,学生既收获了美的语言,又学得了一种表达美的技法,更感受了一次美的熏陶。
(二)比读——远近高低各不同
阅读教学要学习课文言语的精准、妥帖,比读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同样是写雨,但各有不同。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是这样的。endprint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又如纪伯伦的《雨之歌》中這样写雨。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两个片段,题材相同,风格却迥异。朱自清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视觉感官直接写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文字清新朴实,让人感受到一股恬淡自然的田园风。而纪伯伦则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用比拟的手法、大量的比喻、华美的辞藻,让这场雨下得酣畅淋漓。两个片段,两种风格,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大胆地引入朱自清和纪伯伦的这两个片段,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作家写作的语言密码。学生也在赏读的同时明白,原来写同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效果完全不一样。
(三)链接——为有源头活水来
刘发建老师在谈到课程建设时,曾说过一句让笔者记忆犹新的话:“单靠一本语文书,神仙也教不好语文,天才也学不好语文。”诚如陆游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经验时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链接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对语言形式了解得更为全面。
不过,资料的链接也要进行精心的安排。首先要“适用”,即贴近学生需要,符合教学实际。教学中由课外引入相关资料,学生通过仿写,为语言的习得“打开另一扇窗”。其次是“自然”,注意链接介入的时间,不生硬,不做作。在《山雨》一课的教学中,先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写作方法,再引入名家的两个片段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四)迁移——绝知此事要躬行
“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用”。学生在感受了一场雨的盛宴之后,对“视觉”“听觉”这些新的作文角度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练笔作业——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角度,写一写大自然中你听到的声音或看到的自然现象。于是,各种声音、各种自然现象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
一生这样写道:“夏日的风也更壮观,总是借着别人来完成属于自己的乐声。你看,满树的叶子都在翻白眼,那些瘦小的枝干被吹得不时向它弯腰致敬。那“沙拉——沙拉——”的调子扯得老响,就像一个大沙锤……”
另一生这样写:“如果说夏天的雨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西北汉子,那么春天的雨就一定是从古老的水墨画中走来的温婉的江南女子。她不似夏雨般酣畅淋漓,总是那么轻轻柔柔、密密细细,她淅淅沥沥地敲打在青灰色屋瓦上,仿佛奏着一曲古老的乐曲,时而柔和,时而缥缈,时而悠远,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
两位学生用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夏日的风和春天的雨,为读者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界。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首先,迁移要找准“生长点”。以上练笔设计,出发点是感受描摹状物的不同方法,落脚点是满足学生语言表达的需要。其次,迁移要形成“方法链”。如笔者设计的练笔是在学生比较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才能有法可循、有话可写。再次,迁移要力求“大视角”。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仅凭教师在课内的讲授也是不够的,所以,语文教学应从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导学生树立开放意识,实现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语言支援,立足“支”活学生
“学本课堂”的核心在于倡导“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让给学生”“把核心素养教给学生”。有效的“语言支援”就是通过有效的对话优化语文课堂上的训练,辅以教师有效的引导、指导,通过“听、说、读、写”等手段,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落实“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生本”理念。
(一)知——把握“学情起点”
“知己知彼”是军事战略,也是教学策略。一堂成功的课,教师除了“吃透”教材外,更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学情”的掌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山雨》一课的设计,在“学的起点”上关注了三个方面:六年级学生原有知识的积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本人的选择。
(二)导——目标“循序渐进”
终极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分阶段目标分块推进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层次的设计和有序的组织,顺学而导。例如《山雨》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如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写作方法。为此,笔者设计了四大板块逐步推进。板块一:反刍积累,唤醒沉睡的记忆;板块二:对比阅读,体会写作的特色;板块三:诵读品味,实现言语的积累;板块四:磨炼神笔,实现写法的迁移。
(三)练——导学“张弛有度”
好的导学设计,应该体现教者对文本的深度加工、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应该是语言形式的综合运用,应该切合学生的个性表达。《山雨》一课的教学中对于两个名家片段的欣赏和对比,让学生跳出教材读语文,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文本以外的“语文大世界”。
整堂课借助“语言支援”,通过读、说、品、写等多种“练”的手段的整合运用,以练导学,以练促学,使学生在高效、多元的言语品读过程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内化、迁移,得到了文学的熏陶和滋养,使得教学真正走向语文,走进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J].语文学习,2007(9):4-7.
[2]丁庆军,孙曼曼.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习得——以苏教版五下《秦兵马俑》为例[J].江苏教育,2015(5):55-56.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313000)endprint